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業戰“疫”顯擔當“走馬上任”復工復產“先行官”

本報見習記者 昌校宇

交通不暢,百業難興。交通暢達,百業興旺。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各行各業正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但員工返崗、原料採購、物資生產、產品銷售等卻成戰“疫”復工中的難題。交通運輸業“走馬上任”復工復產“先行官”,積極推動復工復產,維護正常社會經濟秩序。

“百世快遞在得到復工審批後,快速組織人手加快恢復產能。對於因各種問題無法準時返崗的員工,當地政府和百世快遞聯手,通過包車的方式批量接回外地符合復工條件的員工。”百世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月23日下午,百世快遞就有一輛包車從上海市啟程到河南省周口市接員工,預計2月24日中午返程。接下來,百世集團將持續助力恢復生產,保障消費暢通。

多家民航企業除了逐漸恢復航班外,還按照監管部門關於復產復工的相關要求推出了“定製包機”業務,解決大家返崗難題。“2月21日,東航首班定製復工復產包機航班完成飛行。142名來自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義龍新區的務工人員,乘坐該航班順利回到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的9家制造企業。”東航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交通運輸各領域的積極行動與政策引導密不可分。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指出,復工復產,交通運輸是“先行官”,必須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2月22日,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交通運輸企業和交通投資項目的復工復產復運正在有序推進。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採取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嚴格的復工復產崗位責任制,切實當好復工復產“先行官”,做到防疫復產兩不誤。

“先行官”一詞被多次提及不無道理。滿幫集團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總監孔慶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交通運輸是保證和支撐生產生活運轉的基礎性、先行性行業。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糧草先行’需要完善的交通設施和高效的運輸服務。也就是說,只有交通運輸快速開動起來、效率起來、暢通起來,才能源源不斷地為社會經濟做好物資和人員流通的保障,也能更好支撐各行各業復工復產。”

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交通運輸能將各地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是保障經濟社會各項活動正常運行的先決條件。依託於交通運輸,人流、物流、資金流得以充分打通,能夠有效促進各地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帶動區域相關產業的發展,並加快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進程。

付一夫認為,就目前情況來看,交通運輸除了有促進經濟恢復方面的作用外,還是保障各類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供應的“生命線”;而除了打通跨地區的“大動脈”之外,暢通城市中的“微循環”同樣重要,尤其是在滿足城市物流與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保證“最先一公里”與“最後一公里”的銜接到位等方面意義重大。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交通運輸部前期調查的11854家公路水路運輸企業目前已經復工3550家,復工率約為30%,平均人員返崗率將近50%。鐵路、民航運輸網絡正常運行,快遞業穩步恢復,中國郵政、順豐和京東基本全部復工,其他的主要快遞企業整體的復工率也達到6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