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村落」——韋曲街道幸駕坡村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長安村落」——韋曲街道幸駕坡村

位於神禾原西段的制高點,處於韋曲街道的西南邊界,北臨潏水,東與何家營為鄰,新建的西部大學城將村莊環繞。目前有雷、李、王、周、劉、馬等姓氏。2012年有4個村民小組,村民400餘戶,1531多人,耕地700多畝。正處於由傳統農業生產向多種經營的轉型期。

「長安村落」——韋曲街道幸駕坡村

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神宗皇帝朱翊鈞巡遊長安,聞聽城南神禾原上香積寺神佛靈驗,風光優美,遂前往進香,途經神禾原畔高坡之上的神禾廟歇息。古代人們將皇帝過往稱作“幸駕”,因明神宗曾“幸駕”此坡,便得名“幸駕坡”。然而,明神宗赴香積古寺進香一事僅系民間傳說,並無證據可查考,而據有關資料記載,宋代靖康年間(1126—1127)已有該村,原名衡家坡,古代將秤也稱為“衡”,因為釘秤人居住此坡而得村名衡家坡,後來演變為幸家坡,又因曾有皇帝到此一遊的傳聞,才將“衡駕坡”改名為幸駕坡。

「長安村落」——韋曲街道幸駕坡村

今天的潏河,由韋曲境內瓜洲村向西流經何家營、幸駕坡、水磨等村,折而向南匯入河的這一段,被稱為“五嶺潏河”,並流傳著一則故事。說是唐初,有一名叫杜正倫的官員,想與城南居住在杜固之地的杜氏貴族互通家譜,被拒絕,遂懷恨在心。

「長安村落」——韋曲街道幸駕坡村

(杜正倫)

待到他執政後,便向朝廷建言,開鑿杜固,引潏河之水興修水利。將潏水經由皇子坡、塔坡、杜城、丈八溝一線,改為穿神禾原經何家營、幸駕坡直到香積寺與滈河合流,既保護了唐代都城長安的安全,也免除了漲水淹沒廣大良田。鑿塬而通,深至八九十尺,俗謂之坑河。而今流經村北的潏河河道,正是當年杜正倫“鑿塬而通”引水之處。


僅從近代說起,從該村走出的名人就有清代關中大儒雷智福,中華民國公派留日學生、後任陝西富縣丞審的李子龍,楊虎城西安綏靖公署秘書股長雷博儒等。新中國成立後,又湧現出在國家科技部門任職的高級知識分子曹榮達、雷惠博等英才。

「長安村落」——韋曲街道幸駕坡村

2001年,西京學院看中這塊風水寶地,村人以支持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為己任,用數百畝肥田沃土,接納西京學院落戶村東。

「長安村落」——韋曲街道幸駕坡村

隨著西京學院落戶,以及長安城市化建設的飛速發展,村子迎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春天。近些年來,努力打造村容村貌新形象,硬化全村道路,同時鋪設排汙管道,安裝路燈100多盞,完成低壓線路改造,增架變壓器一臺;藉助上級開展的人畜飲水工程,新打深井一眼,鋪設通水管道,實現自來水入戶。新建5間2層辦公樓。利用現有土地,抓好糧食生產,強化科技含量,種植經濟作物;利用西京大學落戶後周邊環境日趨繁華的優勢,以及便利的交通條件,大力發展房屋出租、門店經營、建築運輸、外出打工等市場經濟。2010年又一次支持西京學院開發建設,完成90多畝土地徵用任務,增強發展商機。目前,區級重點工程城南大道的開發建設已經啟動,由村西南北貫通的這條區級主幹道路,將會打通該村的死衚衕,為本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新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