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不開始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作者摩西奶奶,在年輕的時候,願望就是畫畫。但那個時候,她家人和朋友都告訴她,你太不現實了。她被周圍的人偷走了夢想,不再想畫畫的事,做別人認為她該做的事。

後來,在77歲那年,她覺得自己時日無多,於是決定完成內心的願望,在去世之前畫一些畫。就這樣一直畫一直畫,摩西奶奶在78歲那年,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幅畫。當她101歲時,紐約市的一家藝術畫廊,舉辦了她的個人畫展。在她人生的最後十年裡,她的一些畫作市場售價高達10萬美金一幅。

聽到這個故事,很多人會佩服摩西奶奶的勇氣,但也為自己羞愧地汗顏。因為很多人,即使比奶奶年輕五十歲,都已經失去了追求夢想的勇氣。

在這個人人都喊“斜槓青年”的時代,還是有很多人心裡想去做喜歡的事,卻遲遲不敢行動。有人會說:“我現在都已經成年了,再開始去做喜歡的事太晚了吧?”

其實不是的,無論你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無論你是否有“天賦”,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你的夢想都可以實現。

就像《刻意練習》這本書中所說,不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提高表現與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這一普遍原則就叫“刻意練習”。“刻意練習”的意思是,有明確的目標,有反饋,專注地練習。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不開始


《刻意練習》是由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和羅伯特·普爾博士共同創作。艾利克森博士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他專注於研究體育、音樂、國際象棋、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傑出人物如何獲得傑出表現,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普爾博士是著名的科學、技術和醫學作家,著有上百部重要的學術圖書和報告。

《刻意練習》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刻意練習”這個學習方法,以及這個方法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

那麼,在這個信息快速迭代的時代,想要走出舒適區,開啟一項新的技能來刻意練習,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結合書中的內容,得到以下三點,下面一一來說明:

一、找到學習的榜樣,走出舒適區

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習慣待在舒適區。不敢往前邁一步,會覺得去做自己不熟悉的事,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困難太多。

《刻意練習》中說,通常情況下,逾越“舒適區”這個障礙的方法並不是“試著做更難的事”,而是“試著做不同的事情”。

怎麼去理解這句話呢?

每次只要一說到舒適區,人們的腦海中就會出現“太難”這個詞,不敢邁出第一步。另一方面,即使走出舒適區,去做更難的事,也是在逼迫自己,會感到倦怠和低效率。而如果是想選擇不同的事情來做,以此來開始第一步,能夠讓自己慢慢接受改變,效果會好很多。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不開始


為了降低“做不同的事情”的難度,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找做同一件事的榜樣,他們一路走過來有經驗,從他們身上找到方法,降低難度。

舉一個做自媒體的例子:

現在能夠在網上鍊接到任何一個你想認識的人。進入他們的主頁,看你感興趣的內容,開始模仿他,只要不是照搬照抄,都可以去做。

這就為很多心裡想著做自媒體,卻遲遲不行動的人,指出了走出舒適區的方法。有了可以模仿的榜樣,你就找到了行動的方向和方法。放下心中的顧慮,把存在於腦海中的想法付諸於實踐,逐漸走出舒適區。

安德斯教授說:

處在舒適區之外卻離得不太遠的挑戰,能使大腦的改變最為迅速。

所以,找到可以學習的榜樣,就是開始改變的第一步。這樣做,能讓大腦和身體變化的時候,感覺不會那麼猛烈,讓練習來得更高效。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不開始


二、邊幹邊學,將練習養成一種習慣

對於只停留在想法階段,遲遲不開始的人來說,更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去做。

當然,大家的工作都很忙,很難擠出時間來練習技能。這和那些專業音樂家、專業運動員不一樣,後者真正表演和比賽的時間相對較短,因而每天可以花大量的時間來練習。

《刻意練習》中說,“邊幹邊學”方法的一個好處是,它使人們熟悉練習的習慣,並思考如何練習。

也就是說,一旦理解了日常練習的重要性,並意識到可以用練習來實現多大的進步,他們會找機會將工作時間轉變成有目的地練習活動。

在工作中進行練習的例子:

如果你想要提高PPT展示的技能,可以分塊、有目標地去練習。PPT展示包括PPT製作和演講能力,先針對演講能力來練習。平時公司開會的時候,把每一次展示機會當作是演講技能的練習。展示結束後,主動徵求領導和同事們的意見,及時得到反饋,這樣有助於下一次的練習。

把多次的練習放進日常工作中,養成練習的習慣。這樣一來,反饋及時,練習時間也長,還不影響工作,效率和效果都會提高。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不開始


三、更短時間的練習,能提高專注力

《刻意練習》中有這樣一段話:在較短的時間內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來練習,比起在更長時間內只投入70%的努力來練習,效果更好。

這段話講的就是學習的效率問題,意思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小時,還不如全神貫注的半小時來得更有效。

通過研究得知:

柏林音樂學院的小提琴學生,他們的練習讓人倍感疲倦,以至於他們不會長時間地練習,而是會在上午和下午練習的間隙抽空打個盹。

專業的學生練習尚且如此,對普通人來說,更加難以做到幾小時持續地專注。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不開始


有的人因為平時要上班,為了得到大量的練習時間,就會把休息的時間拿來練習。精力旺盛的人還能堅持一段時間,身體素質差的人就會明顯感到體力上的不支。這樣練習的效果,並不會很好。

正確的做法是,制定明確的目標,把練習的時間縮得更短,這樣有利於集中注意力,也能更加迅速地提高技能水平。

練習技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旦發現自己無法有效地專注於練習,那便可以停一停。一定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的睡眠和精力,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練習的作用。

俗話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找到學習的榜樣,讓自己有勇氣走出舒適區。利用工作的時間來邊幹邊學,及時得到反饋,將練習養成一種習慣。保持足夠的睡眠和精力,制定明確目標,以短時間的高效練習來獲得技能的增長。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不能因為他人的言論,或是自己的不自信,把“來不及”當作遲遲不行動的藉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刻意地練習和實踐,讓自己走向通往卓越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