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 保險機構獲准參與國債期貨市場

商業銀行 保險機構獲准參與國債期貨市場

外匯天眼APP訊 : 證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日前發佈聯合公告,允許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分批推進參與中金所國債期貨交易。第一批試點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業內人士認為,商業銀行、保險機構是債券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其參與國債期貨市場有助於滿足機構的利率風險管理需求、增強經營穩健性,進一步提升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同時,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將推進國債期現貨市場協調發展,豐富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促進國債期貨功能發揮。

“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市場能夠有效提升商業銀行自身利率風險管理能力和資產負債管理水平。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利用國債期貨對債券進行風險管理,平抑利率波動帶來的市場估值損益變化,豐富市場風險管理的工具,從而切實提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國債期貨更好地進行資產負債主動管理,可以迅速改變組合久期,以更低的流動性成本精準實現資產負債管理目標。”交通銀行金融市場業務中心總裁喬宏軍表示。

在中國銀行總行全球市場部總經理王衛東看來,對國債期貨市場而言,商業銀行的入市無疑將豐富投資者群體,從而增加市場深度、增強市場流動性,並進一步完善價格發現機制,提升市場定價的有效性。

據瞭解,國債期貨可以為商業銀行引入期現套利、跨期套利等新的跨市場投資交易模式。同時,商業銀行通過跨市交易,積極參與國債交割,可以有效盤活存量債券資產,提升債券流動性,對債券市場的長遠發展形成良性助推作用。

“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交易者的廣泛參與有助於形成更為連續、公允的國債期貨價格,從而可使衍生產品充分發揮價格發現的職能,既能對部分缺乏流動性的現券提供價格參考,也有助於進一步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 喬宏軍還表示,通過參與國債期貨市場,商業銀行在自身積累衍生產品業務經驗、打好走向國際金融市場基礎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對接境外客戶群的服務體系,為境外客戶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資產風險管理工具,以更全面的客戶服務能力迎接境內外競爭對手的挑戰,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也是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選擇。

“對銀行自身而言,參與國債期貨市場,有效豐富了商業銀行自身管理利率風險的工具箱,也有助於銀行盤活自身持有的大量國債現貨,提升投資管理效率。”王衛東認為,商業銀行進入國債期貨市場,既是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重要環節,也將為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創造更好的環境。

中金所有關負責人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下一步將深入踐行“四個敬畏、一個合力”的監管理念,認真落實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的工作部署,紮實推進交易所規則修訂、業務辦理、技術系統建設、投資者教育等配套工作,密切關注市場運行情況,做好風險防控,保障國債期貨市場平穩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