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開發者:2100萬枚供應上限是一種“宗教式”信仰,我們或實施通脹硬分叉

據Trustnodes 2月24日報道,比特幣1MB區塊的主要倡導者彼得•託德(Peter Todd)稱,比特幣2100萬枚的供應上限“實際上只是一種‘宗教式’的信仰”。

比特币开发者:2100万枚供应上限是一种“宗教式”信仰,我们或实施通胀硬分叉

他說道:

“比特幣2100萬枚的供應上限實際上只是一種‘宗教式的’信仰,任何有經濟頭腦的人都知道,我們的通脹率確實很高,但這樣也不錯,0%和0.5%之間的差別就像聽起來那樣微不足道。

我們有理由認為比特幣交易費‘市場’可能會發展。但這還遠遠不能確定,把比特幣的未來押在這上面肯定是有風險的,特別是即使我們的交易費真的有‘市場’,‘僅收了交易費才挖礦’的博弈論充其量也是未經過檢驗的。”

你可能知道,比比特幣交易費“市場”是彼得•託德首先公開宣傳的一個想法,他認為區塊大小應該很小,保持在1MB最適宜,這樣用戶就不得不支付給礦工更多的交易費。他還認為一筆交易最多包含1000美元或10000美元。

2015年至2017年期間,加密社區就這一問題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公開辯論。總結起來:反對託德一方認為,較少的交易和費用更高的交易對支付礦工獎勵更有優勢;而另一方則認為,更多收費較低的交易更有意義。

託德的一方贏得了“吃蛋糕和擁有蛋糕”的承諾,閃電網絡(Lightning Network)將承擔這些小額費用交易,而大的費用交易留給比特幣區塊鏈。

目前閃電網絡已經運行了兩年,所有人都得出結論稱這不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包括Blockstream研究員、閃電網絡論文的合著者克里斯蒂安•德克爾(Christian Decker)也持這樣的觀點。他在論文中表示:

“對比特幣閃電網絡彈性的進一步檢查表明,刪除中心節點會導致網絡崩潰成許多組件,這一證據表明,這個網絡可能會成為所謂的分裂攻擊(split attacks)的目標。”

託德指的不是閃電網絡,他甚至忽略了反對增加區塊大小的一個主要論點是硬分叉所面臨的風險。相反,他表示“如果真的有必要,‘我們’可以在以後針對通脹實施硬分叉”,但他沒有說明“我們”到底指誰。

不過,Blockstream的一名員工轉發了他的這一聲明。這已經不是託德第一次提出關於比特幣通脹的提議,去年他就曾暗示他可能會進行長達數年的宣傳活動,以取消比特幣2100萬枚的供應上限。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是因為他與銀行簽了約且正為銀行提供諮詢,然後不再從事比特幣開發工作了嗎?這一點目前還不太清楚。但對比特幣持有者來說,增加比特幣容量將是一個更容易被接受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像這位“銀行員工”所建議的那樣讓他們持有的比特幣貶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