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復工員工卻到不了崗怎麼解決?剛剛結束的省疫情防控工作發佈會這麼說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謝春暉 黃偉芬 盛銳

今天(2月24日)下午3點,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舉行第28場。

出席今天發佈會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的有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浙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梁廷波。

發佈會現場視頻連線省支援湖北省荊門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浙大邵逸夫醫院黨委書記劉利民。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吳高俊也在溫州和大家進行了連線。

發佈會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杲主持。

企业复工员工却到不了岗怎么解决?刚刚结束的省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这么说

首先由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通報最新疫情情況——

根據新聞發佈會議程,先由我通報全省最新疫情情況:2月23日,我省無新增確診病例,新增出院病例36例。截至2月23日24時,我省累計確診病例1205例,現有重症病例39例(其中危重16例),累計出院765例,累計死亡1例。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0706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618人,尚有3230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2月22日,我省首次無新增確診病例,這一情況昨天繼續得以保持。這是來之不易的局面。全省至今沒有因復工復產導致的新增確診病例;除無病例的11個縣(市、區)外,76個縣(市、區)連續5天以上沒有新增確診病例;特別是原先疫情較為嚴重的溫州市已連續6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從治癒情況看,全省累計出院人數已連續5天超過住院人數,出院患者佔確診患者比例已達63.5%。

作為疫情防控形勢的“晴雨表”,全省疫情圖已沒有紅色高風險等級的縣(市、區);75個縣(市、區)已是綠色的低風險區域,8個縣(市、區)已是藍色的較低風險區域,兩者合計,

全省90%以上的縣(市、區)都已處於較低風險等級以下。但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我省的疫情防控工作僅僅完成了上半場,當前仍面臨“外防輸入、內防集聚”的複雜形勢,面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所遇到的諸多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再接再厲、再下苦功。

昨天下午,中央召開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今天上午,省委召開常委會和全省視頻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強調“認真研究十個問題,做到十個更”,更大力度更加精準做到“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交出浙江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分答卷。藉此機會,我向大家簡要通報近期全省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一是突出科學管控、精密智控。當前我省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率先建立了“一圖一碼一指數”精密智控機制。只要疫情沒結束,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鬆,將始終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我省堅持關口前移,嚴格落實首站負責制和沿線聯動機制,健全涉疫情重點人群跨區域數據共享和快速倒查機制,堅決阻斷傳染源輸入途徑。另一方面,深化健康碼跨域互認、全省通用,充分發揮村社網格和企業主體作用,聚焦重點人員、重點場所管控,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生產生活的影響。管控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必然離不開社會大眾的理解、配合與支持。要嚴格落實公共場所戴口罩、測體溫等措施,這難免讓大家感到不便,但我們必須以防萬一。

二是積極有序抓好復工復產。我省緊盯“三率”,即復工率、產能恢復率、與疫情圖的匹配率,推動復工復產全面提速。在工作中,針對企業面臨的用工難、物流暢通難、產業鏈協同難等堵點,加快制定針對性舉措。採取“備案制+負面清單+承諾制”措施,簡化復工復產確認程序。通過組織專列、“點對點”包車等方式,開闢外地員工返程綠色通道。交通保暢對經濟發展意義非凡。我省已全面撤銷省內高速公路出口檢查卡點,無條件打通城市道路、縣鄉村道路,努力實現貨物運輸“零阻礙”,保障貨物運輸“前後一公里”正常通行。前段時間,不少貨車司機因途經疫情嚴重地區而被隔離,一來二往都沒人開車了。這個問題已經解決。我省對貨車司機建立“一人一表”制度,在採取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短期往返且體溫正常的,將不再被隔離。值得一提的是,義烏國際商貿城、紹興中國輕紡城已於2月18日率先開業。同時,推出“1+X”惠企政策組合拳,在降本減負、金融保障、用工服務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目前,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為98.6%,限上服務業企業復工率為95.6%,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重點外貿企業復工率為99.3%,省重點項目復工率為99.8%。復工圖與疫情圖的匹配關係持續改善。下一步,還將更加聚焦產能恢復率,推動經濟發展重回正常軌道。

三是讓城市逐漸恢復人氣商氣。城市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城市沒有人氣,經濟社會就不會有活力。在疫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對城市人流按下“暫停鍵”是十分必要的。但隨著疫情風險降低,尤其是經濟社會必須保持合理循環,就亟需城市迴歸正常秩序。我省精密智控指數中的暢通指數將發揮重要的牽引作用。目前,全省城市公交、城鄉客運線路已基本開通,市際、縣際客運班線除溫州外均已開通,高速公路收費站也已全面開通。全省郵政快遞行業營業網點復工率達95.2%,較一週前提高35.8個百分點;日攬收量、派件量分別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2.1%和73.3%。全省主要品牌便利店正常營業率達82%,較一週前提高9.5個百分點。與大家密切相關的健康碼,應用更日益廣泛。圍繞返工返崗、進出社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到公共場所,各地都推行“綠碼+體溫測量正常”快速通行措施。截至今天12時,全省已累計發放健康碼5047萬張,綠碼率達98.2%。2月23日,全省平均暢通指數39.06分(50分計),比2月16日首次評估提高了21.99分。

就在5天前,我省第五批醫療隊又馳援武漢。目前,浙江向湖北已累計派出14批次醫務人員,援鄂“浙江醫療軍團”已達2008人,他們支撐起了我省疫情防控的“第二戰場”

。我省統籌省內外兩頭的救治工作,加強省內定點醫療能力建設,不斷完善浙江版診療方案,又與武漢、與湖北並肩作戰,將自始至終為全國防疫大局肩負使命、貢獻力量。

我省疫情防控已進入下半場,雖然總體形勢趨穩向好,但絲毫不能夠麻痺、鬆勁。尤其要清醒認識到當前面臨的“三大雙重壓力”:一是“防輸入、防集聚”的雙重管控壓力;二是“清存量、減病亡”的雙重救治壓力;三是“保省內、保前線”的雙重保障壓力。特別是隨著復工復產的全面展開,更要對各類新情況新問題作充分估量和應對。本月的最後一週,是我省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的關鍵階段。我們要堅決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精準施策,不斷完善以“一圖一碼一指數”為核心的精密智控機制,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舉措,多管齊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做到“兩手硬”“兩戰贏”,爭取向全省人民交出高分答卷。

下午15點14分,進入記者提問環節。

提問1:大家都很關心浙江支援荊門的情況,當下的重點工作是什麼?順利嗎?有沒有遇到什麼情況?

省支援湖北省荊門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浙大邵逸夫醫院黨委書記劉利民:

浙江的第一支隊伍是2月12日下午抵達。抵達以後,醫療隊與當地的政府充分協商溝通,充分發揮浙江模式的優勢,做好守門員角色,目前工作平穩。

2月12日抵達抵達當天,在普通病房的基礎上改造了第1個基本符合院感要求的重症監護室ICU,配備了23張床位。

之後,隊員們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把ICU病房滿員收治了。

當然也在這個過程當中遇到很多的困難點,比如醫療隊所在的荊門市第一醫院的北院區,醫院之前沒有ICU。危重症病人就診都在普通病房,醫療隊用了一天多改造了一個符合嚴格要求的ICU病房。另外就是人員數量的問題,第一批醫療隊只有32人,因此醫療隊要求當地配備了30位醫護人員。通過了這幾天的磨合,已經過了一個磨合期,目前運營良好。

提問2:浙江省對口志願荊門市的醫護人員組成是什麼樣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怎麼樣?

省支援湖北省荊門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浙大邵逸夫醫院黨委書記劉利民:

內蒙古和浙江分別有100多位醫護人員對口支援荊門市。浙江省派來的100多位人員,第1批是由2月12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35名醫生,加浙江省cdc兩名疾控人員組成;第2批是2月19號台州市15家醫療機構105人組成;昨天浙江省又派出一支由各地市疾控人員組成的18人的隊伍。另外還有四名做核酸檢測的檢測人員。

浙江省醫療隊來到這邊以後,救治的主要目標是救治危重症和重症患者,遏制死亡率增長。因此我們浙江隊的組成是以重症醫學科、呼吸科以及感染科醫護人員為主,以及邵逸夫醫院派出的以呼吸治療科主任帶隊的四名專職的呼吸治療師,他們主要是為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呼吸的支持和氣道的管理。

我們在這裡特別感謝家鄉大後方給我們充分的保障,目前我們的保障資源非常豐富,能做好保護工作,也感謝荊門市委市政府全方位的保障以及浙江各商會對我們的關心,送來了大量生活的保障。

我們在此特別感謝浙江省和荊門政府以及當地百姓對我們的支持,我們一定會牢記囑託,不辜負期望,疫情不退,絕不撤退,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小時新聞提問3:現在復工復產熱度提升,假如遇到突發的疫情該怎麼處置?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

疫情突發可能性是存在的,省委省政府在作出兩手抓部署的時候,就對可能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有了估量,我們建立了加強風險防範的責任機制。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即使有幾例新增病例,只要快速處置、不留死角,風險是完全能夠控制。在我省主要是落實屬地政府責任,落實企業等用人單位和社區閉環管控的機制,我們叫管住中門和小門。

以寧波為例,出臺了復工復產後疫情發現和應急處置預案,分了8個關鍵的環節,比如說立即單獨隔離,專車送發熱門診,查找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居家健康觀察,專家評估作出處理的方案等等,要將應急處置的程序規範化、標準化,防止因為處置的隨意性而導致疏漏。

現在不同企業在防控措施的落實方面不平衡,有的企業對員工的體溫檢測、分開就餐、公共場所的消毒等等還不太重視,我們一定不能夠掉以輕心。防疫今天就是1,企業生產規模和經營利潤都是後面的0。防疫出了問題,整個廠區只能隔離關停,就會損失慘重。

我們只有堅持底線思維,才能夠爭取到更好的效果。我們大家都希望,每天的新增確診病例零報告。

提問4:企業已經復工,員工卻沒能到崗,請問接下來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

目前復工復產的主要矛盾就是復工還未能及時復產,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的復工率已經達到了98.6%,但是規上工業電量的同比跟復工率的比例還是差得比較大的。說明現在的產能恢復還不是很理想,分析原因:

一、一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已經到崗,但一線人員還在外地。

二、產業鏈沒有完全恢復,原材料不足,配套件不能及時供應

三、銷售市場、外貿訂單存在問題

所以有“復工難復產,復產難續產,續產難高產”的問題存在,省委省政府對企業的產能恢復問題高度關注,特別是上週各地的復工率已經達到了節點目標,所以更要聚焦產能恢復問題。企業復產雖然是市場行為,但當前企業發展面臨的硬制約,各級政府必須要採取相應措施,要針對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大力推進人流、物流、商流和資金流的暢通。要既注重政策的供給,又要注重政策的落地。要既注重重點企業,又要幫扶小微企業。特別要著力減少企業因產業鏈不暢導致結構性生產受到制約。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將產能恢復達到預期目標。

提問5: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危重型病人救治情況是怎麼樣的?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吳高俊:作為省市兩級危重症患者定救治醫院,我們到現在為止總共收治了63位患者,診斷為危重型的有8個人,重型的43個,普通型的12個,其中有5位入院的時候不是危重型的,在短時間內進展為危重型。所以在我們醫院住院的危重型患者一共有13個人。截止今天12點累計出院的有27個人,其中重型的有17人,普通型的10人。

經過治療,43位重型患者當中轉為普通型的有4個,其中18個人出院了,好轉率是93%,那13位危重型的患者當中轉為重型的1例,普通型的4例,目前危重型患者仍然有7個。

從一開始醫院制定了一套科學有序的方案。

一制定聯絡員主動與各縣市區聯絡。

二安排院領導24小時在線值班。

三安排會診專家24小時值班,並通過電話會議實地會診等方式指導治療。

四安排6組高級職稱的專家主動下到各個縣市區,摸排重危病人,發現一例,轉入一地。

五對轉入醫院的危重病人由多學科專家組織討論細化救治方案。

六對重危病人實行一人一專家,一日兩會診,這個會診是多學科的會診。

提問6:復工復產以來,群眾就醫需求增大,如何同時滿足疫情防控和百姓就醫兩項需求?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吳高俊

自疫情防控以來,為滿足基本需求,醫院除開設急診以外,也開設了普通門診,並重點推廣雲醫院(即網絡門診)和藥品快遞等服務。近來,隨著三返人員的增加,群眾就醫需求量增大,為了杜絕人員交叉感染,我們按照疫情不止、防控不松的原則,執行常規醫療服務和疫情防控兩手抓,主要是四點措施:

一、強調首診負責制,要求首診醫生掌握患者及陪同人員流行病學史,有無發熱咳嗽等症狀。

二、加強預檢分診以及人員管理。對所有來源人員要求出示健康碼,如果健康碼為紅色,等同於有流行病學史,測量體溫並要求戴好口罩。預約錯時診療,不接受臨時加號。嚴格執行一人一診一室。

三、各專科對應收的急危重症,限時治療病人,及時收治,加強管理。醫院制定了特殊時期住院患者及家屬管理制度專科急危制度,設置了平診、急診、住院患者的收住流程,並給予了信息化管理。對住院患者進行嚴格的篩查,避免將新冠肺炎患者收住普通病房。住院期間謝絕家屬探視,要求儘量不陪護,必須陪護則固定一人。所有病區每日安排專職醫護人員對工作人員、住院病人、陪護人員、學生等進行體溫監測,檢查健康碼,要求戴口罩等各項防控措施紮實落實。

四、增設急診留觀病區。對處於觀察期未滿14天的患者,必須完善相關檢查,並請專家會診,排除新冠肺炎後方可單間收住,同時報備科主任和醫務處。做好陪同家屬的流調和管理。對需要安排急診手術及其他診療者,提前通知手術室及相關部門,及時做好相應的安排。

提問7:近期,浙江的出院確診病例越來越多,浙大一院最新的救治工作開展情況怎麼樣?

浙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梁廷波:浙大一院自1月19號首次收治了杭州市第一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採用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發揮了團隊的作用。目前為止,做到了“零死亡、患者零漏診、醫護人員零感染”,截至今天上午10點,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確診及疑似病例加起來是291例,其中外院轉入的確診病例71例,這71例都是重型或危重型患者。本院收治220例裡,確診的有33例,排除的有187例。因此總共加起來確診病例是104例。

到今天為止,出院病人有71例,本週三還將有10名患者順利出院。因此這一禮拜可以達到出院病人81例。

1月19日浙大一院發熱門診開診以來,總共接診發熱患者4719例,在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流行病的特點上,主要是輸入型。其中有33例是來自武漢,有44例是接觸過患者的,有24例是流行病學不詳的,表現出一個家庭聚集和一個社會聚集的發病特點。省內有23例,是外出打工回來的,省外的有21例。

在104例確診病例中,危重型的有33例,重型的45例,普通型的26例。重型和危重型佔患者總人數的75%。目前治癒了71例,因此危重型和重型患者的治癒率是64%,這個比例在全國是領先的。

那麼,在危重症的救治上,醫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的統一部署,在大年初二將危重症患者集中到浙大一院之江院區,採用多學科聯合診治的模式,集中浙大一院精兵強將,24小時堅守崗位,奮戰在病房及監護室。

重型患者的共同特徵,一般是年齡大,有一個96歲的患者已出院,目前在醫院的危重症患者中90歲以上還有2例,80至89歲的有5例,70至79歲的有7例,60至69歲的有9例,這些高齡患者佔所有危重症患者比例是72.7%。

另外,危重型患者合併的基礎疾病多,大部分有二三級高血壓病的16例,有糖尿病的64例,心功能不全的有4例,有嚴重的肺部疾病的10例,有氣胸的2例,同時患有惡性腫瘤的5例,還有接受過肝臟移植出現排斥的,腎功能不全做長期透析的,還有既往腎臟疾病已經做切除,還有高齡的孕婦。

治療期間有風險的併發症也比較多,有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有嚴重的肺部感染,有急性肝功能不全的,急性腎功能不全,還有心功能不全,還有一些細菌和黴菌的感染。這些治療上的併發症,給我們團隊帶來治療的醫學上的挑戰,但是團隊專家永不放棄。

現在目前,病人都比較平穩,應該是險中平穩,平穩中又險象環生。

在14例危重症病例中,人工肺用了7例,氣管插管12例,還給患有結腸癌的病人進行了手術。這14例中,核酸轉陰的有6例,這些病人還要進一步觀察,治療原發病。

這幾天,有12個病人接受了恢復期血漿的治療,也就是說病人恢復以後再來複診時捐獻了恢復期的血漿,我們總共用了5900毫升的血漿。在這裡向捐獻者表示感謝。

現在危重症病人的治療,還是面臨很多的挑戰,但是隻要有一線希望,浙大一院的團隊都不會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