有人說國企不思進取,為什麼還大力發展國企?

用戶67258381466


國企豈能是這些什麼都不懂的人能評論的?記住,私企資本家是為逐利而生的,國企更多的是為保障並發展國家基本民生體現國家社會價值而存在。中國的國家制度決定了經濟發展和企業架構的上層建築,公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私營經濟作為必要補充。國企的服務範圍是全覆蓋的,不會有選擇性,不會嫌貧愛富。國企的更多職責是通過整合政府、社會資源實現國家戰略規劃,有一整套嚴格的標準、規範和制度來保障國家產業具有國際化核心競爭力,如果不思進取,整個國家將會被世界淘汰。私企則不同,其本身作為國家公有制經濟的一個補充,資源是及其有限的,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非常努力,對員工的壓榨程度也更厲害,因為私企被淘汰的下場更殘酷!優秀的民企也很多,但大部分出現在貼近人民生活的相對非重要產業地帶,大家平時接觸的也更頻繁,所以總感覺私企很努力,誤解主要是對國企和國家根本制度不瞭解引起的!


務實的愛國際


國企是否不思進取?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國企中,有優秀的的如格力,海康。也有尖端的如航天軍工以及橋樑工程,海洋工程等著名的企業。而所謂的國企“不思進取”主要是對國企中多數存在的“人事作風”和“工作作風”而言。

社會上,對國企的印象不好,主要是“體制內”和“體制外”的思維和意識形態差別。國企,的確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經營效率低,人浮於事,關係冗雜,論資排輩等傳統的不良現象。如果從民企的角度去看,則國企具備信貸資源優勢,土地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和人才穩定的優勢,這些優勢的確影響了“市場化”和“公平競爭”。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而為什麼要大力發展國企?尤其是高層提出“要理直氣壯地做大做強國企”。這主要是我國的國情決定的以及企業所有制多元化的歷史所決定的。

從目前的國企來看,分為地方國企,和中央直屬央企,以及財政部等國家部門直屬國企。這些企業,主要分佈在諸如鋼鐵煤炭,公共事業和航天軍工,以及一些金融機構,諸如四大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從這些國企的行業分佈來看,主要是為了穩定國家主要的資源和經濟命脈。為了避免受到國際經濟形勢和外部影響的衝擊,引發基本的社會供應和金融穩定出現重大不可控事件的影響。

事實上,從我身邊的人在國企的工作情況來看,並非所有人都“喝茶看報紙”的工作方式,基層和中層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依舊是每天準時上下班,經常因為工作需要而免費義務加班。甚至連週末和假日一個電話也需要趕到車間或者現場處理問題。

而社會對國企的反感和牴觸,主要還是受到負面的社會輿論,以及一些國企官員的個人行為和“官老爺”作風的影響,以及國企經常出現貪腐大案窩案的負面輿論累積出了國企的長期不良形象。


屠龍刀fei0598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或者身邊也沒有朋友經歷過,請不要道聽途說。

我有一個朋友之前就是在國企上班,這家國企發展得非常快,朋友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便從一位基層員工進階為了中層管理人員。隨著這家國企發展越來越大,據朋友親訴,發展空間也會越來越大。

現在的時代並不是以前,以前各方面競爭並沒有這麼激烈,因此可能會有些國企不思進取。但現在則完全相反,不思進取就會被淘汰,員工就會下崗,企業危機感也隨之而增長。

聽題主的意思也就是私人企業就一定會思進取?其實也不一定。

我再來講講一傢俬人企業,是我朋友開的,前兩年效益非常不錯,但卻在前不久宣佈倒閉了。

其實倒閉是必然,我曾經就給他預測過,像他這樣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用不了多久便會被同行超越,果不其然。沒有先進的技術,只懂得一味地做事情,不學習,最終被同行的超越,沒有效益,產品跟不上時代發展,自然也就會倒閉。

講這兩個故事,其實也就是想說,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如果不思進取,隨時都會面臨著被淘汰出局的局面。

其實題主的這個觀點,從很大程度來講是對國企的一種汙衊。

說完了國企,再來說一說國企上班的一些人士,據調查所得,很多在國企上班的人士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太過安於現狀,畢竟國企的待遇相對來說還是挺不錯,容易使人沉溺於其中其中安樂的環境之中。因此,也容易給人造成錯覺,並不是國企不思進取,是人不思進取。


肖軍說職場


國企的企業管理,公司制度相比民企還是要更完善的,同時也能學不少東西,國企培養了不少人才,當然也因為官本位思想,流失了很多人才,比如我一開始做國企法務,第一年就看到了10年後的我是什麼樣子,然後我就毅然決然辭職出來做了律師,其實更多的是無奈


seven30078706


國企是國家經濟基石,曾在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全面發展的國有企業,是今天改革開放的重要基礎,公有制佔主導是共產黨的初衷,讓國企更強大必須科學改革,並適應中國特色的社會發展,得到絕大多數人民的贊同和擁護的國企模式,相信國企發展更迅猛,國家會更強大!


郭家20


國有企業弊端太多,說不思進取有點過分,但是道理是對的。花費那麼多納稅人的錢,卻很少幹成事,就應該被市場淘汰掉


其然25794432


國企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說國企不思進取是不合適和不對的。國企在不斷完善不足和改革中順應市場經濟,為國家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所以要大力發展國企!


我是老火321


都說國企壟斷、效率低、機構臃腫。可是,正是因為有國企,政府才說話算數不會被財閥左右,為民謀福利;正是因為有國企,國家才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魄力;正是因為有國企,國家才能不計代價的去修路修橋,建設高鐵和5G,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發展新能源;正是因為有國企,國家才能在面對強權挑釁時如此從容。


九一19936142


你只需要知道國企是可以聽政府的聲音為民眾犧牲利益,為國家利益犧牲短期利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崛起而奉獻,只要政府眼光足夠遠,中國就會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巔……,全部都是資本主義就會非常自私,不會考慮長久的投資,資本是逐利的不是一兩個好人可以改變的,就比如讓兩桶油穩定油價,比如讓運營商互通換號降費,比如銀行金融穩定,比如軍工發展

簡單的說國企是穩定國家經濟手段,國企可以不是最拼搏蹦噠的孩子,但是一定要是老實穩重聽話的孩子,所以國家需要國企的穩定和私企的活力,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這樣中國才可以足夠安穩的崛起,雖然可能時間會長一點點,但是足夠穩定,這就是國企存在的原因

其實中國的經濟模式是最穩定的,因為政府是人民的,國企是政府的,所以國企賺的所有的錢最後都是花在光大人民身上,一旦人民需要哪怕國企即使破產也在所不惜,

你知道金融危機什麼原因嗎,就是資本的原因,私企資本在控制國家的經濟,國家就是資本說的算而不是普通老百姓說的算,資本都是吸血的

如果政府把所有行業都可以資本化,中國會非常非常的快速的發展,但是這種發展是風險很大很大的,國家之所以是國家是因為國家是賭不起的,特別是大國

中國人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你一定可以在有生之年再次看到中國屹立在世界之巔!


用戶4219764377852


國企的兩大功能,一是壟斷資源,二是解決就業,這都是維穩的基本需求,如果政府手上沒有國企,政府對社會的統治力會大大下降,對政府的管理能力要求會大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