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一旦發出,被攔截成功的機率有多大?等著被炸就行了

作為人類製造出的殺傷力最大的武器,核武器一直以來都讓人們談之色變,這種懼怕,除了源自其毀天滅地的殺傷力外,“發出即毀滅”的低攔截率也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那麼從理論上講,核導彈一旦發出,被攔截的概率有多大呢?

核彈一旦發出,被攔截成功的幾率有多大?等著被炸就行了

首先我們將核武器分類。以當今核大國中美俄為例,核力量主要由三位一體核打擊平臺組成。陸基平臺主要以固定發射井液體燃料洲際導彈、機動發射車固體燃料洲際導彈為主。而眾所周知,彈道導彈是世界上最難被攔截的武器。想要成功阻止陸基導彈發射,最好的辦法就是摧毀發射平臺。但是,想要在茫茫國土發現被掩體覆蓋的發射井、隱藏在洞庫中的導彈發射車,無異於大海撈針。

核彈一旦發出,被攔截成功的幾率有多大?等著被炸就行了

因此,想要攔截洲際導彈,只能在其發射後想辦法。一般而言,在核導彈剛剛升空時,都在發射國領土範圍內,幾乎無法進行攔截。導彈進入大氣後,就是中段反導系統發揮作用的時候,但在此階段,導彈的行進速度極快,成功攔截的概率同樣很小。而到了打擊末端,彈道導彈的速度會達到20倍音速以上,幾乎沒有任何攔截手段。

綜合來看,洲際導彈的攔截成功率大概在50~75%左右,這還是攔截手段最完善的美國才能做到的。

核彈一旦發出,被攔截成功的幾率有多大?等著被炸就行了

不過,如果是中程彈道導彈,被攔截的概率就要大得多。此前,美國曾用薩德防禦系統進行了14次中程導彈攔截試驗,全部取得成功。

而與陸基洲際導彈相比,潛射洲際導彈的攔截難度要更大,原因就是不可預知性。攜帶核導彈的戰略核潛艇一旦深入大洋,任何探測手段都不能發現它們的蹤跡。核戰開啟後,這些攜帶了上百枚核彈的大殺器有可能從任意海域上浮,對目標發起核打擊,留給對手反導系統的反應時間極短,突防的成功率極大。

核彈一旦發出,被攔截成功的幾率有多大?等著被炸就行了

至於空基核武器,相對而言就容易對付得多。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戰略轟炸機,速度也只有2~3馬赫,與彈道導彈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包括S-400、愛國者、薩德在內的諸多反導系統,都能對轟炸機構成嚴重威脅。

事實上,洲際導彈只要不能被百分之百攔截,意義都不大。因為只要漏防掉一枚導彈,它帶來的毀滅性就是無比巨大,且難以承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