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現身說法——考研一定要避開的那些“坑”


出於某些原因,我在大四畢業的那個月份選擇了考研。之前大三並沒有選擇去考研,因此我是往屆生考研也是第一次考研。


第一次考研,在這場考研路上走了很多彎路,寫出來希望大家能看到並且避開這些彎路。同時也是寫給我自己的一封警告信,如果需要二戰,拿這一篇自己的過往警示自己足矣。


作為考研人,這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個人品嚐到的滋味各不相同,無論滋味如何,那都是自己切切實實體驗到的,不是別人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也不是新聞裡冰冷的數字,更不是無關痛癢的微博熱搜,那是自己真切的人生,鮮活的記憶,可能改變一生的拼搏與夢想!

過來人現身說法——考研一定要避開的那些“坑”


從考研結束到現在已經過去快兩個月,每每回想起考研,內心除了焦慮就是滿滿的充實感。


這一路以來的顛簸與成長讓我意識到,考研是一個人的修行但是也需要周遭的幫助,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考研er。


下面是我自己掉進去的一些坑,經驗沒有百分之百的可照搬性,選擇你認為可能會掉進去的坑,看看就行,但是我是真的希望大家能夠看完,並且少走一些彎路。


>>>>

NO.1 一定不要在家準備考研


在家裡準備考研除了不用擔心吃和住,我覺得其它的好處很少,總而言之弊大於利。除非你有個特別支持你的父母,恰好父母可以幫你屏蔽很多的來自七大姑八大姨和那些所謂“親戚”的干擾和詢問。


在考研期間,最需要的就是純粹的學習環境和專注,在家裡備考的話,這兩樣都沒有或者說很容易喪失。如果真的不可避免在家裡複習的話,建議從網上買一個降噪耳機,考研的幾個月來,降噪耳機幫了我大忙,全靠這個耳機幫我屏蔽外界干擾,保持專注。


在備考期間,家人不怎麼支持,不過我非常感謝我的一位朋友。她會給我提建議或者難過的時候找她,她會很體貼的安慰我。她給我提的一個建議就是專注的看書,因為她特別容易在看書的時候發呆,走神導致了複習有時間卻沒效率,這是她沒有成功的原因。


大部分人考上研究生的原因是相似的,但考不上卻有考不上的諸多原因。到底什麼樣的努力才夠,我覺得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要在學習的時候專注。


因此,再重複一句:不要在家複習,一方面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是缺乏專注的集中。畢竟家總是給人放鬆溫暖休息的感覺,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充滿不學習的誘惑。想想我們平時放假在家帶了一大堆的書,最後也不會翻開看幾頁就是這個原因。


>>>>

NO.2 找一個可以訴說的研友或朋友


在1中我提到的朋友,雖然在我備考期間,我們聯繫不多,但每次心情特別壓抑的時候,給她發消息,她總會秒回我,而且會告訴我無論如何一定不能放棄。是她不耐其煩的開導我,是她苦口婆心的告誡我,每次和她說完內心都會放棄那個一直否定自我,認為自己不行的惡魔。


即使這次結果不如願,我依然感動於她不遺餘力的幫助,以及設身處地的關懷。但是我如果要二戰的話一定會找一位研友,也是因為自制力不夠,考研最後幾天放鬆了下來,那幾天完全忽視了專業課,導致專業課考的一塌糊塗。現在回過頭再看,真想扇自己兩耳光,如果當時找一個同專業的研友和自己一起相互督促多好。


本來我不是一個消極悲觀的人,但是在考研的時候,好多次感覺無形的壓力頂著的時候,就在夜間偷偷的落淚,結果第二天又因為哭泣睡眠不好影響複習。


不敢和父母說是因為父母本來就不支持我考,每次想和他們張嘴說自己的壓力的時候,他們反倒有一大堆事情找我抱怨。慢慢的我就學著自我消化,消化不掉就躲在被窩哭泣,實在不行才去找我朋友,因為她在上班工作,也有很多要操心的事情,所以不想為她增添煩惱。


找一個研友可以分享喜悅和難過,畢竟同一處境下的人們,同理心會更強一些,不會像父母一樣不明白。還可以監督著我們,畢竟每個人都會有偷懶放鬆的時候。


>>>>

NO.3 不要沉迷於找資料


在備考的過程中,如果看到別人有這些資料,自己沒有就會心急如焚,感覺少了什麼很重要的事情。而當我千辛萬苦地找到這些資料的 時候,我又不願意去看了,有時不是不願意去看,而是太多不知道看哪一個了。


百度網盤中存了很多的資料,尤其到後期政治押題,還有英語作文押題,反正就是各種專業課押題,存了一大堆。考完試就把自己臭罵了一頓,你要這些資料有何用,倒不如認真的把專業書多看兩遍,把肖四多背幾遍,英語作文自己多寫幾篇。


我們潛意識中會認為資料越多越好,但是沒有考慮自己的時間問題。找資料一方面造成分心,更一方面資料多了會打亂自己的計劃,總體而言就是浪費了時間。


考研時間真的很緊張,雖然大多數人都覺得考研時間有好幾個月,有的甚至備考一年或以上。但是大家捫心自問,每天24小時除了吃飯睡覺你真的花了多少時間在看書上面。


而且複習不是說看了就行,還要理解背誦,一輪又一輪,時間真的真的不夠。我不否認有那種三個月可以考上北大清華,但是別人的自律你能比嗎?作為普通人,普通的學生,我認為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步最重要,這也是我對自己的忠告。


>>>>

NO.4 模考真的很重要


時間不夠用,加之非常緊張,這是我在考場上遇到的問題。當我靜下心來痛定思痛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認為這是我平時缺少模考造成的結果。預想自己考試的時候會遇到的問題,這些事情我都沒有做,因為缺乏了嚴格的模考。


當時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原因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的自己認為這太浪費時間了。但當我上了考場,我才明白我這是因小失大。


按理來說,能夠參加研究生考試,之前也經歷過無數的考試,最重要的就是中考和高考。想想我們中考和高考的時候,班主任和學校經常會組織一場又一場大型的考試。就是因為那些一場又一場的考試,使得我們習慣了考場的感覺,我們才不會在考場上緊張。


而到了考研,我們反而忘記了模考的重要性,一味追求對知識點的掌握,反倒忽視考場整個大環境對我們大腦的壓力和抑制。這也是我最懊悔的事情,並且直接導致了我政治和英語的做題時間不夠用。如果再來一次,我一定非常重視模考!!!


>>>>

NO.5 走出不良情緒


所謂走出不來情緒,其實就是心態要放好。考研人都知道,備考期間情緒容易崩,而且是特別容易崩,任何一件小事情都能放大,內心敏感脆弱。


為什麼我要放在最後寫這條,因為它貫穿了我們整個考研階段,直至考試結束,可謂是異常重要。在第2條中我也有說到自己情緒不對,即使我一直告訴自己心態放穩,不要胡思亂想。但是我還是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裡,就像正常的情緒陷在沼澤地,沒有人拉一把就無法走出。


我在第3條說到查找資料浪費時間,但其實最浪費時間的形式,是不良情緒導致的一上午或一下午看不進去書,到後期的時候對複習的壓力更大從而這種情緒更甚。


因此,煩悶的時候一定要找人訴說,與人吵架就一定要解決,不解決的話會很影響學習效率,總之心裡別悶著氣。


而考試的時候最大的心理問題就是覺得自己考得不好,其實不是你考的不好而是你緊張的情緒轉移到你認為做的不好的地方,腦海全是那些不會的題目。因此考完一門,千萬別搜答案,別看微博,考一門丟一門。

過來人現身說法——考研一定要避開的那些“坑”


寫在最後——


我一直放在了桌前的一句話,是我整個考研期間的內心寫照,同時這句話也陪伴了我整個高中,送給大家共勉: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麼糟。


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無論結果如何,你要相信你還是那個始終追求美好,不甘平凡,努力且普通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