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石化後,中國燃氣也賣菜了,未來社區雲服務才是王道?

繼中石化後,中國燃氣也賣菜了,未來社區雲服務才是王道?

這場疫情,給中國經濟社會造成巨大打擊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催生或者催化了不少新的商業模式。

前文《戰疫!中石化開啟賣菜生意,比賣咖啡炸雞靠譜百倍?!》提到,疫情當前,中石化在加油站裡再次玩出新花樣,繼賣咖啡和賣炸雞漢堡後,正式在加油站開啟賣菜生意。

這天然氣產業鏈上游在非油氣業務方面玩出了新花樣,下游在非氣業務方面也不能閒著,在疫情期間,中國燃氣也開始賣菜了,不同於中石化加油站模式,中燃是直接送貨上門

1、中燃賣菜,增值業務新方向

前文《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四大城燃集團的轉型秘密》掰扯過,在目前油氣體制改革、配氣價格監審、接駁費規範調整等政策趨緊的大背景下,城燃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然過去。

在青銅時代裡,城燃行業自救和轉型的方式,大體上可從三方面著手:外部擴張、內部挖潛以及產業延伸。

繼中石化後,中國燃氣也賣菜了,未來社區雲服務才是王道?

產業延伸方面,增值業務成為了所有燃氣公司的增收共識。

中燃也在加碼增值業務,在其新構建了所謂「一主一新兩翼全業態」戰略發展新格局中,增值業務作為兩翼齊飛中的一翼,佔據著重要位置。

在居民用戶、公福用戶及工商用戶中大力拓展自有品牌「中燃寶」壁掛爐、廚房燃氣具、燃氣綜合保險、波紋管、報警器等相關增值服務業務。同時還配套搭建了在線與線下融合的銷售渠道,透過中燃慧生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推出中燃慧生活APP。

繼中石化後,中國燃氣也賣菜了,未來社區雲服務才是王道?

2019年中國燃氣半年報,實現增值服務業務收入22億港元,同比增長118.3%;毛利為8.2億港元,同比增長96.9%;經營性利潤為6.76港元,同比增長98.1%。

疫情期間,中燃著重推廣了其惠生活APP以及微信公眾號上的糧油蔬果銷售直達業務。

繼中石化後,中國燃氣也賣菜了,未來社區雲服務才是王道?

效果如何?看視頻,不僅有菜還有大饅頭!

繼中石化後,中國燃氣也賣菜了,未來社區雲服務才是王道?

看起來,在疫情期間一鍵直達,送菜上門賣得不錯。

2、增值增值,瓶頸何在?

這幾年,燃氣公司生意不好做了,大家似乎都如在菩提樹下睡醒一般,紛紛加碼做增值業務。

但從增值產品來看,大家好像都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基本同質化,主要幾大項:燃氣具、波紋管、報警器、燃氣保險等。

說來說去,還是與管道燃氣業務緊密相連的周邊產品與服務。

這些周邊產品服務好不好賣?

一個字,算是好賣!

畢竟依託燃氣公司的用戶渠道以及品牌形象,還是可以做到不小的規模。

但這些周邊產品服務大多有一個致命的毛病:很難一直做大做強。

比如燃氣具。

燃氣具這玩意,有幾個鮮明的特點:毛利空間大、使用週期長、更換頻率低、技術門檻低、競爭白熱化。

燃氣具銷售市場方向大體無非是兩種,一種是新住宅購置(包括租房),一種是老舊換新。

而正常燃氣具使用年限至少5年以上,某些大牌的產品使用10年很輕鬆,其實大頭來源說白了還是與房地產緊密相連。

房地產這事就不多說了,這段時間關於疫情後房地產是向03年非典一樣走向新的輝煌還是走下坡路,爭論很多,但無論怎麼爭論,兩個事實不會變:

1、居民槓桿率已經非常之高,數據就不扒了,中央政府不會置之不理。

2、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發展潛力已經挖空,下坡難以回頭。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而且,燃氣具這玩意技術門檻實在太低,配套產業鏈非常成熟,同時毛利空間大,是個人有點錢就能整出自由品牌的組裝廠,所以在廣東、浙江等地可以看到不計其數的燃氣具廠商。

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紅海市場中,要想從容的分一杯羹談何容易。

簡單說,在一個存量或者縮量市場裡求增長,無異於火中取栗,很容易走向下坡路甚至枯竭。

波紋管銷售也是同樣的問題,除非有人閒來沒事,買兩根波紋管當雙節棍耍。

所以,港華燃氣另闢蹊徑,搞了個獨一無二的燃氣烘乾機,算是開闢了自己的藍海市場,據說在南方賣的還很不錯。

繼中石化後,中國燃氣也賣菜了,未來社區雲服務才是王道?

3、社區化屬地化增值,大有可為!

管道燃氣業務周邊產品很容易做到萎縮,咋辦?中燃嘗試的社區賣菜業務倒還真是一個方向。

我們常說的公用事業行業大體便是水電氣了,這三類地方公用企業與當地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動不動就是成百上千萬的家庭用戶。

除主業水電氣外,由於貼近當地居民生活,向社區化屬地化服務延伸是一個自然可行的方向。

不過,細分來看,水電氣的發展思路各有不同。

無論國家電網還是南方電網,都是不差錢的主,早早的將所有電錶智能化,他們是不屑於玩啥社區增值服務,操著白粉的心賣著白菜的價,太沒意思,輕輕鬆鬆投了百億千億,搞搞綜合能源服務才是王道。

而從水務來看,很多地方的供水公司都還沒有改制,基本都靠著政府補貼過滋潤日子,每天擰擰閥門打打麻將就好,可別給我折騰么蛾子

看來看去,也只有燃氣公司既能抬頭看天,也能低頭幹著髒活累活,賺點蠅頭小利。

繼中石化後,中國燃氣也賣菜了,未來社區雲服務才是王道?

總的來看,燃氣公司與當地居民物業接觸最多,具備在當地社區開展更多屬地服務的先決條件。

如今這疫情,雖說因燃氣公司在拼命做好服務拉近了與用戶的距離,但同時也加速催化了燃氣線上服務的進程,隨著智能燃氣表的普及,未來燃氣將與電網一樣,線下服務越來越少,線上服務成為主流,營業廳終將成為擺設。

靠營業廳大力搞增值業務,賣賣周邊產品註定成為最終幻想。

用戶都不來了,那就自己去唄。

要做增值業務,社區化屬地化上門服務大勢所趨,大可不必拘泥於傳統的賣賣燃氣周邊產品,這些周邊產品雖然毛利高但抵不過都是一錘子買賣太過低頻,類似中燃賣菜,更多的產品服務可以被燃氣公司開發。

這之前,新奧其實也在嘗試社區化服務。

2014年7月,新奧的大公子王子錚從老爹那拿到大約幾百萬的創業基金後,正式開始創業。

2015年3月,e城e家終於上線,並逐步轉向家庭生活服務市場,而這一市場與新奧本身積累的千萬終端用戶市場以及佈局移動互聯網方向重合。

繼中石化後,中國燃氣也賣菜了,未來社區雲服務才是王道?

2016年,在經過一次長談後,王子崢帶著他的e城e家迴歸新奧,E城E家做的怎麼樣不得而知,不過據官網介紹已覆蓋40餘座城市,服務千萬用戶。

從未來角度看,科技對於人類最大的作用,並不是文明進步,而是讓人類越來越懶,直接退化人類。我們目標是,人人都成為廢物。

那未來,什麼最貴?機器人啥的都不貴,為人服務的人力才最貴。

2019年開始,解決最後一公里的社區服務APP(雲買菜、雲買藥等)開始雨後春筍,而這次疫情更是直接催化這種懶人服務,直接刺激培養了消費習慣。

仔細想想,燃氣公司要持續做增值業務,跨界社區屬地服務這事,可以一試,等到各大APP塞滿用戶手機後可能就為時已晚。

有些人,錯過了就是一輩子;有些事,錯過了就是一錘子。

瞎扯個蛋,到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