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

唐朝初年名將,與衛國公李靖並稱。

李勣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出將入相,功勳卓著,被朝廷倚為干城,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歷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等職,累封英國公。

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冊贈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陪葬昭陵。後配享高宗廟庭。

李勣兼通醫學,曾參與編纂《唐本草》,並自撰《脈經》一卷。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徐世勣家本是富豪。史稱其“家多僮僕,積慄數千鍾”,徐世勣與其父徐蓋都是樂善好施之人,救濟貧苦人,不管關係親疏。

隋朝遣名將張須陀率兩萬多人討伐,翟讓,企圖逃走。瓦崗軍採取誘敵深入、伏兵襲擊的戰術,將隋軍全部殲滅,張須陀亦戰死。

徐世勣與王伯當知道李密為天下英雄,一同勸說翟讓奉李密為主,以收買人心,擴大影響。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17年,李密自稱魏公,大封官爵。徐世勣被授為右武候大將軍,統領本部。

徐世勣向李密進言:“天下大亂,本是為飢。如果我們攻陷黎陽國倉,大事可成矣。”徐世勣帶五千人,自原武渡黃河,掩襲黎陽倉的隋朝守軍。當日攻克,開倉招民眾隨便領糧,十天之間,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萬人。

瓦崗軍內部發生矛盾。李密殺死翟讓。徐世勣也被士卒砍了一刀,身受重傷,王伯當急忙喝止,徐世勣才得以倖免。李密為穩定人心,派大將單雄信前往撫慰翟讓舊部,將其分別歸屬於徐世勣、單雄信、王伯當麾下。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18年十月,李密被王世充擊敗,聚集餘眾歸順唐朝。

619年,徐世勣說:“魏公已經歸附大唐,如今這裡的人民土地,是屬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獻出它們,就是借主人的失敗得利,自己為自己邀功,用來求取富貴,是我認為恥辱的。


現在應當一五一十地記錄州縣的名稱數量和軍民的戶口,全部報告魏公,讓魏公自己獻給朝廷,這樣就是魏公的功勞了。”

派使者致信李密。使者初到朝廷,李淵聽說徐世勣沒有奏表,只寫信給李密,頗感奇怪。待到使者把徐世勣的本意告知李淵,李淵才大悅道:“徐世勣感懷主人的恩德、推辭功勞,確實是純臣。”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下詔封他為黎陽總管、上柱國,封萊國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並被賜姓李氏。徐世勣自此改名李世勣。

李淵命李世勣統領河南、山東的軍隊抵抗王世充。

620年四月,李世勣隨秦王李世民大敗宋金剛。 [33] 同年,李世勣又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奉命接管管州。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21年又參與擊擒竇建德、降伏王世充。李淵論功行賞,李世民為上將,李世勣為下將。 十二月,竇建德舊部劉黑闥率軍數萬進逼宗城。李世勣棄城逃往洺州,被劉黑闥追上,損失步軍五千人,“僅以身免”。

622年三月,李世勣在洺水之戰中擊敗劉黑闥部將高雅賢。徐圓朗又佔據兗州反叛,朝廷授李世勣為河南道大總管,前往討伐,斬其首級獻給朝廷,兗州就此平定。

623年八月,李淵命李世勣與趙郡王李孝恭、嶺南道大使李靖、懷州總管黃君漢一同討伐江淮義軍首領輔公祏。李世勣乘勝追擊,在武康縣將其斬殺,並分別捕殺其餘黨。江南自此平定。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25年,突厥侵犯幷州,朝廷命李世勣為行軍總管,在太谷迎擊突厥,將其驅逐。

626年,李世民即位,拜李世勣為幷州都督,賜封邑九百戶。李世勣為避李世民之諱,改名為李勣。

629年八月,李世民接受了代州都督張公瑾的建議,決定出擊東突厥,他命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十一月,李勣被授為通漠道行軍大總管,與華州刺史柴紹、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等統率十幾萬軍隊,都接受李靖的統帥,諸將分道出擊突厥。

630年正月,李靖率精騎三千夜襲定襄。東突厥頡利可汗誤判唐軍兵力,倉促北撤至戈壁沙漠邊緣。李勣從雲中出發,在白道與突厥頡利可汗的軍隊遭遇,把突厥軍打得潰不成軍。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李勣與李靖會師,二人商議說:“頡利雖然戰敗,人馬還多,如果走過沙漠,得到九姓鐵勒的庇護,道路遙遠險阻,就很難追上他們了。如今下詔派唐儉到那裡去,突厥必定放鬆戒備,我們隨後去襲擊,這樣就可以不戰而平定賊寇了。”李靖握著手腕高興地說:“您的這番話,就是韓信滅田橫的策略啊。”於是一起定計。

李靖率兵連夜出發,李勣領軍跟進。李靖行軍至磧口,突厥四處潰逃。頡利率部眾一萬多人想逃過沙漠,被李勣阻攔。突厥的大酋長率領自己的部落一起投降李勣,李勣在俘獲五萬多人後順利回師。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33年,晉王李治遙領幷州大都督,朝廷授李勣為金紫光祿大夫,代理幷州大都督府長史。

637年,李勣被改封為英國公,世襲蘄州刺史。當時,朝廷所封的世襲刺史都只是掛名,不到州郡就任,又以幷州大都督府長史的官職遙領太子左衛率。

李勣在幷州任職共十六年,令行禁止,頗為稱職。李世民曾對侍臣說:“隋煬帝不能選賢安民,只知道築長城來防備突厥,對世情的認知糊塗至此。朕現在委任李勣在幷州,就使突厥畏懼他的威名逃走。邊塞安靜,難道不是遠遠地勝過築長城嗎?”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41年十一月,李勣被徵調入朝,任兵部尚書。朝廷命營州都督張儉統率所部直逼薛延陀東境。李勣被授為朔州道行軍總管,率步卒六萬、騎軍一千二百人屯駐羽方,與靈州道行軍總管李大亮、涼州道行軍總管李襲譽等分兵抵禦。

李勣挑選所部及突厥的騎兵共六千人,穿越直道、白道川,在青山追上薛延陀軍。李勣命騎兵下馬,持長槊直衝,大破薛延陀軍,斬首三千餘級,俘獲五萬餘人及馬一萬五千匹,大度設獨自逃走。

643年,皇太子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駙馬都尉杜荷、兵部尚書侯君集等人勾結,企圖謀反。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李世民得知後,將李承乾幽禁別室,命李勣與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特進蕭瑀等共同審問此案。 李世民在與李勣、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商議後,決定晉王李治為太子。

朝廷改授李勣為太子詹事兼左衛率,加位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李世民對他說:“朕的兒子剛當上太子,你原來是他的長史,如今把宮中的事情委託給你,所以有這樣的任命。雖然委屈了你的階位、資歷,希望你不要見怪啊。”

644年二月,李世民認為高句麗大莫離支淵蓋蘇文弒君殘民、“侵暴鄰國(新羅)”,準備派軍征討。諫議大夫褚遂良予以反對,李世民表示同意,並即將親征。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李世民任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水軍自萊州渡海攻平壤;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領步、騎軍六萬以及蘭、河二州的外族降軍進攻遼東。

645年二月,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同月,李勣率所部抵達幽州,與各路唐軍會合。 李勣出其不意,進攻高句麗。四月,李勣從通定渡過遼水(遼河),抵達玄菟。高句麗人大為驚駭,各城都閉門自守。張儉更直趨建安城,大敗高句麗軍。

李勣與李道宗合攻蓋牟城,至二十六日陷城,俘獲百姓兩萬多口、糧食十多萬石。 李勣直抵進至遼東城下。李道宗收攏殘軍,登上高處,發現高句麗軍陣混亂,於是縱兵進擊。李勣也引軍助戰,大破高句麗軍,斬首一千餘級。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李世民設計將高麗援軍誘至安市城東南,唐軍依山為陣。又命李勣率一萬五千名步、騎兵在西嶺佈陣,長孫無忌率奇兵一萬一千人從山北穿越峽谷,衝擊高麗軍陣後,李世民親率四千步、騎兵,偃旗息鼓,登上北山。

高句麗高延壽中計大敗,高句麗軍被斬首兩萬餘級。唐軍回師繼續猛攻安市城,守軍憑堅城固守,唐軍久攻不下。因遼東氣候轉寒,草枯水凍,軍隊及戰馬難以久留,且糧草將要耗盡,李世民於是下令班師。李勣與李道宗率步、騎軍四萬殿後。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46年李世民也趁機派軍進擊薛延陀。李勣抵達鬱督軍山後,薛延陀部落首領梯真達官率部下投降,咄摩支往南逃竄到荒谷,李勣派通事舍人蕭嗣業招慰其部屬。咄摩支隨即投降,被送至長安。薛延陀殘部仍搖擺不定,李勣縱兵追擊,前後斬首五千餘級,俘獲男女三萬餘人。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48年,李勣轉任太常卿,仍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十日後,又拜太子詹事。

649年,李世民臥病,對李治說:“你對李勣沒有什麼恩惠,朕現在準備貶他為外官。


朕死後,你應當授給他僕射之職,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為你盡死力。”於是派李勣出任疊州都督。

李治即位當月,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命李勣任同中書門下,參與執掌機要事務。同年,冊拜為尚書左僕射。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武則天與李治


650年,李勣上表請求免除自己僕射的職務,李治還是命他以開府儀同三司之職執掌政事。

653年,李勣被冊拜為司空。李治命令為他畫像,還親自為畫像作序。 李治又下詔,特許李勣乘小馬出入三省,每日由一名小官奉命迎送。

655年,李治立昭儀武氏為皇后,召李勣與長孫無忌、于志寧、褚遂良等顧命大臣前往商議。李勣稱病不到,而褚遂良堅決反對“廢王立武”。事後,李治暗中詢問李勣說:“朕打算立武昭儀為皇后,褚遂良固執己見,以為不可。褚遂良是顧命大臣,這件事應該怎麼辦呢?”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李勣回答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更問外人!”李治自此堅定了“廢王立武”的決心,而李勣也因此得到了李治和武皇后的信任。

658年,李勣跟從李治到東都洛陽,在路上得病,李治親自慰問。

665年,李治東封泰山,封李勣為封禪大使,隨駕前行。途中在滑州住宿,李勣的姐姐很早守寡,住在李勣的舊宅,武皇后親臨她的住所慰問,賜其衣服,封她為東平郡君。李勣又墜馬傷腳,李治親自下問,把自己乘坐的馬賜給他。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66年,李治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安撫大使,司列少常伯郝處俊擔任副手,龐同善、契苾何力等一併受李勣調遣。

667年九月,李勣首先攻拔為“高麗西邊要害”的新城,並趁勢揮軍進擊,連陷十六座城。 薛仁貴引兵迎擊,大破高句麗軍,斬首五萬餘級,攻陷南蘇、木底、蒼巖三城。

668年二月,薛仁貴攻陷高句麗重鎮扶余城,李勣合軍交戰,大敗高句麗軍,斬獲三萬餘人,乘勝攻取大行城,與唐軍各部會合。高句麗各城都驚駭不安,前來向唐朝投降的人絡繹不絕。契苾何力率先抵達平壤城下,李勣隨即領兵來到,對平壤形成合圍之勢。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李勣趁勢進攻,一舉攻陷平壤,擒獲泉男建。至此,高句麗滅亡。此戰,唐朝共獲五部、一百七十六座城、六十九萬七千戶口,將其劃分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設安東都護府統管整個高句麗舊地。

李治讓李勣先將高藏和泉男建等人先在昭陵舉行獻俘儀式。李勣“具軍容,奏凱歌”,整軍入京,在太廟再次舉行獻俘儀式。 十二月,李治親臨含元殿,舉行受俘儀式。李治在南郊祭天,以宣告平定高句麗,李勣擔任亞獻。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69年,李勣被加授為太子太師,增賜封邑連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戶。 這一年,李勣臥病。

669年12月31日,李勣病逝,享年七十六歲。治聞訊後為之悲哭,下令輟朝七日,冊贈李勣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諡號“貞武”。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到下葬當日,李治親臨未央宮故城,登上宮樓為他送葬,望著靈車痛哭。太子李弘跟隨李治送葬,悲痛到極點,使隨從都深受感動。

李治命令百官送葬到未央舊城西北,所築的墳依西漢名將衛青、霍去病的先例為準,仿照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建築,以此表彰李勣擊敗突厥、薛延陀的功勞。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684年,李勣之孫李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武則天於是追削李勣等人的官爵,將其掘墓砍棺,恢復本姓徐氏。

705年,唐中宗李顯復位,下詔恢復李勣的官爵,並重新為他起墳改葬。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李勣一生經歷戰陣無數,從李密征戰,就為瓦崗軍立下了汗馬功勞;歸唐後,又屢從唐太宗征討,平王世充、滅竇建德、伐劉黑闥,為唐朝立下了不朽功勳;後來在攻亡東突厥、平定薛延陀、擊滅高句麗等重大軍事戰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勣每次指揮行軍作戰時,都籌劃有度。臨敵應變時,舉止合乎機宜。與人一起謀劃計策,能辨別它的好壞,聽到別人一點好的計謀,便高興地聽從。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所得的賞物,大都分賜手下將士。作戰取得勝利的時候,大多把功勞推讓給部下,因此人都願意為他效死力。他麾軍所到之處,大都能破敵取勝。李勣去世後,眾人沒有不悲痛傷感的。


李勣病逝前的一天,忽然對弟弟李弼說:“我的病好像稍微好些了,可設酒宴來娛樂一下。”


於是堂上女樂工奏樂,簷下子孫羅列。待到酒宴結束,李勣對李弼說:“我自己估量一定是要死的,不過想與你訣別罷了。怕你悲傷哭泣,騙你說病好像好些了,你不要哭,聽我立規矩。


我看房玄齡、杜如晦、高季輔辛辛苦苦建成家業,也希望把家業傳給後輩子孫,結果都被愚蠢的兒子敗家蕩盡。


我有這些犬子,要託付給你,你可要加意防察,有操行不軌、交結惡人的,立即打死,然後告訴我。


又見人死後多埋藏黃金、寶玉,也不必這樣。只用麻布覆蓋的車,載我的棺木,棺中裝殮用平常穿的衣服,只加朝服一套,死後如果有知覺,希望穿上它拜見先帝。


隨葬的器物只做馬五六匹,地宮裡的帷帳用黑布做頂,四周圍白紗,帳裡放十個木偶,表示依照古禮用草人草馬殉葬的意思,此外一物不用。


姬妾以下,有子女願意留下自己養育的聽任自便,其餘的全都放她們離開。喪事辦完,你就搬進我家居住,撫卹小兒弱女。違揹我的話的,就如同殺戮我的屍體。”言畢而止,李弼等人都遵行他的遺言。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蘇先生讀史|李勣:唐初名將,出將入相,功勳卓著,朝廷倚為干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