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西安網評:疫情拐點尚未到來,悠著點、莫扎堆


「地評線」西安網評:疫情拐點尚未到來,悠著點、莫扎堆

  2月2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清醒看到,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湖北省和武漢市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貫徹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時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不斷鞏固成果、擴大戰果,全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政治局會議的這個強調,無疑是在目前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新增確診病例數和疑似病例數總體呈下降趨勢,治癒出院人數較快增長,尤其是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病例大幅減少這一疫情形勢新變化時的一個提醒、一次警示,目的是要針對不同區域情況,完善差異化防控策略,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顯而易見,“毫不放鬆”是其中的重要內涵。

  然而近日的一些現象,卻讓人感到不安。例如,有媒體報道,河南鄭州,知名胡辣湯店“方中山”恢復營業,人山人海的排隊場面讓網民調侃這是“用生命在喝胡辣湯”“為了方中山,負了鍾南山”;廣州,餐飲商家“陶陶居”日前正式接受堂食,前去排隊等位的顧客比肩接踵,很多人連口罩都沒戴,商家營業半天后緊急閉門謝客;浙江杭州,某商場恢復營業,5小時銷售額突破1100萬元,而當地確診病例“零新增”狀態剛被一名老人打破,她還曾去過香火鼎盛的靈隱寺;北京,香山景區附近堵車場景重現,他們可能忘了2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門提到——“要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

  人是社會性高級生靈,扎堆、聚會、交往是社會性的一種體現,不像鼴鼠、豹子、考拉一類物種喜歡獨居。為了應對疫情近乎一個多月的“封閉”,確實讓不少人感到憋悶,尤其是春暖花開、萬物萌動的季節,更讓很多人有了戶外撒嬌的衝動。報復消費、饕餮美食、扎堆聊天,就是這種衝動的結果。

  但是切莫忘了,現在湖北省和武漢市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雖然全國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數相對減少,但確診與疑似病例絕對值還在增加,2月2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648例,新增死亡病例97例,新增疑似病例882例。這就說明疫情防控之弦不能放鬆,只是要更加精準,遠遠沒有到可以摘下口罩、盡情扎堆吃喝的時候。

  應該看到,當前復工復產是防控和發展權衡之下結合實際的一種選擇,前面有“穩步”“有序”的前置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提出“員工要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在人員密集場所應正確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的明確要求,都傳遞出疫情防控不能放鬆的信號。

  行百里者半九十。無論是不斷鞏固成果、擴大戰果,全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無論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都要求我們聽從召喚、服從指揮,切不可因為一時大意、一時“貪嘴”而導致一失萬無、功虧一簣。那樣,我們不僅對不起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數萬名白衣戰士,對不起為之犧牲的醫生、護士、民警、志願者,還會出現疫情再度蔓延的危險。為了戰疫大局,我們都要做“挑夫”不做“看客”,繼續保持警惕,克服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外出時堅持戴口罩,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不聚集、不聚餐,不給防控添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