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為何到他死匈奴還很強大?

wang2019


漢武帝劉徹對匈奴的恨應該從他小時候姐姐去匈奴和親就開始了,所以等武帝登基後有了父親和爺爺兩代的國庫積累,可以反擊匈奴了,但是朝中缺良將,就一個飛將軍李廣,還是個防守型將軍,後來因為衛子夫,發掘出了衛青,再發掘出了霍去病,這時對匈奴用兵正當時,再說匈奴這個民族,他們本就是遊牧民族,全部奇兵,人家也不佔領你城池,也不搶奪你土地,亦不過是經常寇邊,搶掠,往往等大部隊開過去了,他們早都跑沒影了,所以漢朝也是苦不堪言,所以當時國家高層只是想削弱匈奴力量,讓他們無力騷擾,根本就沒想把匈奴消滅。再說當時西漢人口就幾千萬,就算把匈奴滅了,那麼大土地,都是草原,沙漠,中原以農耕為主,根本就不可能再分出來一部分人去遊牧,還要派遣官員去管理,需要軍隊去防禦,對當時的西漢政權來說是不划算的,再說西漢開國初期,經歷戰亂,雖然文景之治慢慢恢復一點,但是國庫還是空虛,霍去病17歲入伍,24歲去世,衛青也是常年征戰早亡,西漢那時候根本就沒有能挑起大梁的將帥了。







青春遺失


強大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漢武帝之前匈奴和漢朝的軍隊在戰鬥力方面是不相伯仲,甚至在野戰部分要超過漢朝的騎兵。而在漢武帝攻打匈奴之後,匈奴已經沒有足夠的實力和漢朝一爭短長,遠遁漠北。不過,當時的匈奴相對於西域諸國以及其他部落還是非常強大的存在。以至於匈奴在被漢朝大敗後進行西遷還可以成為歐洲人的噩夢,上帝之鞭的威名依舊足以擊碎整個歐洲。所以說,強大是一個相對概念。

漢朝攻打匈奴的成果是非常明顯的,漢樂府中“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這很明顯的證明了漢匈戰爭中的戰略優勢。在漢朝中期之後,匈奴基本上無力在深入漢朝的邊境地區進行抄掠。漢宣帝時期趙充國徵西,痛擊匈奴,俘虜西祁王,這是又一次的勝利。《漢書》記載:“本始年間,為蒲類將軍徵匈奴,斬虜數百級,還為後將軍、少府。匈奴大發十餘萬騎,南旁塞,至符奚廬山,欲入為寇。亡者題除渠堂降漢言之,遣充國將四萬騎屯緣邊九郡。單于聞之,引去”。此時的漢朝只要派一大將駐守就可以使匈奴望風而逃,足以看出雙方當時的軍力差距。

匈奴的強大在另一層面上講是因為殺而不絕,流動性非常強。所以,看起來聲威浩大,不過卻缺乏耐力,很難與敵人長期進行拉鋸戰。所以,漢代一直到東漢竇憲時期才正式根除匈奴禍患。


經典守望者


歷史雖然不能復原,但我們依然可以依據前人留下了的文字,分析當時的形勢來印證匈奴到底強大否?至於說漢武帝終其一生對匈奴作戰至死,匈奴依然很強大,我不知道是哪裡得來的結論?中國有記載的歷史上,匈奴也就是漢朝初年,因為秦漢戰爭、楚漢戰爭給予了他展示強大的機會,然後就曇花一現消失在中國的版圖,甚至是中國版圖附近。之所以會留給世人匈奴強大的印象,主要是劉邦的“白登之圍”和漢朝初期和親事件的影響,但這只是極少一部分,剛好遇到敵強我弱的時期,不能因為只對這個時期的認識,就歸結為至漢武帝后期匈奴依然強大,這是一種對歷史的誤解。

匈奴也曾經輝煌過,只是沒有在中原大地上輝煌過,在歐洲地帶,被稱為“上帝之鞭”,一直在歐洲屁股後面追趕著,要不是人家阿拉提英年早逝,恐怕歐洲歷史都要改寫了。諸位可知道,這幫被歐洲人恐懼的匈奴人,就是在漢武帝及其子孫後代打擊同一幫匈奴人,他們是被漢朝用絕對的武力驅趕至歐洲。

歷史上任何的戰爭和名族的崛起,都是有其原因的,如古人總結的三句話可以說明,即“不敗在於己”,“取勝在於敵”,“偶然因素”。

漢朝初期,經歷了秦漢戰爭和楚漢戰爭,戰火波及到當時的齊國、楚國、趙國等國家,作為當時戰場上的主力軍齊國、楚國、趙國精銳部隊基本都消耗掉了,武器器械特別是戰馬更是非常的匱乏,據歷史記載,漢朝初年,戰馬匱乏到在全國範圍內找不到四匹一色的戰馬,也就是說漢朝初年要人沒有,要武器沒有武器,要戰馬沒有戰馬,作為戰爭的最低保障都沒有,自身的軍隊實力已經不能和秦朝軍隊相提並論了,所以這個時期打不贏匈奴,即顯示了匈奴是比較強大的。這就印證了第一句“不敗在於已”。

漢武帝時期,經歷了四位皇帝的努力,政策上一直都採取黃老思想,使民眾得以休養生息,經濟上已經大幅度提高,民眾也開始富足,朝廷也開始有錢。恰恰在對的時間,又碰到了一位千古一帝-漢武大帝,因恥於漢初的和親政策,畢其一生都在用武力完成自己的願望。而匈奴那邊恰恰相反,匈奴冒頓去世後,他的子孫很少出現像他組織、領導能力那麼優秀的匈奴人了,也因為和親政策的影響,匈奴也放鬆了對漢朝的騷擾,變得更加安逸。

而漢朝漢武帝雄才大略,更是用人得當,使用衛青,初伐匈奴就取得了不錯的戰績,直接打破了漢人無法戰勝匈奴的神話,讓漢朝軍隊慢慢建立起了信心,再伐匈奴,衛青的兒子們都封侯,足以說明當時衛青對匈奴作戰的勝利,其功績有龍城大捷、收復河朔、奇襲高闕、二出定囊、漠北大戰(以弱勝強擊敗匈奴),這個時期敵我力量在此消彼長,匈奴被打擊的越來越弱,而漢朝卻越大越強。這就同時印證了古人說的前兩句話“不敗在於己”,“取勝在於敵”。

那什麼是“偶然因素”呢?我認為霍去病可以算的上是偶然因素,而且是天助、自助的偶然因素,霍去病可以說是戰爭天才。據載,漢武帝要求霍去病多看兵書,而霍去病卻說戰爭豈能拘泥於書本,所有的戰爭都時刻在變化,只需要按照變化來採取應對方式即可。霍去病每次作戰都是出奇兵,以少勝多,通過短短几年時間,打通河西走廊、在漠北封狼居胥,前者衛青在作戰匈奴時就夠牛了,而霍去病則更加厲害,率領騎兵,向北奔襲兩千多里,穿越冰山雪地,直搗黃龍,乘勝追殺匈奴至狼居胥山,並舉行了祭天儀式。從此匈奴單于逃到漠北,使得“匈奴遠遁,而莫南無王庭”,更是讓匈奴人喊出“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絕望悲嘆。霍去病絕對是屬於X因素,除了他自身優秀軍事能力外,老天爺也給足了他運氣,無論是率700騎還是率萬人作戰,從來都沒有迷路,更是夜封大雪,讓匈奴完全放鬆了警惕,讓霍去病戰果加大了槓桿奇效。這就是古人說的“偶然因素”。

雖然經漢武帝一生,沒能徹底消滅掉匈奴,但匈奴經漢武帝的打擊,已經徹底傷了元氣,根本無力再與漢朝作戰,即使到了東漢末年分三國,匈奴也從未再對中原產生威脅,隨便拉出一個諸侯的軍隊,就可以吊打匈奴,完全失去了招架之力。所以再我看來,相對於整個封建王朝來講,匈奴從未強大過,即使有,最終也被中原王朝消滅在強大之前,根本形成不了國家對抗之勢。至於漢武帝死後,匈奴依然強大的說法,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不成立的偽命題!





梁一雜說


不知道題主所說的匈奴很強大是從何比較得來的,若是和西方地區比較,匈奴人還是戰鬥力很強,但要是和後面的漢朝相比,匈奴人就可以說是看不上趟了。

整個漢朝,不論東漢西漢,除了漢初,國力衰弱,漢朝實力不夠,被匈奴人壓著打,漢朝還不得不送公主和親,但是從漢武帝開始,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轉變,先有衛青七戰七勝匈奴,後有霍去病封狼居胥,獲封冠軍侯,在這之後,基本上匈奴就被打怕了。

有這樣一句話,“國恆以若滅,獨漢以強亡”,就是說,國家往往是因為國力衰弱而滅亡,但唯獨漢朝是因為太強盛而滅亡,即使在東漢末年三國之前,漢朝國力已經衰弱了很多,但是當時的漢朝,隨隨便便的一個郡拿出來都可以吊打匈奴,即使內部紛爭不斷,匈奴仍不敢輕易犯邊。

其實,從歷史上看,匈奴除了在秦末漢初,趁著漢民族內部紛爭激烈,國力衰弱,從而佔據優勢外,其他時候基本上至少是沒佔過什麼便宜,若是沒有秦末的農民起義,秦朝的軍事實力完全可以一樣壓著匈奴打,如果真是這樣,現在的漢族很可能也會被稱為秦族。想想我們漢族的族稱的來源,就可以想到當時漢朝帶給匈奴人的壓力。


Freed4om


漢武帝是一代偉大君王,他在位期間便開始中央集權,當時劉氏宗親在藩地勢力越來越大,漢武帝就非常不舒服,最後順利削藩。可以想象像漢武帝這樣的君王,怎麼能容忍匈奴在自己的北邊威脅著自己。於是漢武帝繼位後一直都在想法設法去消滅匈奴,確實也挺有效果的。從漢武帝一朝以後,匈奴就失去了北方稱霸的地位,被大漢的鐵騎打的四分五裂。但是漢武帝不滿足,他要的是匈奴消失。可是這個代價便是與匈奴開戰了40多年,再昌盛的國家也架不住打40多年的戰爭呀,所以國內矛盾非常尖銳。

當時如果漢武帝還在盛年,也許情況不會這麼糟糕,可是漢武帝已經年邁,隨時都有可能去世,再加上當時的太子劉弗陵還非常幼小,這樣動亂的局勢如果交到太子手中,便是一大隱患,所以漢武帝不得已只能停止對匈奴的戰爭,以減小國內矛盾,為太子劉弗陵繼位留下一個好的時局。



御前帶刀侍衛


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不遺餘力打擊匈奴。給匈奴以重大的打擊。

漢武帝連綿起伏四十多年的戰爭,讓一個殷實的中原帝國,逐漸囊中羞澀。戰爭需要大量的錢,錢從賦稅中來。偶爾的高額賦稅民眾倒是沒問題,但戰爭中後期,連續的高額賦稅就讓民眾苦不堪言了。大量的百姓放棄土地和家業。

漢武帝晚年,為了汗血寶馬,打著維護國家尊嚴的旗號大肆用兵,造成生靈塗炭,“巫蠱案”更是牽涉廣泛,連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都性命不保,受牽連的更是千家萬戶,而他自己一生行王霸之術,稍不滿意就要殺人,終其一朝,被殺的宰相就有五個,受牽連的大臣不計其數,搞的人人自危。

到後來反而為匈奴的發展奠定了很大的基礎。

所以成也漢武帝敗也漢武帝。


滄海一次笑


匈奴本來就是一個強大的民族,古代匈奴的疆域範圍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東至內蒙古東部一帶。南沿長城與秦漢相鄰,並一度控有河套及鄂爾多斯一帶。向西跨過阿爾泰山,直到蔥嶺和費爾幹納盆地,北達貝加爾湖周邊,國力強盛,士兵驍勇善戰,漢武帝時期經過幾十年的戰爭迫使匈奴分裂,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但由於長期戰爭造成漢朝國力空虛已經不能支持繼續作戰,再加上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相繼去世漢朝已無大將,漢武帝年事已高傳位之事對其也是極大的困擾,晚年下罪己詔檢討自己,不再繼續對匈奴進行追殺,使匈奴得到喘息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實力,兩漢時期繼續對中原王朝產生很大的威脅!


一遼


提到漢武帝的功績,很多人就會想到對匈奴的戰爭。但漢武帝在位期間並沒有徹底打敗匈奴。可以說兩漢大部分時期,漢朝的對外政策都是圍繞如何打擊匈進行的。匈奴勢力消失後,鮮卑取代了匈奴成為了蒙古高原新的霸主。

武帝時期,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的休養生息,經濟基礎比之唐朝還有很多不足。首先武帝時期雖然已經有了部分鐵質農具、牛耕以及部分比較先進的農具如犁、耬等,但在推廣層面上還是不那麼盡如人意。西漢時鐵器官營,大約有39%的郡縣都設有官營鐵器作坊,可見當時鐵製農具還並沒有完全普及。由此導致的現象就是在西漢中前期,還有部分地區農人使用木石農具。

而唐朝時,鐵器已經完全普及,農業生產水平大幅提高,從糧食單產可以看出,唐朝時糧食單產大約比漢朝時高25%,這一數字是綜合考慮了不同作物及其種植面積計算得出的結果,當然由於數據缺失以及複雜的單位換算,可能會有些誤差,但唐朝數據較高應該是毋庸置疑的。再說太宗皇帝李世民,對突厥戰爭也有政治上的優勢!隋朝文帝時,對突厥忍讓,主要是勁量不發動戰爭,增強國力。剛好到太宗皇帝時,政治需要,國力強盛,外加新皇帝上任三把火,對騷擾已久的突厥發動戰爭!


探索歷史


因為打不起了,由於漢武帝常年興兵征討匈奴,讓國內負擔很重,後來還因為漢武帝疑心戾太子劉據,逼死了戾太子劉據,到了漢武帝晚年帝位繼承人沒有成年,自己又日益老邁,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漢武帝只能下罪己詔來維護自己的統治,最後也只能放棄攻打匈奴。從漢武帝一朝以後,匈奴就失去了北方稱霸的地位,被大漢的鐵騎打的四分五裂。但是漢武帝不滿足,他要的是匈奴消失。可是這個代價便是與匈奴開戰了40多年,再昌盛的國家也架不住打40多年的戰爭呀,所以國內矛盾非常尖銳。

當時如果漢武帝還在盛年,也許情況不會這麼糟糕,可是漢武帝已經年邁,隨時都有可能去世,再加上當時的太子劉弗陵還非常幼小,這樣動亂的局勢如果交到太子手中,便是一大隱患,所以漢武帝不得已只能停止對匈奴的戰爭,以減小國內矛盾,為太子劉弗陵繼位留下一個好的時局。


俊哥說談


戰爭的耗資是巨大的,西漢的初期,因為人民遭受多年的戰爭,民生凋敝,經濟十分需要發展。漢武帝一方面,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另一方面又要打擊匈奴對邊境的侵犯。那麼為什麼匈奴沒被被滅呢?因為漢武帝根本沒想把匈奴滅了,匈奴作為少數民族的遊牧民族,對邊境的騷擾侵犯十分頻繁,給漢朝造成了困擾,但是並沒有真正威脅到漢朝的統治地位,所以不存在生死之爭,也不會存在匈奴被滅了,漢武帝的策略是打擊匈奴,使匈奴始終處於弱勢的狀態,就這樣的話,匈奴永遠也動搖不了漢朝的統治地位,所以沒必要把他滅了。再就是把匈奴滅的代價太大,在漢朝的那種歷史環境下要想把匈奴滅了是不太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