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豪横”一词引发的联想


由“豪横”一词引发的联想

最近一个月,大家除了关注疫情的新闻,大概就是看电视剧《新世界》了。这部电视剧用70集的篇幅,39天播完,讲述了一个22天的故事。剧中有很多的槽点,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欢乐。

估计大家看完,记住了一个词—豪横(四声),意思大家应该都明白了,但这个词是老北京话吗?有很多的外地同学和朋友问我。因为之前从没听说过这个词儿。

我不是正宗老北京,虽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但我不算是老北京。大家现在理解的北京,广义上是指北京全境,包括16个区,而狭义上的北京是指北京城,大体以五环为边界,通常说的城六区。但在老北京人眼里,北京很小,二环以内叫北京,二环以外不叫北京。二环以外叫什么?叫郊区。近的叫近郊,远的叫远郊,再远就是山区了。为什么?因为二环就是沿着以前北京的外城墙建的。二环内就是以前的城墙内。比他再核心一点的就是以前的内城,也就是现在地铁2号线的线位。再核心,那就是皇城了,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内九外八皇城四,讲的就是老北京内外城墙的城门数。80年代时,“新”老北京人—也就是建国初期出生的那拨人—眼中,“北京”扩大了一些,边界大概扩到了三环。看过一个拆迁调解的节目,节目中的主人公住在二环里,拆迁要搬到四环外,他不愿意,说了一句话:“在我眼里,二环以内叫北京,二环以外那叫郊区,以前全是菜地。”他的说法,应该能代表绝大多数老北京人对“北京”的定义。

说了北京人眼里对“北京”的定义,是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为什么说我不算是正宗的老北京人。虽说我的身份证号是110开头,但我家距离老北京人认定的北京有40多公里,在老北京人眼里,我们属于远郊区。在我小的时候,去北京城区叫“上”北京,“我明儿上趟北京办点事儿”,“我今儿刚从北京回来”。有些外地人听了会不理解,你不是就在北京吗?怎么会说刚从北京回来?其实,这就是北京人自己对“北京”的理解,我们口中的“北京”是指那个狭义上的北京。

说了这么多,回到正题,豪横是北京话吗?在我的认知内,豪横不算是北京话。虽说我算远郊区,但文化语言习俗和北京城区是差不多的,差异不大。尤其是语言上,北京土话大家互相都能听懂,区别在习惯用词上。怎么理解呢?比如我喜欢说“一(四声)哥(一声)栏儿(一声+儿话)”,我同事和我不是一个区的,他就喜欢说“一(四声)轱(一声)辘(轻声)”,说法不同,但并不影响我们交流。这俩词儿是一个意思,就是“一段”的意思。“离这儿不远,往前走一哥栏儿就到了(离这里不远,往前走一段(路)就到了)”。“风筝线断了,还剩一小轱辘(风筝线断了,还剩一小段儿)”。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我不说这词儿,并不代表我没听过,我不懂这个词儿。“豪横”,我确实是没听说过,也没听别人说过。我的祖辈,父辈也都是广义上的北京人,他们也没说过这个词儿。不说“豪横”,但是“横(四声)”,我们倒是常说,意思一样。和横组词的,有个“穷横”,这里的穷引申为“没本事”的意思。

剧中的兄弟三人都很横,金海是监狱长,也有钱,所以可以“横”,不光横,还狠。徐天没脑子,但算是个“富二代”,家里有点钱,重要的是有人,所以能“横”,用他自己的话叫“豪横”。铁林差了些,没钱没本事,他的“横”,可以算是“穷横”。“穷横”的特点就是气势很盛,嘴里不饶人,但一真干起来,不是跑了,就是被人“灭”了。

如果在建国初期出生的北京人算第二代(50年代生),他们的父母算是迎接新世界的第一代,那么现在的广义上的北京人大部分已经到了第四代,少部分到了第五代。这些新生代的北京人,已经很少再说老北京话或者叫北京土话了,调儿可能还在,但一些老词儿已经不说了,换成了普通话中的词语了。

老北京话中的词儿正在逐渐消失,只有在和一些老人家聊天时还能听到一些,平时的工作中已经很少听到了。再过几十年,第二代和第三代北京人的离去,老北京话可能会彻底的消失了,顶多留下“你丫”,“牛X”这些“好”词儿了,这个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倒是希望老北京话能够传承下去,因为细细品来,它很有意思,比普通话中的词语更生动更准确。感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一搜,看一看。

最后还是想请教一下正宗老北京的前辈们,尤其是南城的皇城根儿们,您老是否听过“豪横”这个词儿?

“豪横”没有,“牛掰可辣斯”可以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