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自己很自卑,為啥自己脾氣暴躁?

用戶8046909227579


自卑的人更容易被激怒吧?我也是自卑而且脾氣暴躁的人,根源在原始家庭,家裡有個不靠譜的父親,爺爺奶奶是教師育有4個子女,別家都過得特別富裕,唯獨我家特別貧苦,學費都交不起。我是86年生人,父親是工人,母親沒有固定工作但是特別勤快,在我小時候工人特別吃香,一般像我這種家庭不會過得太差,可父親每月都會跟狐朋狗友胡吃海喝,根本不管家裡的開銷,我媽媽又特別要強,沒錢也不跟爺爺奶奶張口,導致我小時候連吃個鹽都要計算著來,我想像我小時候這樣的生活同齡人沒幾個了吧?小學的時候因為沒錢買鞋,穿我媽的鞋,因為鞋子大在入選籃球隊的時候還被特別強調不要穿不跟腳的鞋;因為沒錢交學費,被老師點名罰站;初中的時候都穿運動鞋了,我也特別喜歡,苦於家裡沒錢,有一次好不容易碰到賣鞋優惠,原來是不同款的鞋配了一雙賣,不仔細看看不出來的那種,但我還是央求媽媽買來,可是還是被同學看了出來……還有很多讓我自卑的事情,就不一一列出了。真的是因為自卑,導致特別容易激怒,而且我現在還成了球鞋控,看到喜歡的運動鞋就想買,我不管有沒有穿的,也是因為小時候的缺憾吧。


花開一夏6


這種心理大概率是童年時期的經歷造成的。

我9歲從農村到城裡都市,一直寄宿在親戚家。為了不填麻煩,一直做的乖寶寶,不愛說話,有喜歡的東西也不敢要。自己的想法一直被壓制,性格也就被壓制了。沒有異性朋友,和女生說話也臉紅,現在快30了依然還有,很愁人根本控制不住。我記得我大學期間放寒暑假能在家宅著一直不出門,真的很恐怖。

這種情況基本持續到大學畢業到社會上,開始工作了,慢慢接觸的人多了,自己也有能力的才慢慢的好多了。15年談了女朋友性格更是有了很大改變,但內向性格的烙印一直在,有觀點不敢說或者邏輯不清一說就忘,改起來真難。

往往童年時期家庭健康,父母通達的孩子性格都不錯,挺羨慕那種的。



劉炎坤


自卑是什麼?自卑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而產生的不爽的感覺。自卑感是一種心理缺陷,對人的身心健康不利是不用說的。

脾氣暴躁對的身體影響更大,怒則傷肝。為什麼自己會脾氣暴躁?脾氣暴躁分很多種情況。有些人天生就是急性子,愛發火,腦筋容易短路;有些人主要是感覺壓力大,情緒不穩。建議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打太極,釣魚等要靜下心才能做的事情,對治療脾氣暴躁很有幫助。

知己星的理念認為:自卑和脾氣暴躁,都是人心中的黑影子,它只能傷害到你的虛我,你的真我是不會受到傷害的。

你的真我永遠是充滿自信,平衡穩定的。不管是泰山崩於前,還是老虎追在後面,都不能傷害到你的真我。

知己星認為:虛我是可以拋棄的。只要你拋棄虛我,擁抱真我,不管什麼時候,也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你都能夠保持自信,保持心理平衡穩定,實現你人生價值的昇華。


戰無不勝的心星相圖


的確,自卑的人更容易發怒。


因為自卑的人,對自己有很多自省和批判,導致他更敏感,更脆弱。


享譽世界的情緒訓練導師琳達·科汗在《制怒》裡寫道:“脆弱帶著內在的威脅”。意思是脆弱的人,他其實一直在壓抑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這其實讓人痛苦,他們表達這種痛苦的方式,往往是憤怒。



再回答你的另一半問題:為啥自卑?


這可能來自幾個方面:


一、父母是否對你要求高,經常否定你。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的確很大,大多數自卑的人,是因為在家庭裡得不到父母的認可,要麼是父母要求完美,無論孩子怎樣做,都得不到肯定和表揚,要麼是父母幾乎不關注孩子的情緒。


比如有的孩子即使得了99分,也會被訓斥:“為啥扣了一分?”長期如此,孩子很難建立起自信。


二、成長經歷中,自己很少有成功事件。


有人自卑,因為自己“做啥啥不成”,自認為是“失敗的一生”,從而失去自信。


曾經有個來訪者說,自己高中沒考上,去工廠打工,被人看不起,快30了,家裡催著結婚,自己也著急,但真的沒人願意嫁給一無所有的他,自己覺得自卑極了,人生是不是就這樣了?


這就是典型的缺乏成功事件的案例。其實像他這樣情況的人非常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如此悲觀和自卑,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接納自己,的確有很多不足,但自己也有優點,我該怎樣發揮那些長處,而不要僅僅盯著自己的短板,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說法。


看到自己的長處,做出一點成績,哪怕只有一點點成績,也會增加自信心。



三、一些絕對化的想法。


什麼是絕對化的想法呢?像“必須”、“應該”這樣的詞就算。


比如有人會覺得,我必須是個成功的人,才能得到尊重;我應該這樣做,才能收到歡迎。請放下這些絕對化的想法,這些想法只會禁錮你,讓你更加在意外界的評價,更加不自信。


你完全可以去掉那些條條框框,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且只有這樣,你才可能自信起來。


祝你早日走出心理困境,如果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也歡迎你轉給自己關心的朋友看。


歡迎關注“一點心理學”,讓生活輕鬆一點。

一點心理學


關於這點我藉著此問題我也也想說下。

可能是自己視野還不夠,一些小事會影響自己的心情。

拿這次疫情來說,在疫情之前每當堵車或者別人開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時候,自己的路怒症就會出來。現在每天望著空曠的馬路回想,要是儘快恢復正常多好,自己也會對他人有更多的容忍。

所以很多事我們要用更高的視野去看,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這樣的話脾氣就會有所改變了。

關於自卑呢,無非就是幾點:沒錢、不夠帥/漂亮、什麼都沒有。

那事業是奮鬥過來的,身材是練出來的,家庭就不要比了,這個是上天帶來的,但什麼事未必是壞事,只有自己奮鬥,你才能獲得回報的。


雷你個錘子


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人們的言行舉止除了表現我們的特徵,還會補償我們內心的缺陷點。

所以,越是自卑的人,會用脾氣暴躁來補償;反之,很多真正的牛人,反而是謙卑的姿態——平常心,平常事。

想要真正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猛虎趨於後而心不驚”需要的是自我價值的提升,才能不卑不亢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變化


薛藝


感謝你的問題,你好,我是道之成。自卑是因為你沒有找到對的比較對象,你也沒有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

1.一個人首先和自己比:年齡小的自己,以前做同樣事情的自己,以前自己的業績。

2.和自己境況相近相同的人或別人做的事情情況比。這樣相對客觀。

3.整理一下自己:缺點是什麼,優點是什麼,有沒有機會改善,怎樣的保持優點。

你的脾氣不好無非三個方面的原因:1.身體原因,有肝火,需要調理。2.性格所致。讓一個人能快速的改變性格除非遇到很大的事情或是想透徹了事情。3.修養和智慧,也包含年齡。不讓利用這次疫情鍛鍊自己,思考自己。多看書積極心態想問題。這個世界沒有人欠你的,只有你欠別人的,欠別人你還發脾氣(時常這樣想)。

自卑和脾氣不好會非常影響你的生活,工作和事業。想一切順利如意,就需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也改變效果有限,靠的只有自己。

相信你會如願的。


道之成諮詢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生來就具有自卑感。

可是為什麼有的人越來越自信,有的人卻越來越自卑呢?

如果換成一個類似的問題,相信大家都能解答:為什麼生同樣的病,有的人痊癒了,有的人病重了?

大家都會說,一是先天身體條件不同,二是有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醫治。

在自卑這個問題上也是這樣,一方面是自卑的程度,另一方面是有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來克服自卑。

先說自卑的程度。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自卑程度有很大的影響。一個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很大程度是來源於父母。父母對孩子的貶低、打擊越多,孩子越容易自卑。

其次是採取措施克服自卑。有的人被自卑感困擾,所以不斷想辦法提高自己,超越自卑。幸運的是,他成功了。有的人克服自卑失敗了,導致自己更加自卑,從而陷入無助感之中。

所以,自卑一方面來源於成長環境,另一方面也因為你沒有找到讓自己自信的方法。

馬雲長相難看,成績不好,人生處處碰壁,但是他並不自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有一個過人之處,那就是他英語非常好。因為這一點他才有機會去美國,然後接觸到互聯網。

所以,要克服自卑,你要尋找到自己的優勢,如果暫時沒有,就依據自己的興趣去學習。


戰勝叛逆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自卑!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每個人都有自卑的情緒。當自卑的情緒未能轉換就會變成自卑心結。

首先要正確的對待自己的自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對自己好點,不指責自己不否定自己。當你能接受自己的不好的時候你的自卑感就會減輕很多。

第二你可以覺察自己的自卑在哪些方面?相信你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是自卑的,只是在某一個時刻某一個方面自卑。

第三,尋找自己自卑的來處

是否在早年經歷中原生家庭中經常被指責否定過。一般情況下如果經常遭受人格層面的貶低就會產生自卑的情結。

比如經常被罵很笨,你不行等等,還有重男輕女之類的,很多因素。

情緒容易暴躁其實與自卑是有關係的。

我能感覺到你是一個容易自我攻擊的人,對自己不滿就會容易產生強烈的情緒,而如果這樣的情緒經常被壓抑,就會引起爆發,久而久之情緒就會暴躁。

你很期待外界對自己的認可,渴望被理解被共情。事實上週圍的人很難做到給你這些情感上的支持。

學會自我接納

學會跟親人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多做些運動釋放負情緒,減少情緒爆發對自己和別人帶來的傷害。

找到自己自卑的地方去成長自己突破自己。

相信你一定會有改變的。


七彩貓111


家庭的原因,出身於貧賤的家庭、受父母性格的影響、後天某些表現不好的影響,其中很大一部分,我覺得是因為父母性格和遺傳和先天環境的影響聚多;

在外面表現不好,就是被排斥和打壓,自己更是抬不起來頭,有氣沒有去撒氣,所以得找到撒氣的人,這時呢,就會往自己家人的頭上去撒。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學習,讓自己認識的提升,自信起來,有自信,就會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