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塘鎮:第一書記挺身而出,衝在戰“疫”一線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就應該衝鋒在前。我鄭重申請,自願加入抗擊疫情最前線--高塘鎮澗峪村黃村、華臺子組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此次請命無關榮譽、不計得失、義無反顧。”這是高塘鎮寺前村第一書記郭鑫的請戰書。在得知高塘鎮嶺南兩組由於路途遙遠,深居大山,防控防疫工作比較薄弱,郭鑫同志第一時間找到鎮領導,寫下請戰書,在徵得同意後,他收拾好被褥等生活用品,驅車前往黃村、華臺子組。

高塘鎮:第一書記挺身而出,衝在戰“疫”一線

赴前線,勇擔當,善做善為

黃村、華臺子村民組位於高塘鎮秦嶺南麓,是高塘鎮秦嶺南麓兩個村民組,分別距高塘鎮政府駐地約95公里、70公里,兩組共142戶,581人,耕地面積446餘畝,林地面積7359畝。近年來,廣大村民因地制宜,積極發展種植業和幹雜果生產,實施勞務輸出,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該兩組位置偏僻,出行、溝通聯繫均不便,疫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形勢。

由於疫情期間,各處設卡封路管理嚴格,他行駛160多公里到達洛南縣高速出口後被攔截遣返,無奈他又返回距離高塘鎮100多公里的灞源鎮高速出口,沒想到出口竟然全封閉。他只能將車等人開回後,又徒步6公里經過灞源鎮4個卡口到達洛源鎮農林村卡口。卡口在兩山之間,下山風在耳邊呼嘯而過,他只穿了身上的衣服,也沒帶多餘衣服,冷風直往衣服裡面灌,但並沒有阻擋他前行的步伐。在和農林卡口工作人員溝通之後,他們派車途徑4個卡口才送郭鑫到川口村關卡,在徒步1公里後,黃村幹部黃彥軍同志終於接他回到村。

高塘鎮:第一書記挺身而出,衝在戰“疫”一線

強宣傳,嚴排查,積極防控

到村安排好簡單的住處,瞭解基本情況後,他就迅速投入到了工作當中。由於位置偏遠、信息閉塞,村上不少村民不知疫情嚴重。村民不帶口罩,串門聚集情況還是存在,看到這一現象,郭鑫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立即走街串巷沿路宣傳,登門入戶反覆勸說,挨家挨戶向村民們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宣傳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最新政策。有的村民缺乏基本健康常識,不以為然地說:“我們家人這輩子都沒到過湖北,哪裡來的病毒?”他耐下性子,向村民們一遍又一遍解釋病毒傳播的原理。在他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勸說之下,村民們紛紛取消了串門聚集,黃村、花臺子組的這個春節異常寧靜,卻充滿了平安的祥和。

“郭書記,這大過年的,都說不出門,你每天還入戶排查不怕有被感染的風險?”面對村民們的關心,郭鑫堅定地說:“作為第一書記,守護好你們每一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就是我在這場疫情戰役中最大的任務。”郭鑫通過認真摸排,共排查出黃村、華臺子兩組西安返鄉人員共19人,重慶、深圳、韓城、上海、杭州及山西、湖北等地各返鄉1人。根據人員返鄉時間,逐戶做好隔離工作,每天他和村醫去家裡測量體溫、做好消殺並詢問情況。

抗疫情,保春耕,雙戰齊開

當下,春耕備耕工作迫在眉睫。為保障春耕生產工作正常進行,郭鑫及時組織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引導群眾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及時投入春耕生產。“黃村、花臺子組傳統種植作物主要是土豆、玉米,現在地裡雜草較多,村民正在整理土地,到清明前後開始種洋芋。由於村上野豬太多,經常糟蹋土地,洋芋收成也不好,我這幾天走訪村民都在詢問動員群眾種植丹參的意向,希望為村上尋找更多的致富增收渠道,也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郭鑫說道。

郭鑫面對疫情逆行而上,衝鋒在前,以紮實的工作成效努力守護著一方群眾的健康安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堅信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能夠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