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國字頭”發佈會,武漢民警、外賣小哥等坐上“C位”

2月23日下午4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國務院新聞辦記者見面會,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普通工作者講述他們團結奮戰的故事。

今天的“国字头”发布会,武汉民警、外卖小哥等坐上“C位”

特殊時期,特殊安排,特殊意義。這是國新辦在武漢召開的第三場新聞發佈會,也是疫情發生以來國新辦首次邀請普通工作者走上發佈會,講述他們的故事。

在特殊的日子裡,在平凡的崗位中,他們成為最閃亮的星。

“把您的家人交給我們,請您放心!”

去年12月29日,武漢金銀潭醫院火線成立南四病區。這個全新的隔離病區中,有6名醫生、20名護士,共收治了200名新冠肺炎患者。目前整個團隊已艱苦奮戰50多天,出院患者達到了150人。

今天的“国字头”发布会,武汉民警、外卖小哥等坐上“C位”

病區主任餘亭講述了一位印象深刻的病人。

一位82歲的老爺爺病情很重,入院時候生活不能自理,下床走兩步都上氣不接下氣。經過藥物治療、精細護理和精神鼓勵,當醫生告知他可以出院時,這位老爺爺說:“謝謝你救了我的命。您能跟我合張影嗎?這將是我生命中最珍貴的一張照片。”這位患者還與醫護人員共同喊出了“金銀潭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餘亭,第一批衝上前線,他說,穿上白大褂是一種責任,“一位位患者戰勝病魔、面帶微笑,這是對醫護人員的鼓舞。

今天的“国字头”发布会,武汉民警、外卖小哥等坐上“C位”

把您的家人交給我們,請您放心!”中日友好醫院援鄂醫療隊護理組組長趙培玉經常對患者家屬講出這句話。中日友好醫院帶來了最優秀的呼吸與危重症護理團隊、最好的防護物資、最好的生活物資和全面保障,收治危重症患者60人次,20位患者順利出院。

今天的“国字头”发布会,武汉民警、外卖小哥等坐上“C位”

“基層民警每天都跟病人打交道,隨時有可能被感染。”武漢市礄口區委常委、區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曉紅介紹,礄口分局1500名民警日夜奮戰,承擔了路口守控、社區封控、醫院防控、治安巡控和服務群眾的工作。沒有一句怨言,全部出色完成了任務。

礄口分局駐守了47家醫院隔離點。有一家方艙醫院,6名黨員寫下請戰書,在裡面值守,28天不能回家。他們和醫院護士一道,幫助患者,安慰患者,執勤巡邏,調解糾紛。張曉紅問突擊隊隊長,你們在裡面怕不怕?突擊隊長反問道:“怕,但是都怕的時候,警察不上誰上?

“‘疫情當前,警察不退’,這是民警寫在請戰書上的語言,這就是人民警察的職責使命!”張曉紅說,作為分局長,要為他們的安全著想。我只能對他們的說,每天抽空給家人打個電話,報報平安。

“你多吃一點、多喝一點,增加抵抗力”

今天的“国字头”发布会,武汉民警、外卖小哥等坐上“C位”

在志願者隊伍中,武漢當地的90後、95後成為一支年輕力量,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音樂教師華雨辰就是一位土生土長的“90後”。

她說,作為普通武漢人,尤其是年輕人,特別想站出來盡一份力量,於是報名成為志願者。

志願者的工作就是哪裡需要就去哪裡。我當過接送醫務人員的司機、收費站工作人員、搬運工,還是方艙醫院的志願播音員。”在方艙醫院,華雨辰通過播放音樂、朗誦美文以及播報相關新聞來平復患者情緒。

起初,華雨辰不敢告訴父母在外面當志願者,後來還是跟父母坦白了。她的母親聽完後,呆呆地坐上沙發上,睜大眼睛。母親對她說,“你怎麼這麼大的事情都不跟我們商量,你知道外面有多危險嗎?”她的父親也是過了很久才問一句,“你是在哪裡站崗?要不然爸爸替你去吧。”

從那以後,無論多晚回家,他們都在家裡等著華雨辰。進門時父母幫著她消毒,還送上雞湯,一直囑咐,你多吃一點,多喝一點,增加抵抗力。她說:“父母用自己的方式支持我和守護我。”

今天的“国字头”发布会,武汉民警、外卖小哥等坐上“C位”

外賣騎手吳輝在武漢讀書四年,對武漢有特殊感情,“春節時候訂單多,可以多賺點錢。”

隨著疫情嚴重,感到害怕的吳輝準備除夕開始休息。除夕晚上,他看到一線醫護人員,只能吃泡麵,心理很不舒服。

正月初一第一單,他就把外賣送到了中南醫院呼吸內科。隨後,接到了形形色色的訂單,被各種溫暖所感動,也收到了全國網友的支持和鼓勵。

他說:“現在騎手的工作被賦予新的含義,成了維繫城市運轉的擺渡人。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五位普通工作者也說出了自己的願望,樸實的話語中透露著溫暖。

餘亭:最期待這次疫情能馬上結束,更期待科學家能夠早點研製出疫苗和特效藥。

趙培玉:武漢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希望疫情趕緊過去,我以遊客的身份再次回到曾經奮戰過的地方。在開滿櫻花的武漢街頭,吃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熱乾麵。

張曉紅:等勝利的那天,摘下口罩,露出笑臉,走上街頭,扯扯家常。一起見證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再現車水馬龍。

吳輝:疫情一定會過去,普通崗位的普通人能得到更多理解和尊重。也希望有更多訂單,多賺點錢,在武漢生活得更好。最後的最後,疫情結束了,回去看我媽。

華雨辰:最希望患者早日出院,作為一名志願者,希望志願者小夥伴都能平平安安的。我們一起相約,摘下口罩、重新認識彼此。

這些工作者,像我們的同學、鄰居,就像我們每天在大街上擦肩而過的行人。

面對疫情,無數位普通工作者選擇了堅強和勇敢、擔當和奉獻。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舉國齊心凝聚起來的磅礴力量,也能看到中華民族在不斷戰勝艱難險阻中迸發出的中國精神。

有英雄的人民,我們一定可以取得疫情防控戰疫的勝利。

監製:陳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