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时代,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风生水起,实体商户也逐渐增多,线上线下的收单支付业务已经是一块不可忽视的大蛋糕,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在拼力争抢,力图占得竞争优势。支付领域本来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但是近年来银行的优势却被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大佬蚕食得光景不再,收单支付成为各大银行受互联网金融浪潮冲击最为猛烈的业务部门。

移动支付的时代,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怎么样的关系?

两者是“相爱相杀”还是“不离不弃”,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情况是这样的:

首先,双方都会在各自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尽最大可能甩开对方。比如,微信、支付宝一直在扩大着自己的“势力”,在支付领域不停地跑马圈地,不管是酒店会所还是流动商贩,不管是线下商超还是线上商城,都可以体验到微信、支付宝提供的商家服务。随便走街串巷看一下,现在有店铺、商贩的地方就有收钱码。各家银行也不示弱,从以前的传统POS机发展到移动POS,一直到如今的二维码收单,打开银行APP就能收钱。现在银行移动APP发展都很迅猛,虽然装机量多的也不过几千万用户,数量上不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但很明显已经较量上了。


其次,合作还是不变的主题。不可以否认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并没有独立的支付结算系统,而是要与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对接,借助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才能完成交易支付;同时,新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在向平台申请账户时,需要与其银行卡绑定,在此过程中,银行实际上起到了负责用户身份认定及银行卡密码认证的作用;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把其账户开立在银行,银行实际上是在帮助平台实现其用户资金的托管及投资。


最后简单来说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就是互相竞争,但彼此不能离开彼此的关系,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芯芯小编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内容请微信关注芯芯支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