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讀書,輕聲引導沒效果,大聲吼叫又對孩子不好,怎麼辦?

寒江獨釣困獸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都是大環境影響啊!

我是這麼認為的,孩子學的東西太多了!只要有自己的特點、特長就可以了!不是說不用讀書,因為這是要以身作則的,受薰陶的,但是你忙工作,因為工作也很重要啊!是吧!所以我覺得順其自然吧。培養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並且能在社會上立足的。當然了誰都不是神人,無法預料二十年後的職業,所以儘可能的培養出一個有教養、孝順懂事、豁達的人就可以了!


上官糖彩


你好,我是兩個孩子的麻麻,雖然我的孩子未到讀書的年齡,但是我曾有過當老師的經歷,也接觸過不少孩子。

第一,我覺得對孩子大吼大叫,肯定是不對的,有時甚至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換個角度,如果你被領導一頓批,心裡多少也不舒服的,孩子和大人其實是一樣,這樣的溝通方式肯定不可取,要讓他對學習產生興趣,不是說你讓他學,而是變成他自己想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覺得說一百遍,還不如身體力行,家裡要有讀書的氛圍,父母要做好榜樣,你讓孩子坐下來讀書,你自己要先讀書,如果自己在那玩手機或者出去打麻將,這裡喊孩子學習,孩子可能會說,你自己都不學,憑啥催我學。所以氛圍很重要,家裡要營造讀書的氛圍,你也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感受下,人人都拼命學,在那種氛圍中,想不學都不好意思。

第二,你可以讓孩子出去找工作,反正他不想學,他找了一圈,發現什麼都要文憑,什麼都要技術,在外處處碰壁後,讓他自己知道,不學習的話,可能連自己都養不活,因為在社會無立足之地。

第三,你可以帶他撿易拉罐或去工地搬磚,一天累死累活,賺不了幾塊錢,讓他體會生活的艱辛,再帶他去那些高端的行業實習,看看高學歷有本事的人,錢來得多容易,讓他自己心裡有個對比。

我不知我的方法對不對,每個人育兒觀不同,方法也不同,而且每個孩子性格也不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同性格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還有就是人都喜歡聽好話,多鼓勵,少責罵,好好引導,不要心急,凡事都有個過程。


餘律師


好的讀書習慣是從小養成的,首先找到孩子的閱讀興趣方向。先去找到孩子感興趣的圖書了引導閱讀。在我兒子滿七歲那天,我帶他到圖書館,給他辦理了一張屬於他自己的借書證。不但是因為圖書館裡面的書籍多,能最大範圍滿足孩子的選擇需要。而且圖書館裡的氛圍也是很重要的。在週末的時候去到圖書館專設的少兒借閱室,會遇到很多同齡的孩子共同在裡面閱讀。這是一個很好的給孩子的自由而又能學習的交流氛圍!


家長既然希望能引導孩子多讀書,那麼以身作則必不可少。 從我的孩子大約一歲左右,除去特殊情況,幾乎每天晚上我都會跟孩子一起拿一本繪本,一起翻看一起讀。孩子非常喜歡這項活動,每次都是積極的找了他想要聽的那本書來,巴巴的等我做完所有事情來跟他一起讀書。這個好習慣一直保持至今。現在多數時候是他自己讀喜歡的書,或者睡前拼拼圖,有時候他甚至會自己編個故事講給我聽。故事雖然略顯單薄,不過還好,他總算能夠自編自導有頭有尾講出個完整故事來!

要提起孩子的興趣,自然少不了鼓勵表揚。孩子無論做什麼,都需要得到認同感!多看看他選擇讀的書,去了解他讀的這本書說了什麼,他對這本書有了多少的理解,一起看一起分析。仔細聽他對於這本書的敘述,各自說說自己的看法。讀多讀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有了交流,孩子有了書友,而你得到了瞭解孩子想法的好機會!

平時孩子向你提出問題,不要急於回答他。特別是涉及到一些關於自然的山川河流,太陽月亮,天上地下,涉及到人文地理,文化這類知識,可以讓他先去自行查閱書籍瞭解。再通過他了解的範圍和他一起找出答案。這個方法對我家孩子來說,效果不錯。他已經學會了針對自己想要知道的問題,想要了解的知識在圖書館自己去找相關書籍借閱了!


聆夕聽雨


我們社區這有一位非常熱心的公立老師,每天早上七點到七點半在小區裡的空地上免費帶領小孩兒讀書,有了氛圍,小孩讀的不亦樂乎。所以給他創造讀書的環境。

在家組織全家人讀書的活動,讀書的感悟分享活動,背誦美文美句的活動,設置獎勵機制,激發兒子的讀書慾望。


則成道人


你說出了大部分家長的心聲,孩子的閱讀興趣需要家長的引導,不能對孩子大吼,如果對孩子進行大吼,孩子會從心底裡進行牴觸。

1、營造閱讀氣氛。

你可以在家裡為孩子佈置一個讀書角,擺上一個小書架,上面放些你兒子比較喜歡的書籍,放一個舒適的小沙發或一個墊子,營造一個利於孩子閱讀的舒適區。2、培養閱讀興趣。

讀書角佈置好以後,給孩子商量什麼時間在這裡讀書,準備讀什麼書,讀完後說一說主要內容。如果孩子愛好畫畫,可以畫下來,寫上自己讀書的感受。

3、製作閱讀卡片。

如果你兒子在上小學。建議讓他製作閱讀卡片。比如小火車式的卡片,貼在牆上。每讀一本書,增加一節車廂(寫上書名、作者、簡介等)。知識樹式的,每讀一本書,增加一根枝條,在枝條上的樹葉上寫書名、作者、簡介等,讀的書越多,樹越茂盛等等。

4、睡前親子閱讀。

你可以陪伴孩子在每天晚上睡覺前進行半個小時的閱讀,通過親子閱讀,讓孩子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孩子會慢慢愛上閱讀的。

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為你提以上建議,看能不能幫到你。



悅媽學堂


您好,我不知道您的兒子多大,您所說的“不讀書”是指不喜歡上學以及做作業,還是不讀課外書,那我就分別說一下我的看法吧。\r

1.不喜歡上學及做作業。\r

凡事必有因。坐下來和孩子平等地交流,瞭解背後的原因,看是課程太難、作業太多,還是有不喜歡的老師或和同學相處不愉快,而在學校過得不開心導致的厭學。\r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而忽略了他的心理健康,畢竟培養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r

試著和孩子做朋友,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的感受。比如:\r

媽媽:“你不喜歡做作業對吧?”\r

兒子:“對啊,每天都要做這麼多作業,好累啊!“\r

媽媽:“嗯,我知道你很累。媽媽像你這麼大時,也有不想做作業的情況。“\r

兒子:“是嗎?那你怎麼辦?“\r

媽媽:“一開始我也拖著不寫,但後來我發現,如果作業寫不完,我也沒辦法和小夥伴一起玩,所以我決定改變以前的習慣,放學抓緊寫作業。“\r

兒子:“對啊,我寫不完作業你也不讓我看動畫片,那我還是趕緊先寫作業吧,寫完去看動畫片“\r

看吧,事情就這麼輕易解決了。沒有什麼比被別人理解更美妙的事情了。\r

2.不喜歡看課外書\r

這個我覺得比較好解決。\r

首先,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家長養成讀書的習慣,孩子也會耳濡目染,成為一個愛讀書的人。從現在開始放下手機吧,享受讀書的樂趣。\r

其次,挑選孩子感興趣的書。每個孩子都有喜歡的事情,就以這點為突破口,讓孩子喜歡上讀書。書沒有貴賤之分,沒有必要強迫孩子一定要讀哪類書,對唐詩宋詞沒興趣,那就看汽車方面的書吧。\r

最後,可以試著帶孩子多去圖書館。 阿根廷著名的盲人作家博爾赫斯曾說過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它一定是圖書館的樣子。”圖書館的兒童區每到週末,都會有很多孩子看書,氛圍還是挺好的。孩子比較喜歡模仿,看到其他孩子看得如痴如醉,他也會有所觸動的。\r

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幫助。





果媽日誌


所有有效的教育,應該是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基礎上,需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前段時間看過一本育兒書,叫做《PET父母效能訓練》,讀後感觸頗多,對比自己的成長曆程,覺得思路非常正確。

對於孩子,最重要的是充分的尊重,要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緒,而且有被認可、被重視、被珍惜的需求,想讓孩子讀好書,應該讓他自己主動想要讀書,體驗到讀書的樂趣,而不是父母的有意引導或是強制要求;

孩子們往往聰明而敏感,即使是成年人以自認為很隱蔽的方式加以引導,他們也能發覺其中的意圖。不管是孩子,所有人做事情都不喜歡被動去做,受到別人的或是稱之為引導、或是強制其實從本質來講,都是將自己的意圖強加於孩子,起不到切實有效的效果。

建議讀一讀上面提到的那本書,裡面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告訴父母如何能夠和孩子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讀了以後,加以實施,應該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吧。


喵喵的虎


常言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學前教育對孩子的一生是多麼重要。其實,教會孩子處理好以下三大關係,幼兒園的教育就成功了,孩子的人生也就成功了: 1、孩子與自己的關係(自我認知和性格方面): (1)自信,自尊,自愛,自立,說這些可能有人覺著有點大,其實不然。

孩子需要從小覺得自己是可愛的,能夠愉快的接受自己(自己的長相、身材、名字、性格、情緒等等),是有價值的(我能幫班裡、媽媽幹活),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襪子,掃地);培養孩子自信積極樂觀的性格比什麼都重要。

(2)滿足孩子探索的慾望: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孩子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對一個幼兒園的孩

子來說,讓他們好奇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而好奇心也是孩子將來學習新知識、探索新世界的最好動力; (3)想象力:孩子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於想象力的精靈,只可惜很多孩子的想象力被自認為“成熟”的大人們扼殺了。

想象力使孩子創造力的基礎,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創造力的孩子如何參與未來社會的競爭。 2、孩子與別人的關係(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也就是情商唄!) 從孩子識別和管理自我情緒的能力,推而廣之,到體會他人的感受,逐漸知道人與人之間打交道需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謙讓,掌握分寸,進一步,學會愛別人,學會與人合作,學會承擔責任,這將是孩子人生的莫大財富。

3、孩子與自然的關係: 教育孩子在愛自己愛別人的基礎上,去愛大自然,去愛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物種,去尊重自然規律。讓孩子有一雙慧眼,能夠識別美、欣賞美。總記得《窗邊的小豆豆》裡小豆豆上的那個巴學園,讓孩子到大自然去上課,讓孩子們從每一個人帶的飯菜裡聞到“這是山的味道”“這是海的味道”——這是多美美妙的自然教育!。


谷士順


講道理怎術都不行的話,說明小孩特別調皮,還有就是一個家庭環境,如果小孩從小在讀書的氣氛下成長,一般也會受到影響,自覺讀書。

現在很多幼兒專家各說各有理,但其實要根據自身家庭,和自己的小孩特點來做岀判斷。

照書養還是照豬養。全取決於,最好取決於實阮的現實條件。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切記,切莫只為跟風。

到時受到影響,傷害的,不只小孩,還有家長。

願孩子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清華北大,想上就上。加油!



幼教柚子老師


這種畫面很多家長都似曾相識,心中的糾結、無奈,確實很難用語言表達。其實孩子的行為並不是單一的,他在生活中所表現出的任何一種行為都是相關聯的,和我們家長平時的活動習慣是息息相關的。

只想單一的解決某一行為,實際上很容易事倍功半!孩子對讀書缺少興趣,缺少主動性,其實在著手想解決這個問題時,就應該把它放在一個大的範圍內來思考,這裡想向家長們提兩點建議,首先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對一些行為確定一些規矩和標準,而不單單是學習方面的。很多家長只要求孩子在學習上認真細緻完成學習上的任務,其他方面沒有具體或者更嚴格的要求,實際上這樣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雙標準的生活方式。想讓孩子在雙標準的日常生活中去長期的堅持,是有些難度的。再就是,有了一定的標準之後,我們家長在孩子出現類似的一些行為時,我們評判的標準一定要統一,最忌憑著自身情緒來決定對孩子的態度,忽冷忽熱!最後套用現實社會中警察管理的一個詞語:綜合治理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