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不怎麼會做饅頭,有時在一鍋裡有一兩個死麵塊咋回事?

古希叟69133248


很高興來回答一下定問題

蒸饅頭的時候總有,一兩個死麵快起不來

我想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點可能是起面的時候時間不夠,

第二點可能是和麵的時候水有點燙

第三蒸的時候可能水放的有點多,下面一屜就有的真的不太好起

第四,饅頭面發好以後,揉成饅頭,在二次醒發半小時

如果做好了,這幾樣饅頭蒸起來,應該香噴噴的,特別好吃,不會有不起的現象





吃貨小白2


大家好,我是海岸序言。有死麵饅頭這裡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活面時加入的水熱,燙死一部分麵糰。

二是發酵粉不足,加入時沒有充分攪拌均勻,沒有用溫水和麵。發酵粉一定按說明書比例,然後加入溫水攪勻溶化,再放入麵粉,面不要太硬。發制面團二倍大時就可以了。三是沒有進行二次醒面。面開做成一個個小麵糰饅頭時,一定二次醒發15一20分鐘,根據室內溫度而定。四是鍋裡水沒開鍋就放入小麵糰。這樣也會出現不膨脹的。根據饅頭大小可以蒸20分鐘至半個小時不等,關火後一會接著開蓋,不然鍋蓋上水珠滴到饅頭上,也會影響饅頭口感。。希望今天的回答能幫到您。






海岸序言


注意選對發酵劑、注意發酵粉的用量、活化酵母菌、注意水溫、揉光滑等就可以了。

一、選對發酵劑

1、發麵用的發酵劑有三種:小蘇打、麵肥(老面)和乾酵母粉。它們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適的條件下,發酵劑在麵糰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通過受熱膨脹使得麵糰變得鬆軟可口。

2、小蘇打釋放的氣體並不豐富,所以用它發麵的成品鬆軟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鹼性物質,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降低麵食的營養價值,不建議選用。

3、麵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發酵之後留取的一塊麵團,適當保存之後用它來做菌種啟動發酵。麵肥必須要搭配鹼來使用,是因為它會使麵糰產生酸味。但鹼會破壞麵粉的營養,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費,呵呵~所以也不建議使用。

二、發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發酵粉是天然物質,用多了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提高發酵的速度,也許還能增加更多的營養物質也說不定。所以,對於麵食新手來說,宜多不宜少能保證發麵的成功率。

三、活化酵母菌對新手比較重要。

加乾酵母的方法我其實是不講究的。有時候偷懶就直接和麵粉混合了,再加溫水和麵。不過對於新手來說,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勻等問題,會對發麵結果產生一些影響。

四、和麵的水溫要掌握好。

和麵用溫水。溫度在28-30度之間最好。但很多朋友家裡沒食品用溫度計怎麼辦?用手來感覺吧。別讓你的手感覺出燙來就行。特別提示:用手背來測水溫。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議用溫水。當然你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發麵過程儘量短一些,能節約時間。

五、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

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麵很重要。不少朋友總是說發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麵糰太硬了。水少面多,麵糰就硬,這樣的麵糰適合做手擀麵。水多面少,發出來的麵糰軟踏踏,成品口感差。

六、麵糰要揉光滑。

麵粉與酵母、清水拌勻後,要充分揉麵,儘量讓麵粉與清水充分結合。麵糰揉好的直觀形象就是:麵糰表面光滑滋潤。水量太少揉不動,水量太多會沾手。

七、二次發酵。

從蒸鍋中取出的麵糰你能看到豐富的氣孔。不過發酵不應該這樣結束。呵呵~~如果就此結束也不是大錯,但發麵的成品在口感和外形上會有所區別。

八、保證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是成功的關鍵。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在30-35度之間,最好別超過40度。溼度在70-75%之間。這個數據下的環境是最利於麵糰發酵的。溫度還好辦,夏天室溫基本上能保證正常發酵的需要。但溼度就不好控制了。





姐妹生活日記


這是因為饅頭沒發好,也就是說,在面內部沒有足夠多的酵母菌。

傳統的饅頭髮面,都是用一小塊面引子(其它也就是一塊富含酵母菌的麵糰)和在面中(現在蒸饅頭可以用酵母粉和麵,或者使用自發粉)。

然後要在比較合適的溫度下(應稍稍溫暖一些的環境),進行發酵。發酵的過程中,酵母菌大量繁殖,並使麵糰中佈滿的微小的氣泡。(為避免饅頭髮酸,在上籠屜時還有和一些鹼面,以中和發酵後的酸味)。

在高溫蒸氣的熱量下,微小氣泡膨脹,使饅頭呈現出,軟乎暄騰的狀態。

饅頭沒有膨脹,主要原因是其中沒有足夠多的酵母菌(或者根本沒有酵母)。


我笑到都哭了。


你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自己在家裡做饅頭,不比在外面吃到的那種用機器做出來的,均勻細膩。


因為自己人力手工活面是不可能比機器的力氣大,所以活出來的面不是那麼均勻,可能有些地方是沒有把項目和進去。
也有可能是蒸的時候有水滴滴到饅頭面上。
當然也有跑氣的可能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b1800010df0771e2b00\

胤興vlog


您好,這個熊貓有點胖就是我,有幾個原因給您參考。
1,發酵粉沒有拌均勻,我一般是融化在溫水裡倒入麵粉中。
2,發酵溫度或者時長的問題,發的狀態還不到
3,和麵的按壓搓揉不夠,要充分搓揉,讓他均勻細膩光滑,一般要10-15分鐘,力氣要大,沒有力氣也不行
4,二次發酵的溫度和時間有問題,發的狀態不到
5,蒸熟後,先不要記著掀鍋蓋,要燜個幾分鐘再掀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理解,希望可以幫到您。你可以關注我,看我前天做的視頻,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b1b3005f8be4efa81a084319eb75cf4\

這個熊貓有點胖


蒸饅頭看你是喜歡用老面蒸饅頭還是酵母粉蒸饅頭,老面蒸饅頭需要掌握好鹼面的用量,掌握不好就饅頭蒸出來就容易發黃,放少的話饅頭就會發酸。而發酵粉就好掌握的多,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喜歡用發酵粉蒸饅頭,分享一下我個人蒸發酵粉饅頭的做法:第一,面起揉麵的時候我會在案板上撒一點鹼面,這樣可以減少發酵粉的味道,蒸出來的饅頭也比較香甜。
第二,饅頭胚剁好後蓋上保鮮膜讓饅頭二次醒發15分鐘,這時你拿起的饅頭胚是很輕的。
第三,冷水上鍋蒸,一般蒸20分鐘就好了,時間到不要急著掀蓋出鍋,讓饅頭在鍋裡自然冷卻5分鐘,然後再掀蓋,這樣蒸出來的饅頭皮光不塌陷。
至於上面說的死麵塊我個人覺得應該是火大的緣故,等水開大氣上來後轉小火就可以解決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afc00018882eb29765d\

年年媽美食記


我說以下原因造成。
1.沒熟,中間如果有面沒熟,它們冷卻後會互相粘連,所以會造成塌陷。


2.火太大蒸過頭了,也會塌陷,而且會伴隨表面皺皮。
3.發酵時間太長,或者酵母放多了。原理是,你發麵最好是原來的增大一倍就可以蒸了,如果太大,裡面二氧化碳太多,麵粉支撐不住,所以熟了以後就塌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e226de253eb4bad891674f562dc4da6\

生活有滋有味666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0a00044db173d7709b\

大白生活vlog


和麵的時候,把酵母用大碗溫水完全化開,用它和麵,和成光滑偏軟的麵糰,醒發制蜂窩狀,就可以揉麵了,做出來的饅頭特別軟。想吃勁道的話就把面和的硬一些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