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你有感覺自己的生活每天都在循環播放嗎?


起床>上班>吃飯>下班>睡覺,甚至都不用思考,就知道明天是怎麼度過的。

我有。


畢業一年,我時常在工作中感受到這種機械感,並且工作越久,就越強烈。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身邊畢業後直接工作的同學大多不順。

畢業前大家覺得自己有無限可能,畢業後發現一身勁根本使不上。


學日語的同學進了日企,結果工作內容是校對物流表格,還是中文的;

銀行的朋友最近也十點下班,加班內容是跟領導排練國慶晚會;

想做銷售的同學應聘了電話銷售。結果每天打十幾個小時電話,同樣的話重複上百遍,有時說著說著睡著了,但嘴裡還在吐字。


剛畢業時總有種幻覺:覺得努力往前跑就是追求夢想。但跑近看會錯愕,夢想跟自己想象中可不太一樣。


雖然每個年輕人心裡明白,工作要從這些基礎開始做起。

但對未來閃閃發光的幻想一下被打回現實,還是會不甘,「這和我想象中也差太多了吧」。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但工作並不會因為你要做的內容基礎重複,就輕鬆許多。


我第一份工作也是新媒體,剛上班時,我第一次見識到如此快的工作節奏。

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凌晨三四點還要對接廣告方向。

雖然經常給自己打雞血「不累不累,自己喜歡」。

但還會在坐地鐵時打開電腦時陷入自我懷疑,「怎麼永遠都有做不完的活」?


每天一起床,信息從手機裡烏泱烏泱往出湧,等回覆完,這一天又結束了。

同事跟我開玩笑說自己是文字乳牛,出地鐵上電梯就是上流水線,生產完物料後,坐最晚班地鐵輸送回家,日復一日。

話不中聽,但確實是我生活的常態。


幾乎每個剛畢業的年輕人都會陷入這種落差。


我有個最近的學妹去互聯網做運營,剛入職倆月心態就崩了。

不是說好早10晚7,為啥第一天上班就加班到一點?

不是說項目結束就不累了,怎麼永遠都有新項目?

跟她見面時整個人特別憔悴,感覺快被工作折斷了。

現在她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搶各個醫院的號,看腸胃,做心理諮詢,最近熬夜太狠用眼過度,又得了麥粒腫。

但她說即便搶到號,也不一定有時間去看病。


工作後,人生像上了發條,一刻也不能停歇。

日曆每天都在翻新的一頁,但你總覺得生活好像靜止了。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問大家畢業一年的感受,提到最多的兩個字是,心累。

在職場齒輪的機械式傾軋下,整個人也會不可避免地陷入內耗。


我之前很喜歡通過日記反思自己。現在發現,除了工作生活已經沒啥新鮮事了。

之前喜歡拍些花花草草。現在相冊裡除了回覆客戶的表情包就是文章配圖。


身體裡好像有一部分能量在消失。

它可能是對生活的敏感,好奇心,以及努力朝前衝的心勁。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朋友在一家視頻工作室,她頭頂有個紅底白字條幅——「要不交創意,要不交屍體」。

主管最愛跟她強調五個字:把力氣花透。

但力氣從哪來?

她說看書需要時間,洞察生活需要時間,換個心情也需要時間。

但恨不得讓你24小時永動的工作卻從沒回答過這個問題。


是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嗎?

也不是。

但工作後你會發現,除了能力上的進步和成就感,很難感受到生活在向前推進。

而另一個殘酷現實是,高光時刻只是曇花一現,挫折和焦慮才是工作的常態。


上班前倆月我只做了一件事:找資料。

後來好不容易有個選題交到我手上。

本來是個特別令人興奮的事對吧。但初稿一下被打回來改了六七遍,最後帶我的前輩嫌對接麻煩,直接自己上手改了。

那天我特別焦慮,回家找了好多講寫稿方法的書,窩在被窩補課。

前輩幫我支招,安慰我別急。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但能不著急嗎?

發現自己在工作上止步不前是件挺熬人的事,尤其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

每天盯著屏幕寫了刪,刪了再把寫的加回來,光標一閃一閃就像在笑我,咋還寫不出來啊?

當能力趕不上需求時,整個人會產生強烈的消耗感。


後來我已經懶得去想逆襲,成功,意義這些令我糟心的詞。

「乾脆把工作就當成工作算了」。

白天,10點到公司,中午吃飯,下午去兩次廁所,其餘時間在工位寫稿。

晚上,躺床上看劇,甚至下載了以前被我唾棄的某音,想通過短暫的奶頭樂麻痺自己。

日復一日。


但很奇怪,我變得更不快樂了。

每天放下手機準備睡覺時,心裡總空落落的,「怎麼又週四了,怎麼一週又快過完了」。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那陣子我去知乎搜,畢業後感覺每天活得都很機械怎麼辦?

得到第一條回覆是:人生本來就很平凡。


一想到這種職業枯竭感可能會伴隨一輩子,我更絕望了。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這種機械感不會突然一拳把人打倒,而一點一點把你心勁消耗掉。

隔一段時間定睛回頭看時,才發現自己已經錯過了很遠的路。


最近,公司來了兩個97年的小同事。

開選題會時,辦公室的空氣都不在一個平流層。

他們天馬行空,說自己的東西時眼裡閃閃發光。

哪怕有些想法得並不細緻,但你依然會被他們眼神裡透露出來的熱情打動。


那種一不做二不休的莽勁彷彿在我耳邊敲鐘:畢業一年,你身上的篤定都去哪了?


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的樣子。

大家報選題時我總是第一個舉手:「我能跟你一起嗎?我覺得你這個特別有意思!」

有點學生氣,但每天走出大廈時整個人鬥志昂揚,一丁點進步就是天大的喜悅。

而現在下班,跟著人流走進地鐵,腦子裡會蹦出一個念頭:

「像我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可能扔在人堆都找不回來」。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我到底是什麼時候向這種消耗感投降的呢?


我拿這個問題去問一個工作5年的前輩,她跟我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洞察:

公司每個員工都有一個積極性曲線,一般入職前倆月熱情特別高漲,越往後,上升越緩慢。

半年是一個大坎,尤其95後,如果他覺得在這家公司沒成長,會很快離開。


然後她停頓了一下。

但大多數人口中的「沒成長」,其實是因為往上爬太苦了,就算了。


她之前在一家國企,部門鬆散,公司5:05就鎖門,打電話必須用座機,想加班都沒機會。

剛開始還挺開心,後來這種安全感讓她發慌。

「有好幾個月我在工作上都遇不到一點問題,哪怕小問題,新問題,一個都沒有。

但沒有問題,不就是最大的問題嗎?

感到疲倦,消耗,說明你進入了一個瓶頸。

遇到坎,說明你還有問題,還能往上走,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前幾天有個知乎提問,#奔三的90後,你們現在都是什麼狀態#?

底下有個回答令我印象特別深刻——保持憤怒,晚點投降。

當我們感覺到生活在消耗時,它一定有一個啟動開關。

可能連續幾個月業績都是末位,提不起勁頭;

熬了幾個大夜趕項目,生活節奏一下被打亂;

發現自己跟「成為很厲害的人」還差很遠,心裡塞滿落差感。


這些大大小小的挫敗不會讓我們感覺人生一下沒戲了。

但會一點一點動搖你對未來的雄心,讓眼裡的光芒一點點消失。

我破罐子破摔的那段日子,過得挺混沌的。

可後來我發現,如果不正視剛步入社會的迷茫和掙扎,這個坎永遠過不去。

於是我把我心裡真正的感受寫出來,沒想到收到好多讀者的鼓勵。

「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得到力量了」,看到這些評論時,我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

價值感

那是我入職來數據最好的一篇,也是我入職來最開心的一天。

成長都是悄無聲息發生的,只是身處低谷時我們不相信,自己還可以。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最近幾個月,做銷售的同學業績都是第一,他終於鼓起勇氣跟主管申請了轉崗。

現在他開始慶幸,這段電話銷售的經歷,讓他應對客戶時更機靈,更遊刃有餘。

做運營的學妹也通過了試用期考核,她成了組裡唯一留下來的新人。

她跟我說:「累,可能以後會更累,但我感覺這三個月比我大學四年成長得還要多!」


晚點投降,或許就是keep fuck。

即便你知道未來關卡重重,但仍有去征服這一切的野心和勇氣。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告訴你在困難來臨時,打腫臉充胖子死扛。


而是想給你提個醒。

人生這場遊戲,你可能開局不利,想重玩一遍,但卻發現無法返回了。

可那又怎樣呢?

你還有大把機會可以在接下來打出個漂亮的成績。

畢竟遊戲還沒結束,不是嗎?


畢業一年,難過的時候可能比你大學四年還要多。

但這一年絕對不會白費。

我想跟你分享兩個不起眼的小事。


我之前偶然採訪過一個重慶讀者,他說自己的夢想是開家小麵館。

今年麵館開業了,那天他特別興奮跑來告訴我,還給我寄了兩瓶他自己炒的辣椒油。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還有去年做裁員選題,讀者拿到offer後會過來跟我分享:

「我今天找到工作了噢」!

從低谷到開闊,我有幸短暫地見證了他們人生中很重要的瞬間。


我把這些寶貴的時刻放在我襯衫口袋的位置。

在一個負反饋接著一個負反饋的時候,就把它們拿出來看看。

提醒自己,不要丟掉最珍貴的東西。


我知道你也厭倦了機械的生活


你一定也有自己很想堅持的事吧。

你一定也不願意這麼快就投降吧。


我有一首很喜歡的歌,裡面是這樣唱的:

沒有人非贏不可,所以又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你該勇敢放手一搏,該轟轟烈烈一場。


過去一直去,未來一直來。

我們有幸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有幸相聚在這裡。

這已足夠令人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