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子星上水能被壓縮成什麼?

記憶中的舊時光


在中子星上,一切我們地球上存在的物質都不復存在了。

中子星上只有中子,是一種特殊的物質狀態。

這是由於質量巨大而體積很小的天體,引力壓力太大,原子被壓垮了,原子核也被壓碎了,電子壓進了原子核中,與質子中和成為中子,加上原來的中子,整個星球就是由中子組成的一個大原子核。

一箇中子星的質量必須在太陽質量的1.44倍以上,否則就成不了中子星,這是由於錢德拉塞卡極限決定的。

錢德拉塞卡極限認為,當一顆太陽質量8倍以下恆星死亡時,核心會發生重力坍縮,當坍縮到達到一定程度,電子簡併壓力將會阻擋這種坍縮,這樣的天體就是白矮星。

太陽的歸宿是成為一顆白矮星,體積和地球差不多,上面的密度為1~10噸/立方厘米。

而電子簡併壓能夠承受的最大質量就是太陽質量的1.44倍。

超過這個極限,恆星核就會進一步坍縮下去,成為一箇中子星。

錢德拉塞卡極限公式見下圖:

也就是說最小的中子星質量在太陽的1.44倍以上。

中子星是極端至密的星球,一般半徑在10千米左右。

我們太陽半徑為69.6萬千米,把比太陽還大的一個天體壓縮到只有10千米範圍,壓縮了多少倍?大家隨便算一下,就應該大致知道這個密度有多大了。

所以,中子星的密度一般在每立方厘米1億噸到20億噸之間。

我們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質都是有原子組成,而原子由核外電子和原子核組成,原子核只佔有原子體積幾千億分之一,卻佔有了整個原子99.96%以上的質量。

也就是說,原子的主要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的體積卻很小,因此原子核的密度是極大的。

這個大有多大呢?一般認為達到10^17kg/m3,也就是每立方米達到10^14噸,每立方厘米1億噸。

事實上,這個密度只是中子星的下限,一些更加至密的中子星可以達到每立方厘米20億噸。

這樣就可能存在兩個原因:一是原子核的密度比目前認為的還要大;另一個原因就是原子核中子間還是有間隙的,中子星的中子排列比原子核還要緊密。

既然中子星上所有的物質都被壓縮成了中子,也就沒有任何地球物質的性質了,還會有水的存在嗎?

所以,中子星上只有一個大中子核。

不管我們認知的地球上的水還是火,還是人豬馬牛金銀財寶,到了那裡只有一種形態~中子。

全世界所有的人到了中子星,堆在一起還沒有一個指甲蓋大。

中子星引力巨大,靠近它的天體或星際物質都會被它吃掉,當中子星吸積達到太陽質量的3倍以上時,就超過了奧本海默極限,中子簡併壓就再也承受不住質量導致的引力壓了,就再也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其無限坍縮了。

在劇烈的超新星爆炸中,中子星會坍縮進自己質量的史瓦西半徑內,成為一個黑洞。

史瓦西半徑有多大?太陽史瓦西半徑約3000米,一個1.5倍太陽質量的中子星史瓦西半徑4500米,3個太陽質量的中子星史瓦西半徑9000米。

史瓦西半徑計算公式為R=2GM/C²

也就是2個引力常量與天體質量的積除以光速平方。

質量一旦被壓縮進自己的史瓦西半徑就在也看不見了,成為宇宙中一顆一切通吃的終極天體~黑洞。

這時候的物質就連中子也做不成了,成為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一個虛無的超時空玩意。

<strong>


時空通訊


在中子星上,水會直接被擠壓成為中子。所有氫元素與氧元素原子內部的原子核在質量缺失的穩定的質子與中子結構都被巨大力量——暗能量擠壓,核外電子被毫無疑問的擠壓進入質子,形成中子,原來的中子還是中子,於是沒有任何其它的物質形式,都是中子物質結構。它們原本因為核反應形成的氧元素原子核內部質量損失都被暗能量補齊,因為中子本身的電磁能量自我約束力導致它們彼此剛性足夠強大,所以巨大的萬有引力暗能量不能夠擠壓壓碎中子,就算是黑洞也不行,所以黑洞也是中子物質結構。

而且中子星因為密度高,能夠有效阻擋暗能量,所以它收到暗能量的擠壓力巨大,所以它所受到暗能量的擠壓力也是巨大,所以它的自轉接近光速,並且因為都是中子物質結構,而且又是近乎光速的自轉,所以磁場強度巨大,未來只有凝聚態物理材料可以達到如此巨大的磁場強度。


雲天32


按照革新的化學,純中子即水或冰,分子式應為O4↙↓,↙表液態,↓表固態,水中並無H粒子,因為電解水生成O2↑,H2為電子束,反應前就有。還可通過純水不導電,KH不能在生物體中生成,以及熱水不產生燃氣H2↑等試驗來證明。新化學在原子結構論上主張“中子居外,質子居內”與“中子帶反氣旋斥力,質子帶氣旋引力”推翻了傳統原子結構論和萬有引力定律。中子星是冰石晶體,可能全部衰變成冰體,內外部還可能產生純強質子光體及弱質子氣體混和弱中子霧體。古印度的宇宙觀有水火風地四元素的學說剛好印證了上述觀點,水火(中子、質子)相濟(反應)生成萬物!古老文明的新生,新科學的振興。


王勍5


還用問,中子。


惠舒旅社老闆


中子星上的水,哈哈,一切的描繪和名詞都不是物質本身,只是種形容,閉著眼睛想想那麼多空曠的物質拼命擠在一起的樣子,大概就是那樣吧


沃特艾維羅


中子星上已不存在原子,所以水或其它物質已被壓縮、中和成中子。密度超大,自轉飛速。


后羿是曾用名


直接引發碳氫氧聚變,中子星如果有吸積盤,那麼吸積盤甚至會產生輕元素聚變,不過是不穩定的,短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