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什麼時候到?

最近人們密切關注的問題之一是,拐點什麼時候到?專家眾說紛紜。我不是疫情專家,當然不會去做這種猜測。但我想說的是,對於我們每個個體,統計學上的拐點,我們大可不必去關心。拐點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會有人被感染,有人被確診,仍難免有人遭受死神的威脅。對於每一個個體而言,你仍需謹慎。如果以為拐點一出,就可以恢復常態了,也許前功盡棄。因此,這個拐點,就像每年國家的GDP,除了會令少數人心胸澎湃,頓生大鍋厲害感之外,跟每個個人的收入沒有半點關係。


拐點什麼時候到?


我要說的是另一個拐點,與我們每個人切身相關的拐點。這個拐點要是沒有出現,就一切都是"虛空的虛空" 。


先從一個醫治的故事說起:有一位老人,做過官,辦過企業,後被診斷出肝癌晚期。在嘗試了多個三甲醫院後,通過朋友介紹來到了雲南一家不大的醫院,因為聽說這家醫院通過整體醫療,創造過不少奇蹟。入住該院後開始幾天,這位病人對醫院裡的護士非常嚴厲,橫挑鼻子豎挑眼,護士們都很怕他。有一天院長找他談話(這是診療程序的一部分),談話期間,他傾訴了很多怨恨,諸如配偶對他照顧不周,孩子都催著他立遺囑,只惦記著財產,不關心他的身體等等。在談話最後,這位院長突然問他,你有沒有覺得,生病也會帶來一些好處?他聽後一愣,隨口回答說,得病能有什麼好處。於是,院長就讓他回去思考得病的十條好處。


拐點什麼時候到?


第二天院長又與這位病人談話,問他想好了沒有。他說只想了三條(具體哪三條不重要)。談話結束,院長讓他繼續去想。


如此三番,在第三次談話中,這位病人完全放下了架子,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嚎啕痛哭。從此以後,這位一向對護士很兇的病人好像換了個人似的,會向護士表示感謝,會幫護士的忙;在醫院裡也會主動幫助其他患者。原來總是緊繃的臉上,開始有了笑臉。


院長說,一般病人到了這個階段,病就好治了。這位病人後來也成功戰勝了死亡,出院時,他認為自己的整個生命也獲得了更新。


這就是拐點:當你真正放下了,認識到了自己的軟弱,把自己擺到正確的位置,並且實實在在去悔改,這時拐點就出現了。生命的狀態回到了本應有的樣子。這位院長告訴我,絕大多數絕症病人,病根在心,治療的關鍵一環,就是要解開他的心結。當然整體醫療也包括營養和常規的治療。整體治療的核心理念是迴歸醫療的本質:幫助人體恢復自愈力。


拐點什麼時候到?


這是一個關於個體生命的拐點的故事。下面是關於一座城市的命運的拐點:


尼尼微(Nineveh)為古代亞述帝國的都城,於底格里斯河東岸,在今日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附近。公元前2500年左右,尼尼微就形成了一座真正的城市,併成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文化中心之一。作為帝國的首都,尼尼微一度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城市之一。


聖經《約拿書》卷記載,以色列國的一位先知約拿有一天得到上帝的命令,讓他到尼尼微城去勸告尼尼微人悔改,說他們的罪惡已經傳到了上帝面前,再不悔改,就要被毀滅。一開始約拿不知道是害怕去尼尼微(因為亞述人的兇殘臭名遠揚),還是厭惡亞述人,不想救他們,就沒有聽從上帝的召喚,反而搭上一條船,逃往其他地方,結果途中遇到風暴,船幾乎要被掀翻了。這時,船上的人掣籤,以決定是那位該死的招來了風暴,結果約拿被掣了出來。這時約拿也明白了,肯定是自己的逃避,惹怒了耶和華,於是他讓船上的人把他拋到海里以自救。果然,拋下他以後,海上就風平浪靜了。而約拿被一條大魚吞了,在魚腹中呆了三天三夜。在他向耶和華呼求後,耶和華救了他,讓他再次去尼尼微城去。


拐點什麼時候到?


約拿到了尼尼微城後,就宣告了耶和華的警示:再過四十日,尼尼微就要滅亡了。尼尼微人一聽這話,竟十分信服,全體禁食,老小都披上麻衣。尼尼微王也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同時告誡全城人民,要“切切求告神,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說,這麼做也許神會回心轉意,“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至滅亡。”(3:9)耶和華看到尼尼微上下誠心的悔改,也就改變了毀滅尼尼微城的計劃。(約拿書3:2-10)


所以,不管對於個人,還是一座城池,一個國家,誠心悔改才是真正的拐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