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带火的“网络用语”还挺多,论语言还是宁浩厉害

2006年,一部小成本电影横空出世,赚足了大家的眼球和票房,在得到广大影迷的认可后,还收获了相当于总投资额十倍以上的票房收入,可以说

《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它让亿万中国观众看后,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这部拍摄期仅45天,靠300万港币的投资,却在上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票房收获1500万元,算是开创了近年来我国国产故事片小制作大收入的先河。

《疯狂的石头》带火的“网络用语”还挺多,论语言还是宁浩厉害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一群没啥名气的演员,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几个小人物围绕一块石头所发生的故事,影片无论是情节设计、时空颠倒手法的运用,还是视角选择,语言结构,都给观众留下了惊喜,特别是影片中语言特色和其黑色幽默的风格为电影增色不少。

“我顶你个肺”本是一句粤语,但是却在这部电影里传播至国内各地,还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语,不管是哪个地区的方言,只要是放在电影里,都会成为大家的口头禅,不得不说宁浩在电影语言这方面还是很下功夫的,方言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元素,是可以让电影变得多姿多彩的。

《疯狂的石头》带火的“网络用语”还挺多,论语言还是宁浩厉害

《疯狂的石头》在语言上以重庆话为主,还融合了成都、河北、普通话一级港式普通话等形式,算是一部融合了多方语言特点的电影,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只有一个“目的”。

方言除了能够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还能够让角色更加立体,因为普通话对于塑造一个人物的个性而言,相对弱了许多,在人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时,方言可以看作是最原始的表达方式,所以由于方言的地方特色化,更容易让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

《疯狂的石头》带火的“网络用语”还挺多,论语言还是宁浩厉害

黄渤饰演的黑皮,操这一口青岛话,喊出:“你妈了X”的时候,可能有些观众听起来有点刺耳,这样的确是一句低俗的话,但是我们要考虑他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说出的这句话,毕竟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候,撕心裂肺,竭尽全力的喊出这样一句,可以说他是在真情实感的发泄情绪,是最最本能的表现方式。

其实电影中运用了很多方言俗语,不只有前面说到了那些,对于熟悉这些语言的观众来说,是亲切的,但是对于不熟悉这些方言的观众又是新奇的,总之,这部电影使用方言是十分成功的,此外,方言的运用也很恰当的掌握在了一个范围内,没有出现篇幅过长的滥用,因为一旦方言出现的次数过多,就会成为电影角色和观众之间的阻隔,会使一些观众无法消化,或者是没有时间理解其中的剧情和电影的内容,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的编剧对方言的运用尺度都把握的很到位,即能使观众听得懂,又能够很好的彰显方言的魅力,这就是电影最大的特点。

《疯狂的石头》带火的“网络用语”还挺多,论语言还是宁浩厉害

“顶你个肺”等语句是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成为流行语的,如同“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一样,这些台词如果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将会丰富汉语的词汇,这是对特殊语境的一种表达能力,当然了,经历长时间的运用还不被人们所遗忘,才是最成功的。

同时这些流行语也反映了我们社会发展的痕迹,要是把每一年中国的流行语集中起来,说不定展现的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疯狂的石头》带火的“网络用语”还挺多,论语言还是宁浩厉害

大众传媒对新的表达形式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网络,电视,电影,报刊等都会影响到新形式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疯狂的石头》,没有网络,那么这些流行用语可能只是一个地区一部分人们的口头禅罢了。导演宁浩曾说,《疯狂的石头》这个剧本是集体智慧的捷径,主创人数五六个人,剧组中大部分演员都提供了点子和笑料。

小投资并不足以支撑他去实现哪些好莱坞大片中的桥段,但是《疯狂的石头》从多方面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中国电影开脱了一个新的市场,它打破了常规,让我们眼前一亮,电影的成功也让更多中国电影人深思,什么才是好电影?

《疯狂的石头》带火的“网络用语”还挺多,论语言还是宁浩厉害

能讲好故事,会讲好故事,那就是好的中国电影,现在的电影市场看中内容,都是以内容为王,所以《疯狂的石头》就算没有高成本,没有炫目的特效,只要讲好故事,有了自己的特色,也能够成为佼佼者。

《疯狂的石头》中各式各样的小人物形象也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在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周围人的影子,不需要性格完美的英雄人物,也不需要玛丽苏的女主角,只要取材于现实生活中身边人的样子,就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共情。

《疯狂的石头》带火的“网络用语”还挺多,论语言还是宁浩厉害

故事里“讲什么”、“谁来讲”、“如何讲”都是电影人需要思考的课题,中国故事是大历史,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小故事,我们所有人都置身于中国故事中,而中国故事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有所体现,说白了就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也就是电影中这些中国特有的文化暗含其中,才让这部电影受众群更加广泛,其实和方言一样,电影中的佛教元素也无处不在,因为影片中的重要场所就是即将拆除的寺庙,影片中也有很多暗含的佛教文化,中国人传统认知中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轮回等传统思维统统在电影中展现。

《疯狂的石头》带火的“网络用语”还挺多,论语言还是宁浩厉害

其实宁浩在电影中埋下的元素有很多,一遍可能发掘不完,毕竟好电影就是要反复观看,他的电影,无论是喜剧的表象,还是深层次的善恶观,都极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小人物、方言、佛教元素、戏曲等中国特有文化,在讲述中国故事时,都是必不可少的,电影本身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范本,有趣的故事内容,有技巧的拍摄手法,表达出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价值观和中国精神,在语言上的独特之处,影片生活化、平民化,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让人物更加鲜明,只要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并深入群众生活,就一定能讲好中国故事。

《疯狂的石头》带火的“网络用语”还挺多,论语言还是宁浩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