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也買不到安全?疫情之下私人航班需求猛漲


有錢也買不到安全?疫情之下私人航班需求猛漲

Photo by Leio McLaren on Unsplash


1.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全球主要航空公司紛紛削減了進出中國的航班,導致大量旅客被困國內。

另一方面,還有許多身在國外的中國人,遊移不定,進退兩難。

不少外媒近日報道稱,一些中國有錢人正在積極聯絡私人飛機運營商,希望安排特殊時期的航班。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趕在農曆新年假期之前出國的,如今卻苦於回國不便。

另外一些人,可能是在國內待不住了,又想出國避避風頭,靜待時局變化。

但由於各國的旅行禁令,以及大量機組人員拒飛中國,這一次,有錢也沒用了。


2.


根據各國媒體的報道,目前全球私人飛機包機業務的需求突然暴漲。

但業內人士普遍反映,出於隔離規定、旅行禁令以及機組人員的健康憂慮,只有很少一部分私人飛機運營商願意提供往返中國的包機服務。

私人飛機運營商Paramount Business Jets澳大利亞地區負責人Darin Voyles日前表示,該公司收到的包機諮詢數量出現了“相當大的增長”,但由於“無法獲得機組人員和飛機”,大多數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許多人根本不想前往中國。除了機組人員面臨的健康危險外,運營和業務方面的擔憂是:當他們從中國返回時,將有兩週時間無法工作。他們將不得不被立即隔離。”Darin Voyles解釋道。

旗下擁有70架飛機的新加坡私人飛機包機運營商MyJet Asia觀察到,該公司過去一個月的業務量暴漲80%-90%,出現了許多飛往北京、香港、上海等城市的需求。

“很多人因農曆新年出國,現在正想方設法返回中國。”MyJet Asia首席執行官Logan Ravishkansar說,“但我們受到了嚴格的旅行限制,儘管我們有錢,但卻無法包機。”

“運營商和各國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和規定,限制私人飛機飛往疫情國家。整個行業都不敢涉及亞洲業務,飛行員也不敢飛了。”他說。

高端私人航空運營商VistaJet則表示,儘管已經終止往返中國的業務,但該公司過去一個月的諮詢量卻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雖然增長的很大一部分與農曆新年旅行有關,但我們也將增長歸因於疫情期間偏愛私人航班的客戶。”VistaJet首席商務總監Ian Moore說。

目前,VistaJet和NetJets等高端私人航空運營商都已暫停中國市場的私人飛機業務,而知名私人飛機生產商 Gulfstream(灣流)和Bombardier(龐巴迪)兩大公司原定的新加坡國際航展銷售計劃也已取消。

有錢也買不到安全?疫情之下私人航班需求猛漲

Photo by Max Ostrozhinskiy on Unsplash


3.


除了特殊的旅行計劃,BBC指出,有錢人紛紛尋求包機服務,主要是為了減少被病毒感染的機會。

根據Paramount Business Jets的資料,一架小型噴氣式飛機可以容納2-4名乘客,僅每小時的飛行成本就達2400美元。而一架中型噴氣式飛機可容納8-10人,每小時飛行成本為6000美元。

這些錢不是問題,但那些急於回國的中國有錢人,乃至那些迫切希望離開中國的在華外籍人士,現在已經發現,有錢也買不到安全。

Paramount Business Jets就分析道,因為需求來得又快又急,飛機和機組人員根本不夠用;NetJets則告訴焦慮的有錢人:抱歉,無法增加更多航班。

行業分析師指出,除了機組人員可能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下,飛機返航後需要徹底消毒,員工也必須隔離檢疫,至少兩週時間無法工作,“像這樣的生意太不經濟”。

根據這種邏輯,外國人也一樣無法包機離開。

根據全球包機預訂服務提供商PrivateFly的說法,某南美政府客戶曾向公司提出請求,諮詢能否提供4次撤離武漢的航班。

PrivateFly首席執行官Adam Twidell指出,這樣的請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徒勞”的。

這家總部位於英國的公司表示,它還收到了許多來自私人和其他團體的諮詢,答案一概是“做不到”。

MyJet Asia首席執行官Logan Ravishkansar分析稱,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包機要容易得多,“那時我們也看到了巨大的(私人飛機)需求,但進出中國要容易得多。可這一次,政府已經採取了更多的旅行限制。”

在這樣的限制下,所有人幾乎都一視同仁了。


《華人家族財富》所刊發的文章及觀點,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閱讀者請根據獨立判斷做出投資決策,《華人家族財富》不對投資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 The End -


撰文 夏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