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跟風,共享單車造成的浪費誰來買單?

寫作用鋼筆


經過近兩年的市場培育,很多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已離不開共享單車了:家離地鐵超過1公里,騎單車還不到10分鐘。去超市買個菜不方便拿,放在共享單車的籃子裡推著走……一時間,共享單車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部分,然而。。。。

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存在極大的問題,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絕不能依靠共享單車。共享單車目前的利好很大程度上與公司本身的運作極其掛鉤,也就是說一旦共享單車的公司倒閉,所有的共享單車帶來的利好全部會被清除,也包括我們常常說道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我們以ofo為例算一筆賬,ofo現在運營的共享單車超過1000萬輛,如果按照一般城市的運維成本為100萬計算,再額外加上一些大城市及海外城市,每個月運維成本達到2.5億,再加上ofo3400位員工,以8000元平均薪資水平計算,每月的人力成本大約也有3000萬元,再加上造車成本——ofo公司賬戶上的可用資金僅剩下不到6億人民幣,按照它的燒錢速度以及持續流出的押金計算,ofo手上的現金僅能支撐一個月。而根據滬深板塊2017年股票交易情況,整個滬深板塊漲了26.62%的情況下,共享單車卻跌了40.5%,相當於跑跌了板塊67.12%,這說明了目前資本市場越來越不願意向共享單車項目融資,共享單車倒閉,也就在可見的將來了。

只為了一時短見解決兩三年最後一公里問題,卻空製造了數千萬輛自行車,難道不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嗎,而且共享單車公司一旦倒閉,數千萬輛自行車的回收困難程度,更讓我們社會短時間內難以消化。

其次,縱使我們進入另一個假象的世界中,這個世界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沒有問題,但共享單車的發展是一種對於我國司法威嚴的踐踏!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公安機關批准,不準佔用道路擺攤設點、停放車輛、堆物作業、搭棚、蓋房、進行集市貿易和其他妨礙交通的活動。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見到路邊的小商小販會被城管四處驅逐的原因。杭州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吳偉強接受採訪時表示,“共享單車企業在未經審批之前就設點布車,零成本佔用人行道停放車輛經營,性質與設在道路上的小攤小販沒有本質差異,已明顯違反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只是當共享單車鋪天蓋地出現之時,已經很難對其針對性的管理了。

但是難以管理並不代表著這不是一種非法的行為,我方堅信,任何個人和團體皆不可以與共和國法律相對抗。若是我們放任這樣非法行為的發展,那豈不是可以說,以後,只要我們的手段夠巧妙,我們就可以做違法的經營,而只要我們的資本足夠強大,政府必然會對我們低頭,法律必然會給我們開綠色通道呢?

這樣的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金融見聞錄


盲目跟風,共享單車造成的浪費主要是投資者買單,其次是城市買單。

從投資者的角度看,不僅是共享單車,任何行業的浪費最後都是投資者來買單!誰投的錢,浪費了,肯定是投錢的人買單,不然誰會幫你買單?

但確實還是有“倒黴蛋”!就是各個城市。共享單車的投放,給市民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亂停亂放,不僅影響了市容市貌,影響了各個車輛擺放區域的公共道路通行,還影響了各大小區空間的利用。現在很多小區都不準共享單車進入,主要就是共享單車沒有明確的管理者,亂停亂放影響了小區環境,給物業公司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對城市來說,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怎麼放?租塊場地也要租金呀!這可不是小數目,城市地盤可很金貴。從這個意義上說,共享單車運營商是在薅社會主義羊毛!錢給共享單車運營商賺走了,無數問題留給了各個城市!

這也是源於共享單車發展太過迅速,很多問題都沒有想好怎麼處理?商業就像一陣風一樣就刮過去了!城市還沒有反應過來,這個商業模式已經不行了,留下一系列城市問題給政府,確實是不良商家。

小菜有些倉庫,租給小黃車,交了半年租金,然後讓給他們改這裡,改那裡,花了很大精力改好了,結果運營不下去了,跑了,改造的費用從租金裡面扣掉,基本不賺錢。

上週美團共享汽車也來談租賃,吸取上次教訓,可以改造,但所有費用自己承擔。但我看美團也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些共享商業就像夏天的雨,很大,但來得快,去的也快!

小菜認為,不管是運營商,政府,還是普通市民,都應該在這波商業模式刮過以後,吸取些經驗和教訓。

壹是商家不要盲目燒錢跟風,規劃好商業模式,控制好商業規模,不要吃個快餐就跑了,還是要注意吃相!

貳是城市在引進共享商業模式時,要加強准入門檻,落實好管理措施,不要搞不下去就跑路,一跑路就剩一地雞毛!


房壇法菜


共享單車理想很美好,現實太悲慘。從共享單車的小事情,看到了多少國人的素質低下。路邊綠化帶裡躺著一輛輛破損的單車,河水裡被人撈起一輛輛沾滿河泥的單車,看了心裡有說不出來的滋味。盲目跟風,抗放單車量太大,管理根不上。大好資源,浪費嚴重。希望人人愛惜公私產物,誰破壞除罰誰,誰投資誰賣單。


揚州那些事


消費者從來都是買單的最大群體,這的確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以後創業者需要吸收這個教訓,不然祖人留下的財富會讓後人無財可用,真到那時就悔之晚矣了。



流流真身


共享本來是好事,但素質欠奉的大眾對供應商來講是個頭痛的事,管理和維護難,收費自然是相應的高,矛盾的是收費和維護不比例,這是造成共享資源得不到良好的推廣,浪費是必然的現象!


浮雲霧裡


同享單車起始於2014年,爆發於2016年下半年,各路本錢都想擠進同享單車領域分得一杯羹,而會合呈現開張潮的卻是在2018年,包括小藍單車、悟空單車在內的一些中小單車企業逐漸開張。原來人們寄希望於剩下的摩拜單車和ofo可以或許在此節點,走向正規,更好的服務於民眾,但希望卻又再次落空。

最近,OFO曾經連押金都退不起了、廠家欠的款也付不出了,摩拜單車的創始人團隊乾脆全部加入,整個公司曾經賣給美團。原來還指望著出海競賽,到外洋去成長。然則摩拜單車和ofo的外洋業務也沒有做進去。目前,同享單車企業正處於山窮水盡的地步。

除了同享單車企業呈現鉅虧,支撐不下去之外,同享單車因為沒有遭到普通民眾的珍愛或亂堆亂放,形成了巨大的毀壞,也令人覺得震驚。數據顯示,僅去年同享單車企業就報廢了近30萬噸金屬,相當於5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大批同享單車被報廢讓人既覺得痛心,又覺得惋惜。

如今問題是,同享單車形成了巨大的社會資源的揮霍,肯定要有人來買單。而同享單車的創始人團隊,肯定不會為此買單。相反,在摩拜單車尚未賺錢的情況下,摩拜單車的創始人之一的胡瑋煒就選擇拿了上億資金加入。而剩下的又是誰來為同享單車行業的闌珊而買單呢?

首先,投資同享單車行業的本錢。他們是經過了天使輪、A輪、B輪、C輪股權投資一路過來的,前後投資十幾億甚至上百億的機構投資者也不在少數。這些本錢的本意是,可以或許在同享單車行業中孵化出二至三個龍頭企業,然後再包裝上市。於是本錢都看好同享單車,都願意將錢投向了同享單車,認為這是下一個風口。然則,現實生活中,他們忽略了二個問題。

第一,同享單車的賺錢形式都還沒搞清楚,可能在投資方看來,同享單車的賺錢形式就是收取每小時0.5至1元的押金,或者可以通過做告白、拿押金生息、發售同享單車的大數據等,這些都是同享單車的利潤增長點,但實際上,尚未一家同享單車擺脫虧損,實現賺錢。這說明,同享單車連自己的賺錢形式都沒找到,又何談將來的成長和強大呢?

第二,同享單車的維修、損耗、報廢的本錢都大大出人意料。同享單車企業還要招聘大批職員到各地去檢修毀壞的車輛,和投放車輛。同時,一些單車被亂停亂放在影響市容和情況的處所,被城管部分拖走後亂堆一處。形成大批單車的喪失。假如同享單車在降生後,會蒙如許大的喪失,我想當年投資者一開端就不會投資這個行業。

再者,騎同享單車並非付了租車費就行了,還要付一筆押金的。本意是假如車輛毀壞,租車者要進行賠償。但實際上,同享單車的押金已被企業挪用。以是,如今像OFO連押金也退不進去。以是,形成同享單車揮霍終極是由消費者買單。一旦押金要不返來,等於你坐的這輛同享單車終極由你買單。消費者還不如自己買輛自行車,如許還可以歷久使用呢。

最後,同享單車的臨盆企業,原來這些企業因為自行車行業闌珊,日子不好過,如今有了同享單車,這些自行車臨盆企業又開端煥發生機,但同享單車企業並非做一批結算一批,而是歷久拖欠貨款。如今很多自行車臨盆企業早曾經積累了大批的同享單車的應收貨款。假如,同享單車企業會合開張,這些企業恐怕連本錢都收不返來,甚至也會快速陷進關門泥潭。

以上,我們講的是同享單車揮霍的最直接買單者,也有一些直接的買單者。舉個例子,某自行車廠因接收同享單車訂單,而要不到貨款,這就導致其資金鍊斷裂,其銀行貸款就有可能呈現壞賬,銀行要為此買單。此外,那些投資同享單車的企業,很大一部分是上市公司,是拿投資者的錢來玩同享經濟,如今投資遭到喪失了,買這些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也直接的遭到了損害,為此買單。


陳丙利


我搞不懂好事最後變成了爛事!害死人,人行道上東一個西一個,亂停擋道,壞的堆成山!難道這事從頭到尾就沒有生產規劃和管理嗎?


遠飛的大雁5213


共享單車的失敗,根源在於運營公司與居民小區在運營與管理上的矛盾。根據我的所見,小區保安經常把所有進入小區內的共享單車一車一車地拉走,然後集中扔在偏僻的地方,並用鏈子鎖住。這是共享單車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其次,城市裡電動拉客的,為了謀生,故意用菸頭燙或用刀子刮,破壞車上的二維碼,也導致大量單車損壞,不能騎,於是成了“壞車”。親眼所見,並非臆測,這既反應了商業經營上的矛盾,也體現了人們的素質。坐在辦公室裡的人是不清楚事情真相的。


紅楓如畫


時代進步的產物,時代發展,也會有曲折的時候,至於誰買單?投資人已經買過一次單了,投資了的錢,賺不回來了,就當做是,有錢人投資了,搞了一次這樣的單車實驗,不賺錢就不搞了,就讓人們開了一次眼界


一聲傳奇


首先沒有浪費一說,投資者買單嘛(投資本來就有賺有賠 投資人自己也都明白的),沒什麼的,廢棄的車 收廢品的撿走賣廢鐵好了。老百姓受益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