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合格的父母?

——为孩子骄傲,陪伴孩子。

我们都说孩子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只有在实际生活中点点滴滴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真心为孩子骄傲,才能做到珍惜、珍爱“上天的礼物”。从十月怀胎伊始,为孩子申请了博客,坚持撰写日志,把陪伴孩子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上幼儿园后,父母把孩子每一件作品都做了整理、归纳及保存;上小学后,把孩子每一篇作文、每一学期的成绩都汇总成集,这些都是一些父母很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正是这点点滴滴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与成长,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辛勤付出的回报,也给孩子提供了自信心的源泉。有时我们把过去的记录拿给孩子看,孩子也会吃惊自己的进步;每当孩子看看过去的成长,就会从以往成功体验中建立信心,生成勇气去努力克服困难。

——做孩子榜样,感染孩子。

“身教胜于言教”。虽然父母有时会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不同意见,甚至分歧。但是在作为孩子榜样上,父母总要尽力做好。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有人总结这样一段话:

敌意,让孩子学会了争斗;

虐待,让孩子学会了伤害别人;

支配,让孩子学会了依赖;

干涉,让孩子学会了被动;

娇宠,让孩子学会了任性;

否决,让孩子学会反对社会;

相反,

民主,让孩子领导能力强;

鼓励,让孩子学会了自信;

公平,让孩子抱有正义感;

宽容,让孩子学会了耐心;

赞赏,让孩子学会喜欢自己;

爱,让孩子会爱人如己。”

这段话精确地总结了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父母每天都陪伴孩子一起完成作业,父母的不断进取和主动承担家务也让孩子养成了勤奋、勤劳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正是在生活中,与父母的耳闻目染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与孩子为友,尊重孩子。

“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这既是学校守则中倡导的,也是应该是家庭成员相处的共同理念。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就是在具体的生活、学习规划、安排上,都要尊重和听取孩子的意见。即使有时孩子的意见在父母看来不正确时,父母也要耐心告诉孩子,之所以未采纳他的意见的理由和原因。正是坚持这样的理念和教育方法,才能在亲子之间形成的良好的、平等的关系。正是因为与孩子孩子为友,尊重孩子,父母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生活状态,也才能及时做出教育对策,调整教育对策。

当然,一个好孩子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一位好学生更是学校、老师辛勤、努力的结果。这里虽然讲述很多家庭的经验和付出,实际上,没有学校和老师的培养也就不会有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如何做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