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休息,高效人士的必經之路

會休息,高效人士的必經之路


所謂休息:

並不是矇頭睡大覺,


而是單一的生活中,

找到真正讓自己身心放鬆的方式

解放腦袋和心,

去做真正喜歡的事情。


有人曾說:累,一定是你打開生活的方式不對。


細細揣摩很有道理。

在這個世上,從來都是微笑不累,生氣累;單純不累,複雜累;相思不累,單戀累;相守不累,獨守累;相愛不累,相殘累;

專情不累,濫情累;友情不累,私情累;真誠不累,虛假累;納友不累,樹敵累;無私不累,自私累;得失不累,計較累;身體不累,心裡累......

我認識的網絡紅人A是一個激情四射的男人,感覺他每天都有用不完的時間:寫書、講課、看書、賺錢、參加各種節目,他把自己的時間分割成很多個小部分,今天這個部分幹什麼,那個部分幹什麼。

這些部分被分割得很細緻,以至於每天的時間都不浪費。一年內,他的事業突飛猛進,認識的人也開始越來越多,粉絲數量多得嚇人。

每次看到他的微博,學生問得最多的問題竟然是:“你怎麼可以同時做這麼多事情呢?你不需要休息嗎?你是鐵人嗎?”


他的回答很簡單:

“做不同的事情,就是休息啊!”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今天學習了三個小時的英語,好累。於是,犒勞自己一下,睡了一下午,換來的是晚上的頭疼不已,接下來什麼事情都無法繼續去做。

這種事情發生在很多人身上,明明睡了一下午,偏偏不解乏,依舊覺得累,做事效率不高。

原因很簡單,是因為真正讓人放鬆和愉悅的事情,根本不是瘋狂地睡大覺,而是解放腦袋和身心,去做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找到放鬆與愉悅自己的方式,才是高效人士的必經之路。

重要的是,那些每天做很多事情的人,其實並不比天天睡覺的人要累多少。


會休息,高效人士的必經之路


好朋友H的故事讓我一直難以忘懷。

我剛開始北漂和他一起住了一段時間。那段日子他自學,準備年底奮戰考研。因為我是英語老師,我身邊有很多學生:認真刻苦的、打醬油的、天才的、效率不高的。

雖然我不喜歡把人分類,但是我見過了很多學得很認真刻苦但是不痛苦的,也見過很多看似學習非常痛苦,但最後沒有什麼好結果的學生。

好朋友H屬於後者。

一天,他做了兩個小時的英語題,背了一些單詞,翻譯了幾個句子,累了。他伸了一個懶腰,接著倒在了床上,就像黏在了床上一樣無法自拔,打了幾個滾睡著了。

我弄醒他,說:“你還考不考研?”他說:“我休息一下再學。”他睡了一個小時,起來後,效率依舊低得嚇人。

書一直翻在那一頁,一個多小時,還在盯著那幾行看。我走近一看,才發現他已經拿出了手機翻閱著網頁。

他考研考了兩次都失利了。

有一次他問我:“我是不是已經老了,總覺得睡眠不夠,白天困,晚上還失眠,學習效率還不高。”

和他做室友這麼長時間,我非常明白,他一天超過十個小時的睡眠,論休息時間,肯定是夠的。

於是,我告訴他:“你試試不要用睡覺來放鬆。學累了,去跑跑步。”在我的號召下,他和我一起辦了一張健身卡。

那段時間我在努力減肥,於是帶著他一起去健身房,他本來疲憊的身軀,在跑得汗流浹背後,精神不僅沒有萎靡,反倒忽然變得更加有活力。

那天,他學到了晚上十一點,沒困。當他做完了最後一道題後,伸了個懶腰,睏意襲來睡著了。

那天晚上,他沒有失眠,我聽到了他的呼嚕聲。第二天,他給我打電話:“尚龍,去不去健身?”


第二天,他繼續跟我去了健身房。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累,打不起精神去做一些事情;我們覺得很困,卻在床上睡不著。

其實,當我們覺得精力不夠、無法保持良好的狀態和活力,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老了,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在對的方法中。

會休息,高效人士的必經之路


對於身心能量來說,好的“休息”,

也許不是整天矇頭大睡,


而是去調整生活狀態,

換換思維方式。


睡覺只是眾多休息放鬆方式的一種,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方法。


我曾經的一個學生是北大學霸,在考研中,他每天的時間都被自己計劃得非常詳細,每天英語學了兩個小時後累了就開始畫畫。

因為學英語用的是大腦記憶背誦的部分,而畫畫用的是大腦創作的部分。畫畫累了,就繼續去背政治;坐累了,就站起來跑兩圈,跑得出汗了就繼續學習。

他每天讓自己的學習不那麼單調,生活不那麼無聊,雖然考研的日子任務很重,但是他每天都樂在其中。

可汗學院的老師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表示:一個成人的專注力差不多隻能保持15分鐘。

如果我們強迫自己的話,時間會變得長一些。但是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去換個腦子,繼續發揮生產力,這樣,堅持下去就沒那麼難了。

很多人在長跑的時候沒有堅持下去,是因為我們的腦子裡面只有自己的腳步,那一步步重複的步伐無聊且沉重,不久就會崩潰。


能夠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堅持下來的人,都是不僅把目光放在目標上,還瀏覽著沿途所有的風景。

所謂休息,並不是睡大覺,而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添加一些料,變得不一樣,變得更加多彩一些。


會休息,高效人士的必經之路


在剛當老師的時候,我覺得很新鮮,每天遇到不同的學生,講的課每天都不一樣,去的地點也換來換去。

可是時間久了,不願意備新課,講的內容一樣;學生即使不一樣,但反應相同;地點就那麼幾個。

於是,我開始覺得生活特別無聊、枯燥,每天都覺得很累,上完課只想回家睡覺。那段時間,我覺得時間就像上了發條,無奈、無聊且無情。每天雖然忙碌,但是不開心。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個導演系的朋友,他教我寫劇本,推薦了一些作品讓我去閱讀、去學習。

後來我考上了青年導演培植計劃,成立了自己的“龍影部落”工作室,寫的文章也開始被很多人閱讀。

原來我喜歡一天上夠十個小時課,然後用剩下的時間睡覺;現在,我減少了很多上課量,而換了一個腦子去寫雜文、寫劇本,看書、旅遊。

總會有人問我:“你怎麼會有那麼多時間,又寫書又上課又拍電影,還充電看書,這麼忙,還休息嗎?”其實,休息這事很簡單,換個腦子而已。

上課是體力活,上完後,也該動動腦子了;腦子動累了,看看書休息一下;眼睛難受了,聽聽音樂;坐久了,跑跑步。休息不代表一定要睡覺,其實只是換個腦子去工作。


會休息,高效人士的必經之路


就像一個天天在家睡覺的人,

永遠不知道在跑步機上的人,

也有另一種幸福。


跑著的人,

一直覺得世界是動著的,

正能量和安全感差不多,

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那些每天都精力充沛、動力滿滿的人,不是他們天生和別人不一樣,只是因為他們一直用一顆求知和求新的心去活著。

換一種方法看待世界,給自己多一點放鬆的方式,也許,能讓你找到一種新的活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