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寫在文前:

本文總字數5178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讀完此文你可瞭解:

  • 華為HMS服務的巨大市場空空間
  • HMS產業鏈的龍頭公司;
  • 華為海思麒麟芯片發展狀況;
  • 麒麟芯片產業鏈龍頭公司;
  • 華為基站和其他業務的主要合作伙伴;

明天(2月24日)晚上21:00-23:00,華為將舉行舉行線上發佈會。這幾天和發佈會相關的消息也在不斷公佈,我們簡單做一個梳理。

2月18日,新浪報道稱:華為榮耀將面向歐洲市場發佈搭載HMS服務(華為移動服務)的榮耀V30系列手機,這也將是華為旗下首款預裝HMS生態的智能手機。

2月20日,華為官方宣佈:24日將發佈摺疊屏手機Mate Xs。同時確認,消費者BG已經成立一個全新部門——全球生態發展部,來負責華為HMS生態建設。

2月21日,華為麒麟官方宣佈:麒麟芯片家族新成員即將在2月24日召開的華為終端產品與戰略線上發佈會上亮相。當天,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在微博上表示,WiFi 6是一項好技術,未來我們肯定也會用上。

通過消息,本次發佈會HMS 服務和新的麒麟新品將是最大的看點。那麼HMS和麒麟芯片產業鏈上那些企業在產業鏈上所處的位置比較重要?華為核心的基站產業鏈又有那些龍頭企業呢?

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HMS服務

HMS服務是華為對標谷歌GMS服務的產品,與麒麟芯片和鴻蒙OS共同構建華為自主移動生態體系。截至2020年1月份,HMS core月活用戶達4億。

目前,華為HMS覆蓋全球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近年來,歐盟與谷歌之間一直存在摩擦,這為華為HMS服務在歐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根據Statista 的測算數據,全球智能手機用戶規模在2021年達到38億,結合華為手機近5年的市佔率,其在2021年佔有率達到20%以上。對應的用戶規模約為8億,相較於目前HMS 服務月活用戶約4億的規模,具有翻倍的市場空間。

作為參照,谷歌商店2018年營收就達到248億美元,對應安卓的全球用戶體量,每個用戶為谷歌商店貢獻約10美金的營收,差不多70人民幣。以前文預期的2021年8億用戶體量計算,華為 HMS 服務由應用商店帶來的營收將達到640億元以上。相較於谷歌和蘋果248 億美元,和 466億美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HMS產業鏈上的龍頭

<strong>四維圖新:公司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華為將採購四維高精度地圖數據產品和服務,有望成為華為HMS默認地圖供應商。

<strong>夢網集團:公司與華為軟件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華為操作系統生態建設,包括但不限於華為最新推出的自主產權操作系統。

<strong>北信源:公司與華為旗下的子公司鼎橋通信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安全移動應用生態的建設與發展,有望受益於成為HMS服務移動安全供應商。

<strong>常山北明:公司是華為最大的經銷商受益於持續推廣HMS服務。

<strong>科大訊飛:公司與華為在深圳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公有云服務、ICT基礎設施產品、智能終端、以及辦公川四大領域開展深度戰略合作;有望成為華為HMS語音智能服務供應商。

誠邁科技:華為2019年炒作核心標的,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鏈的軟件外包服務提供商,有望受益於HMS服務拓展對app的需求。

彩訊股份:公司已與華為完成Richmail產品互認證,有望受益於華為HMS郵件服務供應商。

數字認證:公司有望成為華為HMS密碼安全供應商。

上述公司是華為HM產業鏈上所處位置相對較為靠前的企業,後續會有更多企業受益於HMS服務的放量。

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海思麒麟

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0月,前身是創建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麒麟系列芯片是國內第一款智能手機處理器,獲得市場廣泛認可。經過近30年的發展,海思半導體已經成長為中國第一,全球前五的IC設計公司,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半導體突圍之路。

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2018年海思半導體營收規模約為76億美元,同比增長43%。隨著海思芯片放開對外售賣限制,未來還是半導體的應收體量有望進一步放大。

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目前,海思旗下的芯片共有五大系列,分別是用於智能設備的Kirin系列;用於數據中心的Kunpeng系列服務器CPU;用於人工智能的場景AI芯片組Ascend系列SoC;用於連接芯片(基站芯片Tiangang、終端芯片Balong);以及其他專用芯片(視頻監控、機頂盒芯片、智能電視、運動相機、物聯網等芯片)。

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海思產業鏈上的龍頭

<strong>中科創達:公司與華為長期合作,為麒麟970提供Object Recognition物體識別的整套嵌入式AI解決方案,助力實現物體識別AI技術的落地和優化。

<strong>潤和軟件:公司與華為海思保持長期戰略合作,並曾合作第一款內置NPU的AI芯片麒麟970 ;與華為海思合作推出HiKey960開發平臺、HiKey970開發平臺、 Hickory開發平臺、 Poplar開發平臺、Luna開發平臺等5款高性能AI開發平臺;華為投資是公司上市時的第七大股東,華為投資系華為投資工會委員會和任正非共同設立。

<strong>耐威科技:公司為華為(海思)提供硅光子芯片的代代工服務,包括工藝開發和晶圓製造。

<strong>泰晶科技:石英晶體諧振器細分領域龍頭,共有17款產品通過了華為海思等逾十家國內外知名應用方案商的認證。

華天科技:集成電路封裝領域小龍頭;公司及相關子公司通過了海思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產品可靠性測試或開始供貨;公司Bumping、WLP等先進封裝產能規模進一步提高,具備接受批量訂單的條件和能力,通過了華為等終端主流公司的審核,部分產品已開始供貨。

北方華創:國內主流高端電子工藝裝備供應商. 為華為海思提供集成電路芯片用設備與服務。

廣電計量:公司1月披露,公司為華為海思等眾多國內芯片廠商提供相關的檢測服務。

海日智能:公司有多種型號、制式的5G通信模組產品,與華為海思有合作。

東方中科:國內領先的電子測量儀器綜合服務商,華為海思半導體是公司的前五大客戶。

宏達電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宏達恆芯的單層陶瓷電容、陶瓷薄膜電路已向海思半導體進行供樣。

蘇試試驗:全資子公司宜特檢測服務於國內的芯片設計公司,包括華為海思等。

<strong>力源信息:公司目前已代理的海思芯片包括視頻編碼芯片(安防監控等)、無線連接芯片( NB-IOT. WIFI等)、寬帶載波芯片。正在走代理授權流程的海思芯片包括視頻解碼芯片(機頂盒)及顯示芯片(電視機) ;後續將逐步擴展到海思的無線通訊、電力載波、視頻解碼等領域。

吳通控股:公司研發中心獲得華為海思芯片授權;公司NB-IoT模組WT208中採用的是華為海思芯片。

美格智能:公司有海思芯片的技術開發團隊,以海思芯片為基礎開發並向華為提供移動寬帶、車載終端、智慧家庭等領域的產品。

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基站

基站是華為最核心的競爭力,特別是在5G時代。2月20日,華為在倫敦召開產品與解決方案發佈會上, 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表示:截止目前,華為已獲得91個5G商用合同,5G Massive MIMO AAU(Active Antenna Unit)模塊發貨超過60萬個。其中超過一半是64T64R。 此外華為的5G專利數也遠超電信巨頭諾基亞和愛立信,專利數位居世界第一。

基站產業鏈上的龍頭

<strong>深南電路:國內印製電路板的龍頭企業,已連續五年獲得華為授予的"核心金牌供應商" ,華為是其第一大客戶。

<strong>生益科技:華為高端PCB主力供應商,多次蟬聯華為"優秀核心供應商"大獎。

傑賽科技:國內資質種類齊全的信息網絡建設服務提供商之一, 華為全球三星金牌合作伙伴.相關產品為PCB板

<strong>風華高科:公司MLCC電阻、電容項目供應華為。

大富科技:公司已多年蟬聯華為金牌核心供應商, 2017年公司取得了交付、品質等方面全優的歷史性突破,並獲得了優秀供應商、優秀質量獎在內的6項大獎,均為射頻類唯一獲獎者。

武漢凡谷:主要產品包括雙工器、濾波器、射頻子系統等,是華為集團的核心供應商。

良信電器:公司主營高端低壓電器產品,和華為合作10多年,多次獲得供應和質量方面的獎項。

<strong>華工科技:華為"金牌供應商" ;主營10G、25G、 100G光模塊產品,是全球少數幾個學握各類主流激光器技術的公司; 100G模塊是國內首家通過華為論證的產品; 18年12月, 25G產品獲得華為首批認證,已批量供貨佔據華為50%的份額。

春興精工:公司與華為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5G方面主要集中於宏站濾波器領域,從低頻到高頻均有涉及

江海股份:華為所有的項目(包括5G、通信基站、光伏等)與公司三大產品群鋁電解、薄膜和超級電容器處於批量供貨或認定試驗過程中, 19年前三季公司給華為供貨同比去年增長96%。

鳴志電器:公司的控制電機產品主要應用於通信基站、天線設施和其他相關基站設備中,華為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客戶之一。

路盛通訊:公司與華為在5G方面合作,主要涉及宏站和微站的產品,以及毫米波頻段的有源相控陣和幹線傳輸產品。

永貴電器:19年9月,成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格供應商,目前主要供貸範圍為線纜及線纜組件。

博創科技: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PLC光分路器、DWDM產品生產商之一; 華為是第二大客戶,過去三年內對華為銷售佔公司總銷售收入的30%以上。

科泰電源:華為長期供應商,主要為華為提供備用電源產品,為5G通信提供穩定可靠的後備電力保障。

華星創業:公司是第三方移動通信技術網優業務位列前三的企業,主要客戶是華為集團。

新亞製程:電子工具、儀器儀表供應商,連續多年為華為第一大客戶,營收佔比多年在4成以上。

廣東鴻圖:公司主營精密鋁合金壓鑄件,是華為一級供應商。

飛榮達:公司主營電磁屏蔽材料及器件,給華為提供5G基站用的選擇性電鍍天線振子,華為收入約佔公司總收入的20%左右。

潤建股份:華為是公司重要客戶,為華為提供通信網絡工程服務。

創意信息:公司是華為數通安全CSP五鑽及多產品金牌合作伙伴,主要為其數字化站點提供監控。採集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 5G微站電源產品在中國鐵塔已上線。

中石科技:公司是華為技術和華為終端的合格供應商,供應導熱、屏蔽等材料產品,屬於平臺類產品,廣泛應用於通信基站、智能終端等電子應用領域。

宜通世紀:公司與華為合作超20年,合作領域從原來的核心網擴大至無線工程、無線優化、健康產品銷售等。

銘普光磁:高端通信設備廠商的供應商,與華為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中富通:公司為華為提供優質的網絡建設、運維及優化服務。

博通集成:進入為的供應鏈體系,目前合作的主要為無線數傳相關產品,相關產品已批量供貨。

卓翼科技:公司在寬帶接入,路由器, CPE終端,智能手機等產品上與華為有長期深入合作。

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其他產業鏈

物聯網

太極股份: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主要聚焦政府、金融、製造、能源等行業,推動雙方共同打造開放兼容的產業生態體系,孵化有競爭力的行業解決方案,支撐各行各業的ICT業數字化轉型。

浙江富潤:18年10月,子公司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針對供應鏈、金融、醫療等行業共同建立數據分析模型,並進行行業推廣和複製等。

高鴻股份:與華為在5G車聯網方面共同推進5G-V2X技術標準化及產業發展。

金域醫學:18年8月,公司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第三方檢驗、病理診斷和基因分析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以及智慧城市、智慧醫療建設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比亞迪:公司的雲軌無人駕駛集成了華為的eLTE通信技術。

漢威科技:公司與華為公司共同推進了"NB-IoT. LoRa等低功耗廣域網技術在智能感知終端的應用,公司智慧水務、智慧環保等行業應用平臺均已入選華為ISV優選級解決方案。

眾合科技:9年3月,與華為在福州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雙方將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就市場、產品、技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交流與合作。

華平股份:19年8月,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同意在公安、應急、海事等行業領域內,就應.急通信、應急可視化指揮、行業視頻大數據等相關的業務和市場,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

浩雲科技:19年12月,與華為技術簽訂《合作協議》,旨在金融智能物聯行業內就基礎硬件、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以共同推動銀行智能物聯業務發展。

佳都科技:公司與華為聯合開發了"AR三維實景融合技術平臺"解決方案,融合了地圖場景、數據場景、視頻場景。

HMS,華為的王炸來了,產業鏈再梳理,會出妖股嗎?

娛樂

恆信東方:是華為在VR板塊的內容合作方之一。

湖北廣電:與華為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廣播電視融合網試點合作,完成無線覆蓋試點。

南興股份:公司子公司唯網絡是華為雲0C資通供應間。

遊族網絡:19年12月,與華為達成雲遊戲合作協議。

貴廣網絡:19年5月,公司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攜手在貴州省內就華為融合視頻、華為雲、大數據及AI、廣電5G及基礎網絡、集客業務、物聯網等領域合作。



寫在文後:

本文是華為產業鏈梳系列第三篇,部分公司在《 》和《 》中出現過,麼有反覆提及。文章旨在讓讀者認識華為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個人總結有很多遺漏之處,歡迎大家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