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重前行,讓希望之花在春天綻放


一線抗疫日記 | 負重前行,讓希望之花在春天綻放

庚子年的春節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變得如此特殊。


2月1日中午,剛下手術的杜喬突然接到了主任的一通電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醫院組建了隔離病區,現在需要抽調先鋒隊去支援隔離病區的工作,你願意去嗎?這是一件光榮的任務,但同時也有風險,你考慮清楚再答覆我。”接到主任的通知,他當時毫不猶豫的就同意了。他堅定地向主任彙報了三個願意接受此次任務的原因:一是他一直渴望著能有機會以醫者的名義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二是作為一名黨員,而且是一名有著十幾年黨齡的老黨員,在這種時刻,理應衝鋒在前,他認為自己的年齡和資歷是最適合的。三是他的妻子正在上海進修,也在參加抗擊疫情的工作,孩子還小,有父母照顧,他更應該和異地的妻子一起同心作戰!就這樣,杜喬用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無私無畏的勇敢受到了組織的認可和領導的同意,成為了醫院支援隔離病區先鋒隊的成員之一。

一線抗疫日記 | 負重前行,讓希望之花在春天綻放

緊張的培訓考核讓杜喬很快就進入了工作狀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自己都不能回家,作為家裡頂樑柱的自己雖有一腔熱血,但事先並沒有和家人商量,家人的態度如何?懷著忐忑的心,他回到了家。令他意外可又在意料之中的是,父母一致同意他的決定,電話那頭的妻子也表示支持,就連五歲的兒子都摟著他的脖子,輕聲的說:“爸爸,你放心去打仗,我會在家乖乖的聽爺爺奶奶的話,等著你回來”。兒子乖巧稚嫩的言語讓他充滿了力量,家人的支持讓他義無反顧,倍感振奮。


2020年2月2日,杜喬心懷領導的期望、患者的期待、家人的祝福,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隔離病區與普通病房差異巨大,信息統計上報、嚴格控感防護、互動診療操作,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感覺自己像是宇航員一樣,可以清晰地聽見自己的呼吸聲,在病區內工作不超過十分鐘便開始出汗,一個班下來必然是汗流浹背,甚至需要用到成人尿不溼。面對高度的傳染性而且諸多未知的病毒信息,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患者都會心懷恐懼。面對所有的焦慮不安、活動受限、身體不適……杜喬深知,無論前路多麼艱難、多麼辛苦、多麼迷茫,作為醫務工作者的我們必須向前衝,守護患者、呵護生命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醫者的堅強和勇敢是治癒患者不可或缺的藥引子。

一線抗疫日記 | 負重前行,讓希望之花在春天綻放

在接下來診療的幾個患者當中,讓他最難忘的是一位有著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病人情緒不穩定,每次查房的時候,他都會上前來抓著醫生的防護服,問很多的問題。當然,這可能只是他無意識的一個動作。但是,這極有可能造成防護服破損而發生職業暴露。因此,這裡每次也是查房最耗時的一個地方。儘管擔心患者的動作過大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而造成職業暴露,但是,每次杜喬還是會細心、耐心地給予講解,不厭其煩的為患者做心理疏導,像關切自己的家人一樣關注、關心著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的安撫患者的緊張和不安。杜喬的貼心救治讓這位患者感受到了溫暖和信賴,在接下來的幾天治療中很配合。


在這位患者出院那一天,他要求一定要當面給杜醫生說一句“謝謝”,他說自己很遺憾這位像親人一樣幫助他的醫生,自己都沒能看得到他的樣子……一個“謝謝”,雖然只是兩個字,但是,在像杜喬這樣的醫者心裡,看著患者治癒出院,並得到了他們的認可,這就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和褒獎。厚厚的隔離裝備,隔開的是病毒,隔不開的是濃濃的醫患情。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看著每日確診患者數字不斷地減少,而治癒出院的患者的數字不斷的增加,就讓所有人都充滿了希望。然而為了這美好的希望,無數像杜喬一樣的白衣戰士,用他們的醫者大愛、敬業奉獻和無私無畏在負重前行。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相信醫患同心,戰“疫”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