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直拍選手,許昕的反手和王皓什麼不同?

懷德35


大家好,【乒談】來回答這個問題。同為直板選手,王皓和許昕的反手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1. 目標

王皓橫打反手的目標就是得勢得分,許昕反手目標就是為了不被針對的太厲害。

王皓會推擋,但是從小就不用推擋,反手位的球基本都是橫打橫拉或者側身解決,比賽中極少用推擋。因為打法標新立異,王皓的打法在剛開始的時候受到過很大的質疑,而圍繞著推擋該不該放棄,橫打和推擋如何結合,曾經也是業內研究的重點。但是王皓用成績證明了這個打法的合理性。


許昕以正手著稱,以前反手薄弱。雖然貴為世界第一,但是世錦賽上的表現難以令人滿意,反手被嚴重針對。下定決心技改的許昕,反手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確實是被逼出來的。因為這樣能節省體力,也能為正手創造機會。


2.用法不同

王皓的橫打是體系化的,而且得分比重甚至比正手大。從發球接發球都有一套銜接,主要以中近臺為主;許昕更多的是處理對手給到反手的球,遠臺也可以反拉,到手主動進攻偏少。王皓的反手有實力,可以連續進攻,許昕反手沒那麼強,但是手感和弧線很好,能打出神球,能為正手創造機會。兩人的反手是兩個系統。


我是【乒談】,12年乒乓經驗。普及乒乓技術、解讀乒乓人物、帶來乒乓資訊、推薦乒乓器材,只想為您展示有意思的乒乓。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歡迎您關注我,一起探討乒乓事。


乒談


我覺得,雖然許昕和王皓都是直拍選手,在反手運用上許昕的反手和王皓不屬於同一個路子。許昕是反手抽一下過渡以後,再通過正手去解決問題。而王皓的反手是那種我站住了,你正手對抗也好,一直與你用反手拉死你也可以,能夠打兩面相持最好,王皓是完全把直拍打成橫拍類型了。

由此可以看岀,許昕還是明顯的直拍打法,相較於王皓的“橫板化”直拍,許昕在正手位的跑動範圍更大。


懷德35


許昕是多年前放棄推擋改橫打,屬於全臺正手單面背的打法。腳步好,跑動範圍大,世界第一直板弧圈。類似金澤珠。反手有一板加力撕加力彈。搏殺型。但是連續相持能力跟王浩相比肯定是弱點。

王浩從小就是直拍橫打,根本不知道啥叫推擋。連續相持能力肯定好過許昕。但是這種打法很冒險,成材率太低。好在王浩成功了。

直拍橫打這項技術因為人體結構的原因導致拍型打開角度不夠。這是先天不足沒辦法。所以導致這些年也沒有出來第二個王浩。近年來直板的凋零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直拍又是中國的傳統特色,前三板優勢大,所以現在從體校到各專業隊都會留給直板1-2個位置。不會完全捨棄。真心希望有一天我國乒乓球能解決直板反手的問題。讓傳統直板重塑輝煌。




野球大叔


從技術細節來說,王皓的反手領先所有直板運動員的原因,只有一句話:食指扣住。直板反手難打,最難的是亮板形。橫板自然地握拍,拍形就很亮了,直板則是會很自然地壓得很平(其實相對應的,直板正手天然好亮拍形,橫板則比較容易壓拍形)。太平的拍形幾乎全是壞處:擊球面積小容易漏球,擊球不實容易打薄皮,球的質量低,也不容易製造弧線。大多數直板運動員的反手為了亮拍,都讓拇指往裡伸,拇指發力往下摁讓板子亮起來,同時食指放鬆以避免壓拍。但這麼調整的代價就是,第一,正手可能就有點吊腕,或者亮不開拍面(典型如薛飛。劉國樑倒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正膠本來就是吊著手腕打的),第二,用不上食指的勁,觸球瞬間手腕手指的爆發力用不上。我是業餘直板,反手殘廢,問遍了認識的高手,看遍了除了王皓的教學視頻,所有給直拍橫打的建議都是“拇指稍微用力摁住拍子,食指放鬆,把拍形亮起來”。許昕早年大鉗握拍,握拍很實,正手很紮實,反手就隨意發揮(聽天由命),偶爾還來一下推擋。後來改成偏小鉗,反手調整空間大了點,也放棄推擋了,但食指還是沒有怎麼放鬆。所以他反手還是沒有太多調整拍形的空間,高速高質量的反手對抗中容易失誤。王皓最詭異的地方就在於,他是食指扣緊的,但反手依然能亮拍,同時也沒有很明顯地影響正手。。。所以說王皓古往今來只有一個,我至今也想不明白他是怎麼做到的,只能說天賦異稟。你可以去看一下王皓的皓令天下教學視頻,他原話是“食指扣住,觸球時手指手腕甩出去,從上到下把球撕出去”。就這句話,至今沒有任何直板能做到,也許最接近的是黃振庭。技術層面的不同決定了兩人反手的戰術選擇。王皓能從容不迫地站在反手打相持,他根本不怕對反手,不管是快節奏的對撕,還是中遠臺的拉,或者是反手貼一板。王皓反手就像個無級變速箱,所有節奏所有類型的球都有穩定高質量的處理辦法(當然,防守還是會比橫拍差一點)。許昕的反手沒有這麼多擋位可供選擇,他的反手沒有辦法打快速連續對抗,所以他反手要麼等對面起板時搏一板,上臺就賺了,要麼擰一板後面爭取用正手解決,總之就是不打反手對抗。再囉嗦一句,老有人看許昕反手打上幾個好球,就說“反手有進步”,都是扯淡。遇上反手不那麼強勢的對手時,他反手調整的餘地就大一點,搏殺成功率就高一點罷了。碰上樊振東張本之類,反手還是被打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