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諷刺的歷史事件有哪些?

陰霾冬天


我是九歌,給你新觀點。

朱元璋當過乞丐,做過和尚,更上梁山當過土匪。

他深知沒有文化的危害,他父母生了4個孩子,取的名字分別是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和朱元璋自己朱重八。伯父家的幾個孩子分別叫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從五。


元朝時期並不重視漢文化,元朝的統治者把漢人當作奴隸使用,甚至把良好的田地改為草場。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百姓的文化知識水平是很低的。在當時底層的老百姓大多數都是以數字來命名的。就比如朱元璋這一家子取名的方式。


但是在朱元璋發達之後,就不想用原先的名字了。他非常善於學習,給自己取名為興宗,後又改名為元璋,字國瑞。


他甚至還給已經去世的父親與三位哥哥起了名字。老爸朱五四改為朱世珍、大哥朱重四改為朱興隆、二哥朱重六改為朱興盛、三哥朱重七改為朱興祖。哥四個的名字連起來,正好是“隆盛祖宗”。

為提高後世子孫的名字逼格,以顯示他老朱家的名字,可是有文化水平和歷史底蘊的。於是老朱給他的24個兒子的後代,各擬了20個字,每一個字代表一世。

比如朱棣一支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簡靖迪先猷。


而第二個字須是以五行為偏旁的字,比如木生火,所以朱元璋的孫子都是以火為偏旁,朱允炆、朱高熾,依次類推。


還形成了一個系統完整的家譜。結果到了明朝末期農民起義軍起義時,殺朱元璋的子孫,也就是後面的潘王,就是按照這個家譜來殺的。

滿清入關後,起初為保持統治穩定,鞏固江山。並沒有對這些潘王下太大的狠手。待到他們鞏固自己的統治之後,便開始對這些潘王以及一些朱室子孫下手,整個皇族幾乎被殺絕了。


而諷刺的是,他們按圖索驥的線索就是朱元璋定下的輩分排名和家譜,而倖存下來的人被迫改名換姓,換個馬甲行走江湖。


朱元璋希望他的子孫能夠千秋萬代統治這個國家,但卻被滿清按照他的輩分排名按圖索驥,獵殺朱氏子孫,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王朝三百年定律唉!


@蕭中九歌:一個學新聞的額板磚歷史持有者。關注我,這裡有現象背後的故事。


參考文獻:《七修類稿》、《朱氏世德碑》


蕭中九歌


我認為最諷刺的歷史事件應該就是“慈禧坐火車”了。

1888年,李鴻章從法國人那裡,花了6000兩白銀(法國人半賣半送,試圖打開中國市場),買了一輛蒸汽車頭、六節車廂的小型火車作為慈禧太后的“御用專車”。

這輛小型火車極為精巧,車廂刷成皇室專用的明黃色,遠遠看上去像一條小金龍。


1888年年底,慈禧終於要坐火車了。

但慈禧不知道火車的運行原理,更不知道火車是怎麼發起的,她只知道自己的命很金貴,於是,當火車開啟時,那震耳欲聾的汽笛聲和排氣聲把慈禧給嚇壞了。

接著,慈禧以大清皇宮有龍脈,火車的轟鳴聲太大會破壞風水為由,下令停止燃煤。

可這樣一來,火車就沒有了動力,但慈禧不愧是慈禧,她的想法異常驚人,而且還開創了“火車史上之最”。


慈禧怎麼做的呢?

首先下令撤掉火車的蒸汽機頭。

接著令人在火車上綁滿黃緞。

最後由一群太監拖著黃緞在鐵軌上“龜速”挪動。


此外,在火車的兩側,有一群太監手持幡旗指引;火車前面,有大群太監鳴鑼開道;火車後頭,也有一群太監跟著小跑,隨時等候慈禧的差遣。

慈禧把火車坐成了轎子,也“坐”出了火車史上最大的笑話。


金兔歷史


他的慘狀嚇壞了一旁的介錯人,導致介錯人連續砍了五刀也沒能把三島殺死,簡直慘到不忍直視。

實際上呢,對於日本武士來說,切腹從來都沒那麼容易。現在一說起日本武士道,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估計是“分分鐘切腹自盡”了,作為一種大無畏的武士道精神,切腹自盡被日本人看做是光榮的行為。

日本人認為,人的靈魂居住在腹部之中,如果一個人想證明自己的清白,最好的方式就是切開腹部,讓眾人看看自己的靈魂。

後來這種方式被延伸到各個方面,比如證明對愛情的忠貞,可以切腹;證明對君主的忠誠,可以切腹;證明自己英勇不屈,可以切腹……這或許就是分分鐘切腹的由來。

真正意義上的切腹其實非常殘忍,一般切腹者身著盛裝,切腹人揭開衣服,首先拿刀從左到右切一刀,然後切第二刀,這種切法叫作十字切。

當然還有其它的一刀或是三刀不同的切法,切完讓內臟流出,再讓介錯人將自己的頭顱砍下。

這種清醒著在自己身上劃刀子的做法,光是看著就疼,日本武士卻樂此不疲,難道他們真不怕疼也不怕死?

當然不是,實際上他們怕的要命,很多武士在切腹的時候會因為疼痛難忍而大聲嚎叫,導致最終進行不下去。

因此在切腹過程中還安排了一個介錯人,類似於中國的劊子手,有他來終結切腹者的生命。

可能是因為切腹這種方式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實在太難了,因此在江戶時代後期,基本很少人採用真正的切腹手段自我了結。而大多是採用了一種叫做扇腹的方式。

所謂的扇腹,就是用木刀、主刀或者扇子在自己的腹部象徵性劃拉兩下,最多就是劃破一點點皮,然後就由旁邊的介錯人出手,將武士的頭砍下來,但對外會聲稱是真的切腹自盡。

到了後來一些武士覺得這樣也不好,介錯人萬一手法不過關,沒砍好,那不是疼得要命?這種事情還真發生過,就是前面說的三島由紀夫,簡直悲催到家了。

或許是擔心自己會變成三島那樣,有些武士就將扇腹進行改造,後期基本是服毒自殺或者開槍自殺,再由介錯人砍下頭顱,當然對外還是說是切腹自盡的。

也就是說,歷史上真正切腹自盡的日本人並不多,很多都是為了面子說的慌。並且實際上,日本的切腹自盡文化,其實也是中國人淘汰掉的。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有切腹的記錄了,《莊子》中記載,周敬王有個大夫叫萇弘,因為遭讒言陷害被流放到蜀地。

他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剖腹開膛而死。三年後,他的血都化成了碧玉。而戰國時期,著名的刺客聶政也是剖腹而死的。

說明當時切腹自盡在中國一度流行,但後來因為這樣的方式太過野蠻和殘忍,漸漸被中國人拋棄。反而是日本人見了之後很喜歡,學回去當傳統文化了。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歷史知識和美食話題,請關注菲李哦~


菲李


1.元朝時期,日本當時的天皇叫做秀仁,年號叫做四條,也叫四條天皇。 四條天皇兩歲登基,當然只是一個傀儡,被養在宮內,就這樣平平庸庸的到了12歲。因為是傀儡,沒人都自己開心,所以不甘寂寞的四條天皇想搞點事情,好讓自己開心。最後想到了一個整蠱宮女的辦法,在宮中的一些走廊上倒上滑石粉,就能看到宮女們走過來的時候狼狽滑倒的模樣,結果在撒滑石粉的時候不小心自己滑倒了,一頭磕到柱子上摔死了。

2.當初羅斯福掛了之後,杜魯門暫時當總統,還給了蔣介石很多援助,但是蔣介石認為,總統選舉的時候杜魯門不一定能選得上,於是就支持了另一個人當美國總統,我們的蔣公拿著杜魯門給的錢,支持另一個候選人。還用杜魯門給的錢給另一個人祈福,最重要的是,這個還讓杜魯門給知道了,至於結果嘛,大家想想就行了,不說了。到了幾十年後,差英文又幹了一檔子這事兒,果然國民黨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


3.崇禎徵集救國款,滿朝文武裝瘋賣傻,最終徵得白銀20萬兩,後李自成軍入京城,大肆拷掠,數日內搶得數千萬兩,達官貴人一個個嚴刑至死,送盡家財亦不能免。藻德輸萬金。“賊以為少,酷刑五日夜,腦裂而死。復逮其子追徵,訴言:“家已罄盡。父在,猶可丐諸門生故舊。今已死,復何所貸?”賊揮刃斬之。”
讀歷史就要以歷為鑑,前人犯的錯要引以為戒,也不要去嘲笑,誰知道自己會不會有一天成為警示後人的反例。


恰小年


卡扎菲兵政變成功,兵不血刃的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是最諷刺的。政變預謀已久。1969年9月1日,27歲的卡扎菲命令助手米海什,乘飛機前往首都的黎波里接管軍營。助手到達班加西機場時,發現飛機已滿員。走後門上了飛機到的黎波里機場,攔出租車去往軍營下車時,居然把武器和子彈忘在了出租車上。在班加西,27歲的卡扎菲親自出馬,把一輛吉普車裝滿子彈,一馬當先的率領軍隊去佔領電臺,當他走到半路時,回頭一看,卻發現再在前往班加西的路上只有他一個光桿司令。原來,在前一個岔路口,隨行的車隊走錯了方向。更為可笑的是,負責佔領電臺的軍官開車繞城一週,沒有找到電臺,只好原路返回。一番周折,找到電臺以後,卡扎菲自己在電臺上宣佈發動政變接管國家。負責接管的黎波里城外防空部隊的領隊,帶著600名士兵到行動時,才發現只有1050發子彈,平均每人才一發半,好在一路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政變,發生時,留守國內的王儲兼首相哈桑·裡達王子在王宮中喝得酩酊大醉。就是這樣一場倉促上陣、漏洞百出的政變,居然還成功了。


懷舊經典劇場


最有諷刺意義的歷史事件,應該是臺灣控蘇案。臺灣控蘇案,本質來說,是外蒙古獨立問題。

1,假獨立真投敵

1911年,辛亥革命一聲炮響,南方十個省宣告獨立,祖國最北方的外蒙古,也宣告了獨立。但是這個獨立和南方各省的獨立是不一樣的,南方各省的獨立,是建立民主共和政權,擺脫清王朝的專制獨裁統治,外蒙古的獨立則是擺脫祖國,投入沙皇俄國懷抱,建立親俄貴族為獨裁者的新國家。

事實上,外蒙獨立不是孤立事件,在辛亥革命事前,土謝圖汗部親王杭達多爾濟、達喇嘛車林齊密特等貴族就和沙皇俄國眉來眼去勾三搭四,但是清朝並不能制止。辛亥革命後,外蒙活佛勢力更是在庫倫街頭和庫倫大臣的人發生鬥毆,更刺激了外蒙的獨立進程。

12月1日,外蒙古王公調集各旗蒙兵集合庫倫勾結俄羅斯軍隊圍攻庫倫大臣衙門,解除清軍武裝,宣告“將全土自行保護,定為大蒙古帝國,公推哲布尊丹巴為皇帝”。12月29日,博克多格根在庫倫登基,成為新的蒙古國皇帝。對此,清政府無能為力,駐外蒙清軍很快被驅逐出境,外蒙古完成事實上的獨立。

國內政局穩定下來後,袁世凱派孫寶琦與俄羅斯談判形成《中俄聲明文件》,不在外蒙駐兵、殖民、設官,承認外蒙自治,從而換取了俄羅斯對外蒙古的“宗主權”的承認。所以說,從某種程度上說,袁世凱放棄對蒙古的實際管轄權,是蒙古法理上獨立的開始。

2,最好的機會,沒有把握住。

第一次收回外蒙的機會在十月革命後,俄羅斯發生革命,同時也受到日美英等協約國干涉,遠東勢力一落千丈,因此曾在1917年和1919年兩次發表對華宣言,放棄在華一切權利,但仍然堅持蒙古是一個獨立國家。

俄羅斯發生的革命,讓蒙古貴族感到恐懼,於是我國外交官陳毅與蒙古貴族親王們進行

談判,主動請內地派兵進入蒙古。此時的外蒙古成了北洋政府、日本、白俄、蘇俄多方角逐的戰場。

一開始,我們近水樓臺先得月,數百年的蒙漢友誼讓蒙古取消獨立成了可能。可是關鍵時刻,皖系將領徐樹錚率兵進入外蒙古庫倫,挾持“內閣總理大臣”巴德瑪·多爾濟,軟禁哲布尊丹巴活佛,並召陳毅回京,全面否定《中俄聲明》。雖然這樣“收復”了外蒙的土地,卻失去了外蒙的人心。隨後,蘇聯共產黨的支持下,外蒙的牧民階級組成蒙古人民黨逐漸得勢,成了決定蒙古命運的重要力量。

皖系軍閥倒臺後,北洋政府任命張作霖為蒙疆經略使,但是張作霖對外蒙並無興趣,更熱衷於爭奪關內權利。

蘇聯內部穩定後,再一次和北洋政府進行談判,雙方依舊不承認外蒙古獨立。但是蘇聯說一套做一套,實際上在外蒙駐軍很多,外蒙是蘇聯實際上的保護國,北洋政府只有名義和法理上上的宗主權。

3,既成事實,依舊在掙扎。

外蒙獨立的問題,最終解決在於雅爾塔條約。美國和蘇聯的這份密約,事實上完成了對中國控制權的瓜分。蔣介石政府派出的外交團,被迫承認了外蒙古現狀,同意外蒙進行公投,外蒙在蘇聯操縱下完成獨立公投,國民黨政府也承認了外蒙古獨立的事實。

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同意外蒙獨立,不是蔣介石獨立做出的決定,而是“立法院”民主決定的結果。1946年8月6日,中華民國代表呼籲外蒙古作為獨立國家加入聯合國。但是緊跟著,國民黨政府再次和蘇聯交惡,尤其是外蒙軍隊在蘇聯支持下悍然入侵新疆,外蒙的加入聯合國行動宣告破產。

1953年,臺灣當局援引蘇聯並未做到不援助中共和公正投票等條件,在聯合國宣佈廢除條約,通過投票(聯大505號決議),絕大多數國家支持“中華民國”立場。在聯合國的戰場上,蔣介石暫時扳回一局,但很快笑不出來了。1961年,蔣介石為了不失去聯合國的席位,只好同意了蒙古加入聯合國的議案。蔣介石宣稱,這是一次“迂迴的勝利”。

仔細研究外蒙獨立的事情會發現,蔣介石“日記強國地圖開疆”的習慣真的和有趣。通過談判,想要把自己利益最大化,其結果反而是為了更核心的利益,不得不繼續讓步。所謂祈求來的和平和尊嚴,永遠是別人的殘羹冷炙。如果蔣介石真的能實現對內團結對外強硬,這樣的事情也不會發生了。


歷史知事


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與你分享。


最諷刺的歷史事件,不得不說二戰時期,法國傾全國之力營造的“馬奇諾防線”,以及不到一個月就對德國投降。

歷史背景

我個人覺得,法國自拿破崙時代結束後,就沒在出過像樣的名將,開始慢慢沉淪,從歐洲第一等強國行列,逐漸滑坡到第二梯隊。

法國足球隊倒頗有些像近代法國的一個縮影。98年——06年的法國隊征戰世界盃,還保持著高盧雄雞的高傲和熱血,就像是一戰時候的法國,崇尚全攻戰術,最好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然而06年後的法國隊卻丟了進攻的魂,開始了防守反擊的套路,這是一個分水嶺。同樣的,法國的分水嶺是在一戰結束後,確切的說是凡爾登一役後。

凡爾登這一戰,德國和法國總共投入約一百多個師的兵力,雙方反覆較量,死亡人數高達二十多萬人,凡爾登也因此被稱為“絞肉機”。

戰後的法國,也開始反思“全面進攻”所帶來的慘痛教訓,於是,從天平的一個極端到了另一個極端,“全面防禦”的思想開始抬頭。

“馬奇諾防線”就是全面防守戰略思想的產物。

固若金湯的舒適區

時任法國陸軍部長的馬奇諾,是“全面防禦”思想的推崇者,在他的主導和提議下,法國開始部署修建“馬奇諾防線”,主要針對的防禦對象是德國。

從1926年開始,法國就在毗鄰德國的邊境陸續修築防禦工事。1929年,在馬奇諾的主導下,這一條防禦線正式開始全面動工,直到1940年5月,德國發起攻擊的時候,這條防線仍未全部修建完成。

不得不說“馬奇諾防線”是一個接近完美的舒適區。大炮、堡壘、醫院、宿舍、廚房、休閒娛樂區、發電站等等應有盡有。可以這麼說,只要你願意,完全可以在裡面住到死。

一戰後的法國,頗有些像晚清政府,盲目自大,關起門來思考問題。在法國軍界,落後的一戰軍事思想仍舊佔據主導地位。

貝當元帥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坦克和飛機,並不能主導戰爭的勝利,它們只能作為步兵進攻前的配合,為步兵的衝鋒掃除障礙。貝當的主要軍事思想,還是在防禦!防禦!防禦!只有修建永久性的防禦工事,才能確保法國的安全。

大佬們都是這種思想,下面的人自然也沿襲這一想法。進駐“馬奇諾防線”的法軍,從上到下,都認為德國只會從正面強攻,而德軍是絕對無法飛躍這條防線。

人一旦進入舒適區,就會產生鬆懈思想。法軍亦是如此,幾乎不進行訓練,更不會去操練什麼步坦協同這些戰術。

防線是死的,人是活的

金鐘罩鐵布衫都有一個罩門,“馬奇諾防線”的罩門就在法國和比利時邊境。

比利時當時是中立國,但卻反對法國在自己的邊境修建防禦工事。另一方面,法國當時的財政也很難在持續投入,況且法比接壤處的地形,大多是崇山峻嶺。最後,法國只在這個“罩門”處佈置了少量的機動部隊。

後果顯而易見,德國抓住這一罩門,繞到了馬奇諾防線的後方,精心構築的防線成了一個擺設。

更為諷刺的是,法國在1939年9月3日對德國宣戰,德國1940年5月10日突破馬奇諾防線,進入法國本土,一個月後,也就是6月22日,法國宣佈投降!

在拿破崙帶領下的法國,曾經叱吒歐洲,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差一點就統一了整個歐洲,沒想到後輩們卻如此不堪,真是諷刺啊!


賤議你讀史


給大家講三個事吧。

一、

我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學過一首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的李紳。李紳在為官後日漸奢靡,一餐的耗費多達幾百貫,甚至上千貫,並且他特別喜歡吃雞舌,每餐一盤,耗費活雞三百多隻,院後宰殺的雞堆積如山。

在很多時候,如果小孩子浪費食物,大人們都會用這首詩教育。可是如果讓小孩子們知道詩作者的奢侈生活,恐怕要懷疑人生吧。

沒想到以憫農廣為人知的李紳竟然一點都不節約,真是諷刺!

二、

有一個典故叫作鑿壁偷光,講得是一個名叫匡衡的少年,家裡窮,晚上點不起燈,於是便把牆鑿開一個窟窿,借隔壁的光學習,最終成為了一個大官。

這很勵志,對不對。

可是偷光也是偷,讀書人的事情也不行。少年時候偷光,等到了晚年,匡衡居然偷到了國家頭上,他利用自己的權力,把屬於國家的幾百頃土地劃到了自己名下。

皇帝知道了這件事情勃然大怒,下旨剝奪匡衡的一切官職,貶為庶民。

沒想到因為偷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匡衡晚年偷到國家頭上了,真是諷刺!

三、

1910年,一個革命青年刺殺攝政王載灃未遂,不幸被捕。他為表自己革命的決心,在獄中賦詩一首,其中一句十分熱血,在社會上廣為流傳: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其實看到這句詩,大家可能就已經猜到他是誰了——大漢奸汪精衛。

沒想到汪精衛這濃眉大眼的也叛變革命了,真是諷刺!


林杭之


我認為最諷刺的是昔日被認定為漢奸國賊的張自忠將軍最後成了民族英雄,受世人景仰。

汙名洗淨張自忠


張自忠將軍原屬於西北軍,中原大戰後擔任29軍38師師長,全面抗戰時期擔任國軍第33集團軍司令,在棗宜會戰中壯烈殉國,是抗戰時期我國陣亡最高級別將領之一,另一位是國軍36集團軍司令李家鈺。



張自忠將軍之所以會被當時人罵為漢奸,原因還是在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日本華北駐屯軍以一名士兵走丟為藉口大舉向29軍發起進攻,挑起了七七事變。日軍攻勢犀利,以29軍軍長宋哲元為代表的一部分人主張和談,希望通過和談來換取和平。


38師師長張自忠將軍就成了29軍的代表與日軍展開了多次斡旋,然而和談只是日軍的緩兵之計,是麻痺29軍的手段,日軍一邊談一邊打,不斷從後方調起來重兵大炮飛機,29軍的境況陷入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


南苑一戰,二十九軍8000將士被日軍擊潰,副軍長佟麟閣和師長趙登禹先後陣亡。7月28日夜,29軍軍長宋哲元和副軍長秦德純離開北平前往保定,命令張自忠將軍代理北平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和北平市長,掩護29軍主力撤離。



29軍大舉撤出北平城,很多百姓痛罵張自忠將軍是漢奸,讓將軍非常心痛,其實這事不應該完全怪罪將軍,他只不過奉命行事而已。7月30日,北平天津紛紛淪陷,張自忠將軍逃出北平,後被任命為第33集團軍司令,為了替自己正名洗刷恥辱,張自忠將軍積極對日作戰。

1940年5月,為了殲滅國軍第五戰區的主力,日本華中派遣軍第11軍出動了重兵,發動了棗宜會戰,張自忠將軍第33集團軍5個師被劃入了戰鬥序列,遭到了日軍第13師團、第39師團、以及第6師團池田支隊三路圍攻陷入苦戰。


且由於電臺遭到日軍破譯,第33集團軍電報往來都被日軍截獲,日軍也得知了張自忠將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部所在地,日軍第39師團將張自忠將軍司令部團團包圍。

雖然司令部上下一心奮死抵抗,給予日軍極大的殺傷,但最終還是全軍覆沒,張將軍也壯烈殉國。



張將軍的英勇甚至感動了日軍,他的遺體得到了妥善的保管,後張將軍的舊部38師在其師長黃維剛的率領下奮勇奪回了將軍的遺體,並送往重慶舉行國葬。

等到張將軍的遺體被送至重慶的時候,國民政府軍政要員都有出場,蔣介石更是親自扶靈大哭,張將軍的牌位也被入祀忠烈祠,受後人敬仰。

曾經的“漢奸”成為了愛國將領民族英雄,曾經的汙名也終於被洗淨。


龍武驍衛


錢玄同曾憤言:“人到40歲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

這話說的太早了,後來他自己大概忘了,盆友們沒有忘記。

1927年9月12日,錢玄同40歲生日。出於對錢玄同昔日說下海口大話的戲弄,胡適糾集了周作人等一大幫知名文人,欲在《語絲》雜誌上編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為此,他們煞有介事地寫訃告、撰輓聯、賦悼詞。後來,由於張作霖進京自稱大元帥,白色恐怖籠罩,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個專號沒有刊行。錢玄同僥倖躲過一劫。誰知,一年後胡適再次舊事重提。



1928年9月12日,錢玄同41週歲壽辰,胡適特意作了一首言辭幽默的打油詩《亡友錢玄同先生週年紀念歌》寄給他,全詩如下:

該死的錢玄同,“怎會至今未死”!一生專殺古人,去年輪著自己。可惜刀子不快,又嫌投水可恥,這樣那樣遲疑,過了九月十二。可惜我不在場,不曾來監斬你。今年忽然來信,要作“成仁紀念”。這個倒也不難,請先讀《封神傳》;回家去挖一坑,好好睡在裡面,用草蓋在身上,腳前點燈一盞,草上再撒把米,——瞞得閻王鬼判,瞞得四方學者,哀悼成仁大典,年年九月十二,到處唸經拜籤,度你早早昇天,免在地獄搗亂。



錢玄同過了四十歲,可是他並沒有死。非但沒有死,相反還活得很滋潤。為了不讓別人說他食言,此後錢玄同廢“錢”姓而以“疑古玄同”為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