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歐洲使用核武器?美國這次推演是何用心

俄羅斯對歐洲使用核武器?美國這次推演是何用心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22日報道,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表示,美國開展了一系列模擬軍演,其中最重要的是模擬俄羅斯對歐洲開展核打擊且美還擊的"小型"軍演。在演習中,俄羅斯對歐洲發動了攻擊,戰事一度陷入了緊急情況,為使歐洲投降,俄羅斯決定在一定程度上對北約國家領土使用小型戰術核武器。在此種情況下,美國國防部部長和總統都會先後參與進來,"最終覺得用核武器回應俄羅斯的攻勢"。

此外,五角大樓還表示在這些演習中美國毫不畏懼。且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還感覺到,美國能夠應對任何情況。此前,俄方曾要求美承諾不會主動發起核戰爭,而美卻以核演習來回應。這次隨時推演,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美國為了向歐洲收取高額"保護費",故意鼓吹俄羅斯軍事威脅論而已。在現實生活中,俄羅斯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向歐洲發起核戰爭,如果真這樣的話,恐怕就是一場空前的人類浩劫。


美俄軍事相較 難分伯仲

眾所周知,美俄是全球擁有核武器最大的兩個國家,兩國對其軍事戰略進行了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形式不斷多樣,功能不斷強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數量驚人的核彈庫存的局面。

俄羅斯對歐洲使用核武器?美國這次推演是何用心

美俄進攻性戰略武器數量相當,俄羅斯在數量上取勝,美國則在技術上更先進。美國雜誌曾在2012年5月發佈資料顯示,當時的美國具有8000個核彈頭,其中包括戰略部署的2150個。此外,俄羅斯大約有一萬多個核彈頭,戰略部署4430個。在陸基核力量相比之,美俄兩國不差分毫。從海基核力量相比,美國稍顯優勢,因為其具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俄亥俄"終極戰略核潛艇,號稱"當代潛艇之王"。美國還在大部分"俄亥俄"潛艇上裝置了"三叉戟-2"潛射導彈,其威力可在半個小時內摧毀數百座大中型城市。俄羅斯能與之抗衡的就是當時的"德爾塔4"及"德爾塔3"系潛艇。

另據俄羅斯《細節報》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官員表示,俄導彈退役的時間要超過採購新導彈的速度,且2015年時俄方的核實力已僅次於美國。總的來看,美俄進攻性戰略核武器在勢實力上是旗鼓相當。無非美國用於更多的核潛艇,其更有靈活的機動性和完善的部署能力。但俄羅斯導彈型號眾多,數量也力壓美國,並且多采用公路機動型發射裝置,仍有部分導彈能在快速反應能力上與美國相抗衡。


昔日同盟破裂 歐洲不再支持美國

在世界的歷史長河中,大國之間的關係一向不會有長此以往的合作。其中合作與敵對關係會根據本國與外界的關係調整,時而看去風平浪靜,時候巨浪翻湧。如今,各國實力都在增加,各國之間的的"友好"關係有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

俄羅斯對歐洲使用核武器?美國這次推演是何用心

冷戰期間,美國一直與蘇聯抗衡。為了防止當時的蘇聯一方獨大,美國與歐洲進行合作結成了"盟友",共同打壓蘇聯。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事件就是美蘇爭霸的表現。此事件以"蘇聯解體東歐鉅變"告終。但解體後的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不斷增強本國實力,大有繼承前蘇聯之勢。其不僅國內經濟實力發展迅速,擁有的核武器數量也令歐洲"談虎色變"。為了安撫歐洲各國的恐懼心理,美國與其合作一起對付俄羅斯,以防俄羅斯效仿前蘇聯對外擴張之勢。經過多年的打壓,"戰鬥民族"越挫越勇,還在各國勢力中實現了突圍,如今實力堪比美國,成為美國對敵的頭號強國。

俄羅斯對歐洲使用核武器?美國這次推演是何用心

表面上美國是為了歐洲安危著想,在歐洲領土上部署自己的軍事基地以及核導彈,旨在保護同盟國削弱俄羅斯的勢力。但其極為可能是為了自己強權政治霸權主義的領導。如今,特朗普上臺後更是表示,在軍事上,歐洲是一定程度的"寄生蟲",歐洲各國隨後開始不服從於美國。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多次呼籲歐洲國家擺脫美國控制,要加強與俄方的合作。而德國總理默克爾則反對美國因為同盟關係要求增加歐洲的"北約軍費"。德法與美國背道而馳,直接引發了歐洲各國對美國的質疑。但俄羅斯聲稱並沒有要對各國動用核武器,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提出聲明,不會發動核戰爭。

俄羅斯對歐洲使用核武器?美國這次推演是何用心

如今美俄之間的關係已到觸底地步,不易反彈;美於歐洲依靠著"北約"這塊基石不會明顯斷絕來往,但其盟友關係卻要接受考驗,畢竟關係已經出裂縫;俄羅斯與歐洲則因為"北約東擴"或反美導彈矛盾則得到了一定的緩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