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損害半月板和軟骨?體重減掉11磅,患骨性關節炎風險下降50%

<strong>新冠肺炎肆虐期間,很多人宅在家裡,如果沒有很好的控制飲食,缺乏應有的鍛鍊,體重都會明顯的增加。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體重增加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影響。

一、體重對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影響十分大。 BMI=體重(kg) /身高平方(m2)

膝關節病變的患病率和嚴重程度與BMI呈正相關,肥胖者相對於體重正常的受試者對半月板撕裂增加近四倍,對高等級軟骨缺損增加近兩倍。肥胖與較高的有無影像學OA和顯著增加的軟骨病變進展(任何級別)的中年人士在36個月內的膝關節早期退行性改變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有關。


肥胖損害半月板和軟骨?體重減掉11磅,患骨性關節炎風險下降50%

肥胖與膝關節病變也有關係

二、這裡的核心問題是,我們的膝關節的軟骨在20-30歲之間已經形成,其軟骨的強度、厚度、耐磨性已經和這時候的體重匹配,如果在中年後由於各種原因體重增加,多餘的重量必然會導致關節軟骨、半月板容易受損。因此控制體重尤其顯得重要。

膝骨性關節炎的控制實際上從中年確診後就應該開始了,而實際上為了達到控制關節炎的持續發展至少包括對於骨性關節炎的基本知識的瞭解,基於控制體重而對於飲食和體育鍛煉的理解,如何能夠堅持體育鍛煉而又避免損傷關節,如何具有持之以恆鍛鍊的信心和毅力,這些其實是對於個人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的綜合高級要求,涉及有關關節的醫學、社會學、營養學、心理學、體育學的知識,因此沒有相當的文化程度是很難達到這種自控程度的。實際上其它疾病的防控道理相同,核心是對人的培訓。

三、骨性關節炎的危險因素。大多數關於危險因素的研究已經檢查對骨性關節炎做X線檢查,其他地方已經有綜述發表。對於具有症狀的骨性關節炎有三個多變的危險因素,它們是肥胖、外傷、以及過度機械壓力工作史。

強流行病學證據表明肥胖和症狀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以及膝關節置換有聯繫。在弗明漢骨性關節炎的研究發現,體重減掉11磅的女性,患症狀性骨性關節炎的風險可以下降50%。美國和國際的研究已經證明: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的來說,肥胖和症狀性骨性關節以及關節置換有關聯。例如,一個對於護士健康的研究(-一個正在進行的關於23800名女護士的研究,這研究從1976年開始),肥胖的女護士(尤其是年齡在18歲),在以後的生活中,遭受髖關節置換的風險逐步增加。


肥胖損害半月板和軟骨?體重減掉11磅,患骨性關節炎風險下降50%

減肥吧!

關節外傷,尤其是膝關節,起因於運動,工作,或者其他創傷,這增加了患骨性關節炎的風險。從事過度機械壓力的工作(包括那些需要從事艱難的勞動、重的上舉、膝關節屈曲,以及反覆的移動)骨性關節炎的風險增加。這樣的工作包括從事建築和農業的男性和從事清潔和銷售的女性,以及其他的。

慢性疾病。美國少數研究表明:被檢查出患有骨性關節炎的將來患有消化道潰瘍和腎病的風險至少是那些沒有患骨性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的兩倍;這可能和比較大的使用非甾體消炎藥有關。兩項研究發現,骨性關節患者更容易出現代謝綜合徵,糖尿病,以及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過度緊張,腹型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腰圍與臀部的比率0.81或更高),其中一項研究發現許多心血管危險因素和肥胖有關聯。

許多研究表明骨性關節對患者的影響是明顯的。例如,和那些沒有患骨性關節症狀的患者相比,有骨性關節炎症狀的患者至少是三倍可能有行走和移動困難(例如,浴室的進出)。合併有危險因素(如肥胖)的患者,困難的概率增加。其他的研究證明:與沒有骨性關節炎症狀的患者相比,有骨性關節炎症狀的患者有高的消費。在項Mayo臨床人口研究中(這些數據來自於20世紀80年代), 有骨性關節症狀的患者有明顯高的醫藥花費比沒有患骨性關節或者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另項關於疾病花費的研究表明,當骨性關節炎以疾病的模式統計,骨性關節炎的花費是減半。


肥胖損害半月板和軟骨?體重減掉11磅,患骨性關節炎風險下降50%

在家減肥鍛鍊吧

四對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和膝髖關節置換,肥胖是強危險因素。 最近幾年,所有年齡組關節置換快速增長(尤其是在中齡成年人中)是否與肥胖有關聯是不可知的。JoCo骨性關節炎項目研究對於發病的估計可能是清楚點:和其他研究(例如弗雷明漢隊列研究)相比,研究中參加者骨性關節炎的高發病率部分歸因於逐步增長的肥胖發生。在1990年,JoCo骨性關節炎項目研究開始,在它的參加者當中,肥胖的發生率是比較高的(與全國範圍的人口相比),但是,現在也一樣。JoCo骨性關節炎項目研究中,肥胖比較高的發病率可能預示美國今後骨性關節炎的負擔。是否肥胖的流行將逐步影響年輕成年人,對於骨性關節炎的臨床大夫和研究者是重要的思考。 #貓寧減肥計#

有文獻報道,體重嚴重超標的患者,關節置換後的關節磨損嚴重,嚴重影響人工關節的壽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