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人說古代的于謙死得不冤死得活該?

於無聲處34


因為,有些人完全喪失了一個現代正常人的價值觀,把立場對標在封建帝王的個人利益上,或者是極端自私的絕對個人主義上。


在這種思維方式下,任何違背極端個人立場,或者任何違背封建帝王個人意志的做法,都會被嘲笑為“活該”。



在他們看來,只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才是最正確的。或者,一切符合帝王意志的,才是舊時代正確的做法。而符合國家和民族利益,哪怕犧牲一點個人利益,或者違背了帝王的意志,都會被嘲笑甚至痛罵為“偽君子”。


像岳飛這樣的,也是一個典型。某些人動不動,將岳飛之死歸咎於所謂“干涉宋高宗立嗣”,先不說是否事實,這種思維就是非常荒謬的。但是,這種現象卻也折射了這些人的“代入心理”,實際上就是他們極端自私價值觀的一種側面體現。


類似的,還有現代五花八門的穿越小說,多數情況都是主角極端自私,視一切人都為工具,一切劇情都向著主角淪為封建帝王的方向發展。


只能說,現代互聯網上傳播的思想太多樣化了,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會湧現出來。


陶式防務評論


于謙是個忠臣,土木堡之變後,正是由於他的堅持,大明王朝才穩住了陣腳。這麼一個人,最後被複闢的明英宗所殺,的確很冤,稱得上千古奇冤。

但是,從另一個世俗角度看,于謙死得不冤。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於謙被殺的根源。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率大軍親征蒙古,結果釀成土木堡之變,不僅明軍全軍覆沒,連明英宗本人也被俘虜。在這種形勢下,于謙果斷擁立朱祁鈺即位,是為明代宗,使蒙古挾英宗勒索明朝的陰謀破產。

後來,蒙古人將明英宗放回。

其次,明英宗上位,于謙必須死。

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實現了復辟。於是,于謙的命運也就註定只有死路一條了。明英宗還算是個宅心仁厚的人,說于謙是有功勞的,並不忍心殺于謙。但是,徐有貞提醒明英宗,于謙不死,復辟便師出無名了。

為什麼徐有貞極力主張處死於謙呢?關鍵在於明英宗復辟的合法性問題。

明代宗的即位是在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內部陣腳大亂的背景下,由當時的太后及群臣擁立的。所以,明代宗不是篡位,是合法繼承的皇位。

這樣一來,明英宗的復辟反而是不合法的。從中國的歷史及封建宗法制來看,從來沒有說太上皇要幹掉現任皇帝,自己重新上馬的。

因此,明英宗復辟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否定明代宗即位的合法性。當時擁立明代宗,于謙是帶頭大哥。那麼,明英宗從否定明代宗的角度出發,就必須將於謙定性為謀逆首犯。

既然于謙擁立明代宗是謀逆,那麼明代宗當然是不合法的。

謀逆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因此,于謙必須死。

再次,之所以說于謙死得不冤,是因為他原本可以不死。

明代宗一朝,于謙的權力很大,只要他願意,幹掉發動奪門之變的石亨、徐有貞那班人是沒問題的。事實上,在奪門之變之前,于謙已經收到了情報。

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公蓋可以無死,而顧一死保全社稷也。

但是,于謙選擇了按兵不動。

因為,于謙知道,自己如果選擇誅殺徐有貞等人,勢必波及一大批人,甚至影響到明英宗。而且,當時明代宗病危,又涉及到皇位繼承的問題。也就是殺人容易善後難,于謙的所作所為將會引起巨大爭議。

因此,于謙寧可捨棄性命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也不願陷入各類內鬥紛爭。

總之,是于謙自己選擇了犧牲。從世俗的角度看,自己求死,那就怪不得別人心狠手辣了。如果這樣看,于謙確實死得不冤。


鄣南煮史


導語:

關於于謙死的到底冤枉冤枉不冤枉,每個人出發的角度觀點不一樣,自然對於于謙死得冤不冤自然觀點不一樣,貝勒從政治角度分析看,于謙死得不冤枉。

<strong>

為何這麼說?

封建王朝最講究君臣等級制度森嚴,于謙,作為臣子,觸犯了皇權的紅線,這是歷代封建皇帝最忌諱的,這是于謙死得不冤枉原因之一;于謙雖然處理軍政才能突出,但是不善於政治方便權謀,其性格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這又是于謙死得不冤的另外一個原因。

其一:于謙觸犯明英宗皇權的底線。

于謙於永樂十九年考取進士,進而開啟仕途之路。于謙的仕途之路,猶如過山車一樣,彼此起伏。

在永樂朝時期,于謙仕途並不順利,永樂、明仁宗相繼駕崩之後,明宣宗繼位,在宣宗朝,于謙的因為隨軍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立下功勞,于謙得到明宣宗的重用。

然而,明宣宗在位僅僅十年就駕鶴西遊,明英宗繼承大統,由於于謙未向宦官王振送禮,遭到迫害,被迫下獄。

此後于謙的仕途生涯,註定了其命運的結果。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戰中,兵敗被俘,面對君王被俘,大明王朝群龍無首,而大明帝國京都此刻面臨瓦剌十萬大軍的威脅,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于謙力排滿朝文武大臣遷都壓力,堅持固守京都。

面對朝政群龍無首的局面,于謙力勸孫太后,推舉郕王朱祁鈺繼承大統。明代宗繼位後,于謙積極整軍備戰,其本人到一線親自督戰,在於謙運籌帷幄、調兵遣將排列之下,大明帝國最終取得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

瓦剌首領也先見戰況相持不下,陷入持久戰,自然吃力不討好,畢竟大明帝國的國力遠遠在他們之上,因此,也先就以明英宗為籌碼,要挾大明朝議和。

而面對這一條件,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為由給予拒絕,這一點雖然充分展現於謙的民族大義,但是卻為于謙最終死亡埋下伏筆。

面對明英宗要挾大明帝國無有何優勢之處,瓦剌最終釋放了明英宗。而於謙則繼續積極備戰京都。又派兵出關屯守,使得大明帝國邊境得以安寧。在政務上,于謙獨運徵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大明帝國在經歷土木堡之變後,得以恢復國力。

而明英宗迴歸之後,被明代宗軟禁七年後,得以復辟,重登帝位。面對過往事實,明英宗心中自然恨得不活颳了于謙。最終,以石亨為代表的勢力,以于謙謀立襄王之子為理由,誣陷於謙謀反,最終於謙迫害而死。

然而,于謙死的冤枉嗎?從民族大義上,于謙死得冤枉。但是,從政治角度看,于謙死的一點不冤枉,畢竟瓦剌以明英宗為理由,要挾議和,被于謙言辭拒絕,僅僅這一點,就徹底觸明英宗紅線,而明英宗被俘之後,于謙推選朱祁鈺為帝,以致於明英宗歸來後被囚禁七年之久。

這兩項罪名,在明英宗眼裡,于謙已經觸犯十惡不赦罪名,謀反罪只不過是一個由頭,因此,從政治角度看,于謙死得不冤枉。

其二、于謙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

封建王朝,遇到明君,其清廉臣子才華可能會得到施展,而遇到君臣昏庸,奸臣當道的封建統治者,其清廉忠臣難免受到奸臣構陷,如:岳飛受到奸臣秦檜誣陷含冤而死。

于謙雖然為官清廉,一生節儉,但是于謙性格過於剛直,在朝政上,得罪不少朝臣。最終招致權臣的報復,被誣陷冤死。

總結:縱然于謙為官清廉,一生節儉,憂國憂民,在取得北京保衛戰勝利上,功不可沒,然而,在政治上,于謙缺乏權謀之術,當明英宗被瓦剌為脅迫和談為由之時,于謙不懂得因地制宜運用策略,在仕途上,于謙性格剛正不阿,得罪眾多權臣,待明英宗復辟之後,于謙焉能不死?

因從,從明英宗政治角度與仕途官場,于謙死得不冤枉。

<strong>


梅花三弄說歷史


不能說于謙死得活該——于謙因為在明英宗、明景帝二人上沒有明確立場而死

于謙是不是死得活該,先來看看相關當事人的意見:

“皇太后初不知謙死,比聞,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于謙被殺,最大的理由是擁立景泰帝。

在明英宗被俘虜後,孫太后立朱見深為太子、朱祁鈺為監國。本來這個安排也是可以的,明英宗在親征前,也是讓朱祁鈺“留守”。

太子朱見深、監國朱祁鈺這孫太后的安排,本來也很符合明英宗的意圖——在親征前讓朱祁鈺留守,本身就是防範自己被俘虜的風險下讓朱祁鈺監國。

朱祁鈺本身也無意即位,也安守本分的做監國。但于謙堅決要求朱祁鈺即位為帝,雖然從當時的緊急情況下是合適的,是符合大明的利益,但不符合皇族內部利益。

簡單說,對於明英宗而言,于謙的罪名有:

1、力主擁立景泰帝;

2、不反對景泰帝非朱見深而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3、反對議和,讓明英宗不能歸來;

4、明英宗歸來後被景泰帝軟禁,于謙沒有表態反對。

于謙對於明朝是有功,但沒有在明英宗、明景帝的問題上沒有明確立場。這是他被處死的原因。

于謙是有能力,但沒有處理好自己和明英宗、明景帝的關係:

明英宗在親征提拔于謙為兵部左侍郎——因為兵部尚書跟隨明英宗親征,於是于謙就成為明朝軍事的實際決策人。若沒有明英宗提拔于謙為兵部左侍郎這個兵部老二位置,于謙就不能在土木堡之變時成為大明軍事的實際決策人,也難以順利在北京保衛戰發揮作用;

但于謙回報明英宗的是——擁立明景帝,任由明景帝廢朱見深的太子之位,這本身就是背叛之舉。

擁立明景帝可以說是事急從權;反對議和,也可以從明朝利益上說得過去;但沒有反對明景帝廢朱見深太子之位,就說不過去了。

對於明景帝而言,于謙有擁立和包圍北京城之功,對於謙很是倚重,但于謙以回報的是迎回明英宗。雖然說于謙未必真心想要迎回明英宗,只是作為和蒙古談判的一個策略。

于謙估計以為蒙古必然在迎回明英宗問題上獅子大開口的勒索明朝,結果明朝使者一到蒙古,蒙古什麼條件也不提,就把明英宗給送走。

于謙原本以蒙古的要求作為繼續和蒙古作戰的理由,結果什麼條件都沒有,明英宗就被放回來了。

於是明朝的兩位皇帝都在北京,明景帝兒子朱見濟沒有死,在明英宗還活著的情況下,也難以即位。

簡單說,于謙對得起明朝,但對不起明英宗、明景帝。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這樣的人非蠢既壞!于謙是我國古代的民族英雄!我豁出去一切也要為我的偶像說道說道。

于謙何人?

于謙出生於明朝的一個書香門第,少年時期刻苦讀書,年僅二十三歲就考上進士踏上仕途.因在任職御史時嚴厲斥責朱高煦犯上作亂,于謙得到了明宣宗的賞識,破格提拔為巡撫。

等到正統年間,年輕有為的于謙也很受“三楊”的器重。往往白天提出的奏請,晚上就被“三楊”批准。等到“三楊”去世後,明英宗開始寵幸太監王振,文武百官都開始巴結這位皇上面前的紅人,唯有于謙不為所動,因此被王振所記恨。

在王振的指使下,于謙被人誣陷,不僅丟了官職,還被判處死刑。但是由於于謙在民間一直是清正廉明的好形象,百姓紛紛聯名上書為他伸冤,于謙得以重新起復。正統十三年,于謙奉詔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于謙在北京保衛戰立下的功勞有多大?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受王振蠱惑,決定御駕親征,于謙等人雖極力勸阻卻無濟於事。由於指揮不當,五十萬明軍遭遇大敗,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

此時北京由郕王監國,于謙則主管兵部。前線大敗的消息傳來,北京人心惶惶。侍講徐有貞藉口星象變化,建議遷都南京。于謙力主抗戰,並且用南宋的例子義正言辭地斥責提議南遷的人應該斬首。

好在郕王以及吏部尚書王直、內閣學士陳循等都支持于謙,保衛北京城的決策就此定下。但是此時,京城中留守的部隊只剩下不到十萬的老弱病殘。兵力嚴重不足。于謙請郕王調集京城周邊的預備軍和其他輔助部隊奔赴進京,這才湊齊了一支像樣的防禦部隊。

于謙的處變不驚給了朝廷上下很大的勇氣,文武百官都將其視為主心骨。郕王也將於謙升為兵部尚書,全權負責京師的防禦。

為了穩定朝局,也為了防止也先用明英宗作為要挾,于謙和其他大臣請太后下旨讓郕王繼位,即景泰帝。隨後,于謙又針對京師防禦,在文臣武將的任命、軍事部署、糧食分配和器械建造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景泰帝全部採納。

在也先攻擊北京城的戰鬥中,于謙全程調兵譴將,一次次地挫敗了也先的謀劃,還設計殺死了也先的弟弟。久攻不下的也先最終放棄攻打北京城,擁著明英宗北還,大明的危機就此解除。

可以說,沒有于謙,就沒有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大明的存續將成為疑問,或者像南宋一樣偏安一隅。于謙也因功升為少保,總督軍務。

于謙為什麼會死

也先看出了明朝不會花任何代價再換取明英宗,就將其還給了明朝。期初景泰帝不願意迎接英宗回來,擔心自己的帝位不夠穩固,于謙給他吃了顆定心丸,向他保證帝位不會更改。景泰帝一向聽從於謙的意見,於是英宗得以還朝。

但是做慣了皇帝的景泰帝還是對自己的哥哥放心不下,派人將其幽禁起來,吃飯都只能通過一個小孔遞進去,英宗就這樣被關了整整七年。直到景泰病重,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貞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得以復辟。

而於謙由於很受景泰帝的信任,官員任用都要徵求他的意見,他從來都是實話實說,因此也得罪了很多人。同樣在京城保衛戰中立下戰功的石亨曾舉薦于謙的兒子于冕。于謙卻在景泰帝面前言辭拒絕,讓石亨又愧又恨。徐有貞因為提議南遷曾被于謙當眾斥責,更是一直以來對於謙恨之入骨。

英宗復辟後,石亨和徐有貞為了讓復辟師出有名,也為了報復于謙,當朝誣陷於謙等人策劃擁立襄王進京,意圖謀反,判決于謙死罪。由於沒有任何證據,徐有貞等人用了“意欲”二字,和南宋岳飛被“莫須有”罪名下獄如出一轍。而於謙本人知道這是政敵的打擊報復,辯白亦是無用,於是從容赴死。、

于謙為什麼不阻止“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的前夜,手握大權的于謙已經得到了消息,但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他選擇了按兵不動。主要原因是此時景泰已經病重,而且景泰膝下無子,皇儲人選一直是大臣們憂慮的問題。

從血緣和法理上看,英宗是前任皇帝,英宗之子朱見深曾是太子,而當初景泰帝登基時曾答應過孫太后,要傳皇位於朱見深。但是景泰帝后來被權欲所矇蔽,將朱見深廢掉,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只可惜朱見濟命薄,早早夭折,儲君的事情就一直被耽擱下來。

景泰帝已經答應群臣,要在奪門之變發生的次日討論立儲問題。不出意外的話,儲君只能是自己的哥哥和侄子之一,其他人選大臣都不會同意。相比於年幼的朱見深,朱祁鎮顯然更加合適,雖然他之前昏庸,但是起碼可以避免主少國疑。

奪門之變發生時,于謙即使及時制止,事情也難以收場。要麼將兵變的全部責任歸於石亨等人但是等到景泰病亡,繼位的依然只能是明英宗或者他的兒子,于謙必將遭到反攻倒算。

要麼將明英宗等人以造反的名義定罪,這樣一來作為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自然不能倖免。僅有的兩位合適的人選都失去了繼承大統的機會,未來的皇儲之爭足以動搖社稷根本,這一定不是于謙想要看到的結果。

也許于謙自己也是覺得朱祁鎮復位是對大明最好的結局。以于謙的聰明才智,他不會想不到自己會被打擊報復。但是和大明的社稷穩定比起來,這有什麼關係呢?正如他的《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總結

于謙的死,完全是從大明的江山社稷出發,捨棄了自己的生命。所謂的死得不冤死得活該,完全是徹徹底底的無稽之談!縱觀于謙一生,幾乎沒有缺點,有的只是滿腔的熱血和報國之心,民族英雄當之無愧!

朱見深繼位後,立刻為于謙平反,"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之獨恃,為權奸所並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可見公道自在人心,未來於謙的事蹟也會一直流傳下去,激勵著一代代世人。


機智的小熊貓


這樣說的人,應該千刀萬剮,因為他們沒有基本的認知和良知。

要全面地評價于謙,必須從三個角度去審視他。

第一個角度,站在大明朝的角度。

瓦剌軍進犯中原,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被俘虜,造成了土木堡之變。

瓦剌軍俘獲明英宗後,就打算以他為人質,威脅大明朝。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了打破瓦剌軍的威脅,于謙等大臣便和太后商議,冊立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玉為皇帝,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如此一來,明英宗就沒有太大價值了。

之後,瓦剌軍進攻大明都城。又是于謙挺身而出,帶領大明朝臣民擊退了瓦剌軍,守住了都城。

所以,從大明朝的角度來說,于謙是個大忠臣、大功臣。這是毫無異議的。

第二個角度,站在明代宗的角度。

明代宗朱祁玉本來是沒有機會做皇帝的,陰差陽錯,他卻做了皇帝。而他能當上皇帝,于謙身居首功。如果沒有于謙等大臣的舉薦,朱祁玉就不可能做皇帝。

所以,站在明代宗的角度,于謙也是大功臣。

第三個角度,站在明英宗的角度。

明英宗被瓦剌放回大明朝後,一直被明代宗囚禁著。為何?因為天無二日,明代宗不願意把皇位還給明英宗,那麼明英宗只能被囚。

這個時候,明英宗一派的君臣就和明代宗一派的君臣站在了對立面。而於謙,肯定是明代宗一派的。

所以,後來明英宗復位,必然要打擊明代宗一派。於是,站在明英宗的角度,于謙就不可能是大忠臣、大功臣了。

其實,明英宗君臣如果足夠智慧,應該更聰明地處理于謙問題。因為從整個大明朝的角度看,于謙畢竟是有功的。

以一己私利,殘酷對待大明朝的功臣,肯定是難以服眾的。


趣談國史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于謙之死,站在不同的立場,得出的結論是不一樣的,站在明英宗朱祁鎮的角度來看問題,于謙死的確實不冤。

原因:

1、在“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對於大明朝來說,確實是處於生死存亡字跡,在這個時候于謙力主立朱祁鈺為帝,雖然是挽救了大明朝岌岌可危的局面,但是站在朱祁鎮的角度來說,他是背叛了明英宗朱祁鎮。

2、于謙在力保明代宗朱祁鈺登上皇位之後,就不應該再把明英宗接回來,明英宗接回來以後,讓明代宗朱祁鈺如何自處?

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朱祁鈺只能是把朱祁鎮軟禁起來。朱祁鎮不肯善罷甘休,於是發動了“奪門之變”,明英宗發動復辟成功,這個時候的于謙地位就比較尷尬了,因為作為朱祁鈺的“功臣”,朱祁鎮的“背叛者”。

朱祁鈺的倒臺,就意味著于謙的失勢,朱祁鎮怎樣處置於謙都不算過份,因為當朱祁鎮成為俘虜的時候,于謙的做法其實是已經“捨棄”了朱祁鎮.

換到任何一個人來說,當初自己遇難的時候,被別人拋棄,如今自己又東山再起,當初的“背叛者”必定要受到懲罰。

總結:

所以說有人所于謙死的一點都不冤,活該!並沒有錯,立場不同而已。


逝去即歷史


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于謙前後有好幾次機會都可以保證自己不會死的可能性。他最大的死局是前後直接得罪了明朝的兩代皇帝:明英宗、明代宗。古代皇帝如果得罪一個,尚且可能難以自保,他還因為自己得信念得罪了兩個。雖然他始終都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做事,但是得罪最大的領導註定了他的悲劇。我大概分析一下他好幾次的悲劇點。

1、在明英宗被俘後,尚活著時,迎立朱祁鈺為皇帝,這無形中把明英宗得罪了。

2、打贏北京保衛戰後,本來明代宗可以安心過過皇帝癮了,于謙提出把朱祁鎮(明英宗)迎回來,這又把明代宗得罪了,最後明代宗不情不願得把朱祁鎮迎回來。明代宗不願意朱祁鎮跟他爭皇位,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一個國家有兩個皇帝,這就尷尬了,直接為後來的南門之變埋下了伏筆。

3、明英宗要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于謙又極力反對,這又激化了兩者之間的矛盾。要不是明代宗念著于謙保衛國家的功勞,早就把他殺了。

4、于謙為人太直,把很多人得罪了。水至清則無魚,一個人太廉潔,註定了他是孤獨的,很難有朋友。于謙不讓大家有油水可賺,最後得罪了石亨、徐有貞、曹公公。

5、于謙為人太好,不捨得用非常手段。他手裡握有兵權,如果聽到南門之變的消息,可以及時處理,可能會有另外一種結果,怎麼也比在家裡等死要強多了。


像一陣風吹


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標誌。在這場戰役中,明英宗被俘,幾十萬明朝精銳將士戰死沙場,大量朝臣無辜慘死。

隨後,嚐到甜頭的也先更是率兵直達北京,妄圖擴大勝利果實。此時,于謙出馬了。于謙先是力挺明代宗朱祁鈺登基為帝,以此穩定民心,然後據理力爭,堅決反對南遷,並著手北京防守事宜。

在於謙的指揮下,也先在北京保衛戰中連連失利,最後更是將原先的勝利果實全盤吐出。無奈之下,也先只好遠走草原,與明朝求和。就這樣,明朝化解了一場危機。

在這其中,于謙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於謙的結局卻並不如何。也先向明朝求和以後,自然會將明英宗放回。而回國的明英宗在忍辱負重幾年以後,果斷的在明代宗病重之時發起了奪權政變,史稱“奪門之變”。

而明英宗復位以後,就將於謙給殺了。按理來說,于謙純粹是死於權力鬥爭,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覺得於謙死得不冤呢?

站在民眾的角度來看,于謙死得很冤

于謙為官清廉,其更是在明朝處於水深火熱之際,挽救了明朝。

當初,土木堡之變發生以後,也先欲以明英宗做要挾,進犯北京。這樣一來,明軍礙於皇帝的安危,必定會投鼠忌器,且戰且敗。

于謙看出了也先的陰謀,果斷上書陳述利弊,希望孫太后當機立斷,立朱祁鈺為帝,以此穩定民心,粉碎也先的陰謀。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正因為明朝有了明代宗這個主心骨,才能在北京保衛戰中眾志成城,以如此不利的形勢數次擊敗也先的部隊,成功地保衛了國家。

而在北京保衛戰中,于謙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時,明朝許多官員聽說也先要攻打北京城時,都提出了南遷的建議。于謙及時的站了出來,提出不能重蹈宋朝的覆轍,並積極組織戰爭事宜。

比如說最重要的後勤保障。于謙為了將通州的幾百萬石糧食運進京城,親自動員親朋好友,並以白銀為獎勵,鼓勵人們運送糧食。就這樣,不到幾天功夫,通州的幾百萬石糧食就運進了京城,極大地鼓舞了軍心。

可以說,沒有于謙,就沒有後來的大明朝。因此,站在民眾的角度,于謙死得很冤。

站在明英宗的角度,于謙必死無疑

我們都知道,土木堡之變,就是因為明英宗的盲目自大所導致的。因此,實際上明英宗是不配再當皇帝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明代宗即位以後,明朝的國力穩中有進,不斷提高。明英宗與之比較,那真是天壤之別。

然而明英宗畢竟曾經當過皇帝,他是不會甘心讓出皇帝位置的。因此,當明代宗生重病之時,明英宗果斷地發起了復位。

不過,在明英宗復位以後,有一件事就成為了問題,那就是他師出無名。誠然,明英宗曾經是皇帝,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已經不配當這個皇帝了。而明代宗又是在明英宗被俘虜以後才即位的,是名正言順的。

因此,明英宗想要重新即位,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汙衊于謙謀反,並立了明代宗為皇帝。這樣一來,明英宗的復位就師出有名了。

因此,站在明英宗的角度,于謙死得不冤,因為他摻合進了皇位爭奪事宜。

結束語

在古時候的封建體制下,判斷一個人冤枉不冤枉純粹看皇帝怎麼想。比如於謙,人人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但是隻要皇帝認為他不是被冤枉的,那他就不是被冤枉的。


小云軒談史


于謙被殺,冤不冤?冤,非常冤,不管是從國家民族利益看還是從朱祁鎮個人角度看,于謙都冤。但是,朱祁鎮又不得不殺于謙,不殺于謙,復位則違背禮法。明史記載徐石等人建議誅殺于謙的經過,白話講,他們向朱祁鎮建議誅殺于謙,說了三次,第一次理由是于謙謀反,力主朱祁鈺上位,而不輔助朱見深。朱祁鎮回覆,這事做得對。第二次理由是于謙阻止朱祁鎮復辟。朱祁鎮沉默。第三次理由是不殺于謙,復辟無名。於是,朱祁鎮以謀反罪誅殺于謙。事後回首就誅殺了徐石等奪門之變的有功人員。我們從此可以推測,朱祁鎮是真的不想殺于謙,卻又不得不殺于謙。不想殺于謙,是因為滿朝文武都知道于謙不僅是能臣,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于謙是正臣,說話做事堂堂正正,不搞陰謀,沒有小動作。在官場這就很難得,于謙位列朝臣不是依靠文官集團抱團取暖上位,而是依靠怒斥反王受到重用。不得不殺于謙正如徐石說的,于謙不死,復辟無名。因為封建禮法是子繼父位,沒有子嗣的,過繼子嗣繼位。朱祁鈺繼位本身就有違禮法,所以才有孫太后的艱難決定,事急從權。孫太后為證明自己不是違法亂來,先是冊立了朱祁鎮兒子朱見深為太子,才冊立的景泰帝朱祁鈺。朱祁鎮這個太上皇不能過繼給朱祁鈺做繼子然後繼位,只能否定朱祁鈺繼位的合法性。繼位不合法就是謀反,總要有人承擔責任吧。那就只能是于謙,因為朱祁鈺繼位是他極力支持甚至勸說孫太后也是他做的。所以,于謙不能不死。按照禮法,于謙怎麼可以不死?有兩種辦法,一種是于謙自己已經在做的,就是堅決支持朱祁鎮兒子朱見深繼位,平穩過渡,自己平安著陸。可惜,這條路走不下去,因為于謙自己把自己的路給封死了。我們記得,朝臣們也沒有忘記于謙力主朱祁鈺繼位的理由是主少國疑。幾年後,于謙力主朱見深繼位,大臣們用他自己的話把他堵住了,因為這時的朱見深仍然未成年。多數大臣提出迎立藩王繼位。理由正是于謙當年力主朱祁鈺繼位的理由。所以,于謙此路走不通。迎立藩王勢必造成朝野動盪,于謙又不能眼看亂起朝堂。于謙可以免死的第二條路在朱祁鈺手裡。景泰帝無子,沒有繼承人,自己又一病不起,日漸沉重。繼承人問題不得不提上日程。面對大臣眾說紛紜,朱祁鈺卻一言不發,閉口不言。在等他懷孕的妃子給他生個太子。如果朱祁鈺胸懷大度,直接下詔,禪讓大位,大臣御駕迎立朱祁鎮,也就避免了于謙被殺的命運,還能博得主動禪讓的美譽。可他畢竟沒有這個胸懷,後人說他當皇帝當上癮了,也算是切中要害。最後等聽到上朝鐘聲,朱祁鈺先是驚疑的問“于謙也?”什麼意思?驚疑于謙謀反自立。等太監告訴他太上皇復辟了,才又說了幾聲好好好。所以,于謙不該死,又不能不死。殺于謙的是朱祁鎮,實際是朱祁鈺逼迫朱祁鎮不得不殺于謙。人在事中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