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现身说法——考研一定要避开的那些“坑”


出于某些原因,我在大四毕业的那个月份选择了考研。之前大三并没有选择去考研,因此我是往届生考研也是第一次考研。


第一次考研,在这场考研路上走了很多弯路,写出来希望大家能看到并且避开这些弯路。同时也是写给我自己的一封警告信,如果需要二战,拿这一篇自己的过往警示自己足矣。


作为考研人,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每个人品尝到的滋味各不相同,无论滋味如何,那都是自己切切实实体验到的,不是别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也不是新闻里冰冷的数字,更不是无关痛痒的微博热搜,那是自己真切的人生,鲜活的记忆,可能改变一生的拼搏与梦想!

过来人现身说法——考研一定要避开的那些“坑”


从考研结束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两个月,每每回想起考研,内心除了焦虑就是满满的充实感。


这一路以来的颠簸与成长让我意识到,考研是一个人的修行但是也需要周遭的帮助,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考研er。


下面是我自己掉进去的一些坑,经验没有百分之百的可照搬性,选择你认为可能会掉进去的坑,看看就行,但是我是真的希望大家能够看完,并且少走一些弯路。


>>>>

NO.1 一定不要在家准备考研


在家里准备考研除了不用担心吃和住,我觉得其它的好处很少,总而言之弊大于利。除非你有个特别支持你的父母,恰好父母可以帮你屏蔽很多的来自七大姑八大姨和那些所谓“亲戚”的干扰和询问。


在考研期间,最需要的就是纯粹的学习环境和专注,在家里备考的话,这两样都没有或者说很容易丧失。如果真的不可避免在家里复习的话,建议从网上买一个降噪耳机,考研的几个月来,降噪耳机帮了我大忙,全靠这个耳机帮我屏蔽外界干扰,保持专注。


在备考期间,家人不怎么支持,不过我非常感谢我的一位朋友。她会给我提建议或者难过的时候找她,她会很体贴的安慰我。她给我提的一个建议就是专注的看书,因为她特别容易在看书的时候发呆,走神导致了复习有时间却没效率,这是她没有成功的原因。


大部分人考上研究生的原因是相似的,但考不上却有考不上的诸多原因。到底什么样的努力才够,我觉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要在学习的时候专注。


因此,再重复一句:不要在家复习,一方面是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是缺乏专注的集中。毕竟家总是给人放松温暖休息的感觉,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充满不学习的诱惑。想想我们平时放假在家带了一大堆的书,最后也不会翻开看几页就是这个原因。


>>>>

NO.2 找一个可以诉说的研友或朋友


在1中我提到的朋友,虽然在我备考期间,我们联系不多,但每次心情特别压抑的时候,给她发消息,她总会秒回我,而且会告诉我无论如何一定不能放弃。是她不耐其烦的开导我,是她苦口婆心的告诫我,每次和她说完内心都会放弃那个一直否定自我,认为自己不行的恶魔。


即使这次结果不如愿,我依然感动于她不遗余力的帮助,以及设身处地的关怀。但是我如果要二战的话一定会找一位研友,也是因为自制力不够,考研最后几天放松了下来,那几天完全忽视了专业课,导致专业课考的一塌糊涂。现在回过头再看,真想扇自己两耳光,如果当时找一个同专业的研友和自己一起相互督促多好。


本来我不是一个消极悲观的人,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好多次感觉无形的压力顶着的时候,就在夜间偷偷的落泪,结果第二天又因为哭泣睡眠不好影响复习。


不敢和父母说是因为父母本来就不支持我考,每次想和他们张嘴说自己的压力的时候,他们反倒有一大堆事情找我抱怨。慢慢的我就学着自我消化,消化不掉就躲在被窝哭泣,实在不行才去找我朋友,因为她在上班工作,也有很多要操心的事情,所以不想为她增添烦恼。


找一个研友可以分享喜悦和难过,毕竟同一处境下的人们,同理心会更强一些,不会像父母一样不明白。还可以监督着我们,毕竟每个人都会有偷懒放松的时候。


>>>>

NO.3 不要沉迷于找资料


在备考的过程中,如果看到别人有这些资料,自己没有就会心急如焚,感觉少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而当我千辛万苦地找到这些资料的 时候,我又不愿意去看了,有时不是不愿意去看,而是太多不知道看哪一个了。


百度网盘中存了很多的资料,尤其到后期政治押题,还有英语作文押题,反正就是各种专业课押题,存了一大堆。考完试就把自己臭骂了一顿,你要这些资料有何用,倒不如认真的把专业书多看两遍,把肖四多背几遍,英语作文自己多写几篇。


我们潜意识中会认为资料越多越好,但是没有考虑自己的时间问题。找资料一方面造成分心,更一方面资料多了会打乱自己的计划,总体而言就是浪费了时间。


考研时间真的很紧张,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考研时间有好几个月,有的甚至备考一年或以上。但是大家扪心自问,每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你真的花了多少时间在看书上面。


而且复习不是说看了就行,还要理解背诵,一轮又一轮,时间真的真的不够。我不否认有那种三个月可以考上北大清华,但是别人的自律你能比吗?作为普通人,普通的学生,我认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最重要,这也是我对自己的忠告。


>>>>

NO.4 模考真的很重要


时间不够用,加之非常紧张,这是我在考场上遇到的问题。当我静下心来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认为这是我平时缺少模考造成的结果。预想自己考试的时候会遇到的问题,这些事情我都没有做,因为缺乏了严格的模考。


当时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原因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自己认为这太浪费时间了。但当我上了考场,我才明白我这是因小失大。


按理来说,能够参加研究生考试,之前也经历过无数的考试,最重要的就是中考和高考。想想我们中考和高考的时候,班主任和学校经常会组织一场又一场大型的考试。就是因为那些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使得我们习惯了考场的感觉,我们才不会在考场上紧张。


而到了考研,我们反而忘记了模考的重要性,一味追求对知识点的掌握,反倒忽视考场整个大环境对我们大脑的压力和抑制。这也是我最懊悔的事情,并且直接导致了我政治和英语的做题时间不够用。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非常重视模考!!!


>>>>

NO.5 走出不良情绪


所谓走出不来情绪,其实就是心态要放好。考研人都知道,备考期间情绪容易崩,而且是特别容易崩,任何一件小事情都能放大,内心敏感脆弱。


为什么我要放在最后写这条,因为它贯穿了我们整个考研阶段,直至考试结束,可谓是异常重要。在第2条中我也有说到自己情绪不对,即使我一直告诉自己心态放稳,不要胡思乱想。但是我还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就像正常的情绪陷在沼泽地,没有人拉一把就无法走出。


我在第3条说到查找资料浪费时间,但其实最浪费时间的形式,是不良情绪导致的一上午或一下午看不进去书,到后期的时候对复习的压力更大从而这种情绪更甚。


因此,烦闷的时候一定要找人诉说,与人吵架就一定要解决,不解决的话会很影响学习效率,总之心里别闷着气。


而考试的时候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觉得自己考得不好,其实不是你考的不好而是你紧张的情绪转移到你认为做的不好的地方,脑海全是那些不会的题目。因此考完一门,千万别搜答案,别看微博,考一门丢一门。

过来人现身说法——考研一定要避开的那些“坑”


写在最后——


我一直放在了桌前的一句话,是我整个考研期间的内心写照,同时这句话也陪伴了我整个高中,送给大家共勉: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无论结果如何,你要相信你还是那个始终追求美好,不甘平凡,努力且普通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