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正確為孩子選擇興趣班?

皇甫毛毛丶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加重視兒童教育,也更熱衷於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然而,大大小小的興趣班報下來,最後能堅持下來的卻沒幾個。


在前赴後繼的報班大軍中,有一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家長,比如:

“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

“多大年齡報興趣班比較合適?”

“報什麼樣的興趣班比較好?”

......



關於報興趣班,很多家長們都存在一些誤區:


1,你是按照自己的興趣給孩子報興趣班,還是按照孩子的興趣報興趣班?


我們有些有女兒的家長,覺得彈鋼琴跳舞比較有氣質,就非要讓自己的女兒去彈琴跳舞;有兒子的家長怕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就給孩子報個跆拳道柔道班,完全不徵求孩子的意見。

有些家長更加實際,一切興趣培養都圍繞著以後的工作和開發智力考慮,其他“沒用”的興趣都一邊讓讓。


比如有的孩子想學畫畫,家長會說:

“學畫畫?那玩意以後能掙錢嗎?最近有個兒童編程機器人興趣班,我看挺火的,可以開發智力,馬上不是進入人工智能社會了嗎?早點接觸這些編程和機器人什麼的對你有好處。”


這種強迫式的父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意見根本不重要,缺乏歸屬感和價值感,從而產生牴觸和消極情緒,很難堅持學下去。


2,你是真的是想給孩子培養一項才藝,還是迫於社會的壓力?


有些“散養”孩子的家長對於報不報興趣班其實沒有那麼熱衷,但是周圍同齡的孩子們漸漸的都報了興趣班,自己迫於壓力和焦慮也不由自主的隨周圍的人一起報了幾個差不多一樣的興趣班。

這些做法都只會讓孩子進行觀光式學習的模式,走馬觀花的體驗一下各種興趣班的流程,很難體會到學習本身帶給自己的成長樂趣。



那怎麼樣才算是報興趣班的正確姿勢呢?


最重要是要教會孩子三行代碼。


第一行代碼,無條件的愛


就是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你不是虐他的,不是負責天天罵他的。興趣班學好學壞沒關係,不是一定要取得很好的成績才行,不用擔心因為興趣班學不好而受到任何懲罰。


這會給孩子建立安全感和歸屬感。


第二行代碼,讓孩子擁有價值感


這是非常重要的代碼。


你要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價值,他是有尊嚴的,有能力解決問題的,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能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的。


這會讓孩子充滿自信。


第三行代碼,終身成長的思維


讓孩子知道遇到逆境可以攀爬過去,現在碰到了困難學不會,沒關係,這是鍛鍊的最好機會。只要用正確的方法不停的練習,堅持下去,終有一天一定能達成目標。


無論是我們大人還是孩子,只要有終身成長的思維,就能不斷提升我們自身的價值,擁有更高的幸福感。


好了,有了這三行代碼的理念作為支撐,接下來我們來聊一下實操部分。



如何利用興趣班為孩子輸入三行代碼?


首先,幫孩子確定好他的興趣,並堅持下去。


可能有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的孩子好像對什麼都有點興趣,但是好像沒有什麼特別感興趣,願意一直學的。我家寶寶的幼兒園裡面就有很多小朋友興趣班換了又換,這個學期報了繪畫,邏輯狗,下個學期又換成了籃球,跳舞,沒有一個能學的長久的。


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孩子天生好奇,興趣廣泛,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但是他們的大腦沒有發育完全,注意力很短,沒辦法太長時間專注做一項活動。


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在體驗過眾多的興趣班之後,篩選出一個他願意長期堅持的興趣,然後幫助他堅持下去,這個才是重點。


其次,父母的態度和語言結構將決定孩子的思維模式


我們古人有句話叫做“借假修真”,就是藉助一個外在的事物來修煉自己本身的能力。


比如打籃球,“打”這個動作對於籃球本身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我們通過打籃球這個運動,鍛鍊了自己的身體,培養了堅毅的性格和體育競技的精神。


這就是借假修真。


同樣的,在任何一項興趣的學習過程中,有樂趣,必然也會伴隨著挫折。我們家長就要本著一顆借假修真的心,藉助“興趣班”來幫助孩子修煉一顆“百折不撓”的強大內心。


但是,在這個修煉的過程中,我們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對待孩子的語言結構,這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思維模式和最終的結果。


我們有的家長性子比較急,習慣性的用“譴責式”的語氣批評孩子,當孩子遇到挫折退縮、哭鬧的時候,秒變後媽,一股無名火騰的一下就上來了:

“你怎麼搞的?這麼簡單的畫都畫不好,還哭?!”

“彈琴的時候要注意手腕,你到底要我說幾遍?”

“這才拍了15分鐘就喊累了?這籃球課可是你自己叫我幫你報的!接著拍!”

......


孩子本來在學習的過程中碰到困難,心裡就充滿了挫敗感,家長在旁邊再一吼,心裡就更加害怕了,80%的精力都用來對付家長的壞情緒了,本來沒學會的地方就更加難以學會了,原本有的興趣,也有可能會被父母的批評所磨滅。


當孩子陷入困境時,我們要把譴責和批評換成誇獎和鼓勵,因為培養孩子堅毅的性格比培養一項才藝要重要的多。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表揚孩子的努力,不要表揚其有天賦。


因為表揚孩子的努力,會讓孩子有成長性思維,以後會願意嘗試挑戰更困難的事情。表揚孩子聰明有天賦,會讓孩子有線性思維,為了保持別人誇獎自己聰明,只會選擇一些更簡單的事情。


比如孩子樂高模型搭不好,你可以說:“雖然你這個模型還沒搭好,但是我看你已經搭了快一個小時了還沒放棄,你真的很有耐心!你現在這個行為就叫做堅持,你已經有了堅持的品質,這是非常重要的優點,媽媽很開心!”


平常還要注意觀察,看到孩子點點滴滴的進步,逮著機會就要誇一下。


比如孩子今天畫了一個新的場景,你可以說:“寶貝,媽媽看到你今天畫的東西以前從來都沒畫過,而且嘗試了新的畫法,真的很有想象力!你知道嗎?你這種做法就叫做創造力,是一個有敢於創新,有創造力的人,媽媽真為你感到高興!”


表揚孩子要具體,說出為什麼,說清楚你的這種行為就叫做xx,要真誠,千萬不要說“但是”!


我們有很多家長習慣性的表揚孩子以後說,“你的xx很好,但是你xx還不行。”這會讓孩子覺得你對他的表揚不真誠,是打折扣的,你表揚他,只是想讓他改掉但是後面的缺點,他的注意力就會放在後面的缺點上,而不是放在優點上。


總之,要用情感引導的方法,儘量給出正面積極的反饋,讓孩子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的優點上。這樣,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態度上會更加積極,不會輕易的放棄。



第三,把“我不行思維”轉換成“我暫時還沒做到思維”


孩子無論在大腦還是心智上都還沒發育完整,思維方式比較單一,遇到困難時反應可能比較極端。


比如上跳舞課時,有一個動作完成不了,就認為“我永遠都做不了”,再也不敢嘗試那個動作了。上繪畫課碰到有什麼東西不會畫,就覺得“我不會畫”,再也不肯畫這幅畫了。


咱們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轉化這種極端的思維,把“我不行思維”轉換成“我暫時還沒做到思維”,這樣就算孩子在某個點上卡住了,也願意繼續堅持下去。


具體怎麼做呢?


第一步,你注意留心觀察自己的孩子,通常在遇到什麼挫折的時候有崩潰的跡象,這就是“受挫時刻”。


比如孩子在畫畫的時候,畫到了什麼地方就再也畫不下去了,把他畫了一半的作品用手機拍下來。再比如孩子跳舞,碰到了什麼動作沒有辦法完成,用手機拍下來或者錄成視頻。然後建立一個文件夾,叫“待完成作品”,專門用來儲存孩子這類待完成的作品。


也可以邀請孩子跟你分享一些他最近都有哪些“待完成”的經歷,然後把相關的資料都整理出來,全部放到“待完成作品”文件夾裡。


然後你再建立一個文件夾,叫“已完成作品”,裡面存放孩子已經完成的作品,比如已經完成的一幅畫,一部完整的舞蹈視頻。


接下來這一步很關鍵,你要告訴孩子,這個“待完成作品”裡面保存的是他“還沒有完成”的作品。這些作品暫時在這個文件夾裡休息,等到他什麼時候準備好了,可以再來嘗試完成這些作品。等作品完成後,就可以把它們移到“已完成作品”裡面。


你還可以跟孩子回顧一下“待完成作品”裡面的作品。


比如你看到裡面有張沒畫完的話,你可以問問他:“我看到你這幅畫裡面的小女孩沒有畫完,是為什麼呀?”

孩子可能會說:“小女孩太難畫了,我畫不了。”

你可以繼續引導他:“嗯,這個小女孩確實有點難,肢體動作和表情都不太好畫,特別是頭髮的部分,有很多線條和細節,真的不容易。那你當時是怎麼做的呢?”

孩子可能會說:“我不知道怎麼畫,就沒有畫了。”

你繼續問他:“你還記不記得,當你有件事不會做的時候,除了自己想辦法,還可以怎麼做?”

孩子可能會說:“我還可以問老師或者爸爸媽媽。”

你說:“對了,你還可以向爸爸求助。你看啊,這個小女孩的頭是一個圓形的,身體是一個方形的,胳膊和腿呢,是扁扁的長方形。我們可以先用這些簡單的形狀,把小女孩的身體姿勢畫出來,然後再給他畫上眼睛,嘴巴,頭髮和衣服。你覺得用這種方法去畫怎麼樣?”

孩子會說:“我可以試一試。”


很多時候孩子容易放棄,是因為不知道怎麼把一個困難的任務拆解成簡單的步驟。只要你幫助他把任務拆解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孩子就可以逐步的克服畏難情緒,更好的把任務完成。


幫孩子拆解完步驟以後,你還可以繼續問他:“你還想讓爸爸怎麼幫你?”這其實是啟發孩子開動腦筋,想一下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案。孩子可能會說:“我想先看爸爸畫一遍。”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先演示一遍,然後讓他自己再試一下。



結尾


我們來回顧一下,如何“借假修真”,通過給孩子報興趣班,為他的大腦注入三行代碼,從而助力他的成長。


我們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讓他知道他是一個被愛的人;讓他知道自己是有用的,是能夠為別人創造價值的人;他擁有終身成長的思維,遇到逆境是可以克服的人。


想想看,當你的孩子擁有了這三行代碼,他以後有什麼東西是學不會的?


我是奶爸王琦,一個5歲孩子的奶爸,全腦教育的踐行者,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育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和困惑。


奶爸王琦


作為教育工作者和一名學生家長,關於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方法問題,先說說我給孩子報興趣班的經歷吧,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我一直堅持孩子的天性自由生長的原則,我也不希望孩子太早開始學習,所以,就只是送孩子上幼兒園,並沒有什麼興趣班之類的。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週末帶孩子去滑冰,隨便到少年宮轉了轉,孩子被吸引住了,在少兒美術教室外面,捨不得走。於是,我問她,想不想來學畫畫呢?她的小腦袋使勁地點。我說,還有沒有其他更喜歡的呢?

於是,我帶著孩子,在整個少年宮轉了差不多大半天,所有的興趣班都看了。學習是孩子的天性,她竟然都想學!

我跟她商量,這不可能,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必須要留出一天的時間來玩,每週莫只能上一天興趣班,最多上三個。

於是,孩子反反覆覆想了很久,選擇了“少兒美術”“國際象棋”“少兒舞蹈”三項。

那個時候,孩子只有三歲。

上了一年之後,她又想去學習古箏,來和我商量,想再報一樣。我沒有同意:興趣最多學習三樣,你有自由選擇權,想要增加一樣,就必須放棄一樣。並且,你應該有至少一門興趣要一直堅持下去。

她特別喜歡古箏,每次其他課一結束就會跑到古箏教室,聽老師彈,自己也會小心翼翼的去觸碰琴絃。我和她商量,實在想去學古箏,爸爸支持,但只能放棄一門。孩子想了很久,終於下定決心,放棄了國際象棋。再後來,她又喜歡上了網球,就把舞蹈放棄了。

現在,孩子的古箏水平還不錯,每天都會練1個多小時,去年過了8級,很多的歌,沒有譜子,她都能自己彈出來。美術已經過了十級,現在開始學習素描,有好幾幅作品還入選了《中國少兒美術教程》。

現在,我最擔心的是,隨著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孩子能否一直堅持,到了中學,學習壓力更大,是否又要面臨艱難的抉擇。

通過我的孩子的故事,我想,你應該明白挑選興趣班的注意事項:

首先,找孩子的興趣點——要帶孩子去看,然後讓他自己做選擇。

其次,培養孩子的耐心——要告訴孩子規則,學會堅持。

再次,結合孩子的身心特點——要注意適度的原則,不能學的太多。

第四,調整自己的期望,僅僅把興趣作為一種愛好或者特長,如果可以成為將來的職業未嘗不可,成不了也沒有關係。

最後,注意動靜結合。我最遺憾的是,孩子沒有把網球堅持下去,她所選擇的,幾乎都是以靜為主,我本來是希望他能學一門運動類的——健身嘛。但我還是尊重了她的選擇

——是她學,又不是我學,強行要求或者勉強,也沒有什麼意思。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三水三心


正巧我是一家幼兒園的老師,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吧。目前市場上興趣機構很多,傳統的如美術、舞蹈、圍棋,鋼琴,新潮一點兒的還有街舞、機器人等等,如何選擇其實還得看孩子自己。


我曾經認識一位家長,在孩子教育上可謂傾盡心血。從3歲多開始,就不斷為孩子尋找各種興趣班,最開始是美術、英語,然後是舞蹈、鋼琴,聽說最近又報上了機器人。結果呢?孩子從早到晚,連著週六週日,所有時間幾乎都被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佔走了。學得怎麼樣我不清楚,但每次見到這孩子時,總能從她的眼中感受到一股她這個年紀段本不該有的落寂。有一次我試著問她,“你現在會這麼多本領是不是很厲害呀?”沒想到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師,我不喜歡放假……我喜歡在幼兒園裡和小朋友玩”。

很多時候,我們太習慣於替孩子選擇了。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少學點,就會落後別人一大截。其實,每個年齡段都有這個年齡段該有的空間。如果孩子確實喜歡樂高,那麼報個樂高課無可厚非,專業的教師再加上系統的培訓,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多家裡體會不到的樂趣。但如果孩子不喜歡,就一定不能強求。

一定不要忘了,興趣才是孩子的第一導師!

給孩子一點空間,有時就是給他們的最好課程!


落葉風秋


常言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因了遺傳基因等因素影響,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同。這些天賦,在孩子幼時就表現出來了。作為家長,要能在孩子幼時及早發現這一先天稟賦,也好提前培養。

早年做新聞記者時我曾去一幼兒園採訪。無意間發現三個兩歲左右玩耍的孩子各有特色:

其中一個孩子,一俟有聲響便迅速機靈地扭頭張望——我就告訴園長說,這孩子有音樂天賦。並要她轉告孩子的家長往音樂方面培養孩子。

另一個孩子則時不時地把小身子扭來扭去。我就知道這孩子是個搞舞蹈的苗子。

還有一個孩子則一直靜靜地抱著一本圖畫書投入地看個不休……

要知道,他(她)們都還是兩、三歲的孩子!我和園長談話的近一個小時時間裡,孩子們也都各自那樣沉浸在自己的獨特世界裡。那該是怎樣的興趣和入迷啊……

所以,家長要能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及早幫孩子選擇興趣所在。


山仁水樂


我孩子10歲,在國內一直讀到7歲,後來出國。經歷了不少興趣班,我來和您分享一下小感受:


  • 帶孩子去體驗不同的項目,發現他的愛好:比如我孩子快4歲時,我們帶他去了音樂中心,體驗不同樂器,結果他在鋼琴教室睡覺,我抱著一線希望讓上了兩節課,結果出來一指禪能指出中央C在哪,其餘一無所知,竟然還趴在老師腿上睡大覺。鬱悶人。但孩子在架子鼓教室就精神抖擻,喜歡打鼓,也能安靜坐在那裡認蝌蚪音符。所以得耐心觀察,發現孩子興趣點。


  • 注意興趣可能會變化(移情別戀正常):興趣這事有一直熱愛的,也有隨著年齡,環境等改變的。喜歡的變成不喜歡,不喜歡的成了熱愛。再以我家熊孩子為例,在國內敲了三四年的架子鼓,來到國外怕擾民,所以改成了吉他,彈著彈著說將來有天要自己作曲。


作曲當然懂鋼琴更好,結果9歲的“高齡”去拜師學鋼琴了,結果幸運的是在奧克蘭遇見了非常好 的鋼琴老師,半年時間進步就很快(您若感興趣,可以翻看我分享孩子彈鋼琴的小視頻)。成長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認知世界的同時,又不斷自我認知的過程,所以情況有變,孩子喜歡的話,變一變未嘗不可,不必死磕。興趣班本來就是為了薰陶藝術細胞,讓孩子開心最重要。


  • 好老師比培訓學校重要:不管是畫畫,樂器等,好老師最最最重要。而不是廣告打得最兇的大型培訓學校。開始一兩節課最好申請家長坐進去旁聽,觀察老師的教學和孩子的反應,同時也要了解老師的背景,和老師教出來學生的情況。很多培訓機構鐵打的盤流水的兵,來上課的未必是真正合格愛孩子的人,魚龍混雜,我們做家長的,為了孩子能有良師,還是得擦亮雙眼。

    配圖:我帶孩子在奧克蘭CIVIC聽音樂會


    祝福 孩子們都能參加自己喜愛的興趣班,享受學習過程。


伊甸山梧桐雨


我們總是喜歡將自己沒實現的心願寄託在自己下一代的身上,我也不例外。

我侄女今年4歲,馬上就開始上幼兒園了,家裡開始商量著給她報興趣班,但是學什麼呢?家裡一直爭論不休。

我作為易烊千璽的忠實迷妹,知道他小時候學過舞蹈,書法,魔術,變臉,樂器好多好多,也知道他一路走來特別累。別人都在玩的時候,他依舊奔波在各種興趣班之間,所以我希望我侄女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一直學下去。但我私心還是希望她去學街舞,畢竟會跳舞的人真的太有魅力了。

然後再學個書法,畢竟字如其人,寫得一手好字,不僅以後能給卷面加分,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情操,讓人可以靜下心來。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她能學畫畫,因為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等我有孩子還要好久,所以只能寄託在她身上了。我嫂子在學跳舞這方面和我不謀而合,但她還想讓我侄女學鋼琴,因為她覺得彈鋼琴的人氣質都很好,尤其是女孩子。

我哥就不一樣了,她說我侄女跆拳道是一定得學的,我覺得學個也不錯,至少能防身。除了跆拳道,還得學個圍棋,說是開發腦子。

加上我侄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提出的興趣班,我粗略算了下差不多十幾個吧。這要一起學了我估計,人也就傻了,為此我們決定在所有的建議裡給她挑出幾個。

我的意見是以興趣為主,只有對一樣東西有熱愛,才可以長久的堅持下去。所以我提出的建議是每個給她報一遍,但是很快被大家否決了。一來他們認為小孩子並沒有什麼喜好,反正這個觀點我是不同意的。二來費時費錢,還不一定有結果。

那到底該怎麼給她報班呢?

還好我是個微博深度愛好者,有天刷微博看到一個明星說他做了基因檢測,我就去了解了一下,發現基因檢測可以測出兒童才藝潛能,於是就給我侄女安排上了。

檢測報告裡,我侄女的繪畫能力最強,其它肢體表達能力,音感潛力什麼都是差不多水平。於是我們敲定了繪畫這門才藝,然後投票選擇最終決定她再學個跳舞和圍棋,也算是琴棋書畫都發展了。

所以,當你們家對孩子學什麼興趣班有著分歧或者猶豫不定的時候,我覺得可以做個基因測試,畢竟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想要一個不重名的名字


給孩子選興趣班,真的是勞心傷神。

我家孩子歲數不大,快5歲了,但已經有了2年多上興趣班的經歷。

結合我的經驗,談談我是怎麼給孩子選興趣班的,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想讓孩子學什麼,心裡大概有個譜。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選擇適當的興趣班。

1.初步篩選

初步選定孩子要上的興趣班的類別,比如要報英語班,家長先鎖定幾家資質比較好的機構,瞭解上課的形式、內容、老師的特徵,確定幾家之後,就該孩子上場了。



2.引導孩子興趣

家長想讓孩子上什麼興趣班,最好提前給孩子介紹這個班的內容。讓孩子先有點興趣,想主動去學習。

比如機器人課程,讓孩子看看機器人模型,看看機器人的功能,讓他有動力想去了解。

3.試課確定機構

帶孩子去試課,從幾家機構中選擇一家孩子最喜歡的。有時候試課的老師跟正式上課的老師不一樣,最好都讓孩子提前見到,交流過,確認是孩子喜歡的。

4.堅持下去

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充分尊重孩子,即使一段時間之後孩子有了些懈怠心理,也要鼓勵孩子堅持學下去,最起碼學完這一階段。

要知道,所有的成績,都是在堅持學習一段時間之後才會顯現。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堅持,也是興趣班的一種作用。

孩子上興趣班,需要的不只是孩子的堅持,更是家長的堅持和努力。


媽媽充電屋


我說我自己的吧!我兒子今年3歲多,下半年才上幼兒園,到現在為止沒給他報過任何學前班,每天都是帶著他出去玩,他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每天高高興興出去高高興興回家,只要我帶他出去,無論路上還是在玩遊戲我都選擇性的讓他揹我電話,告訴他紅綠燈怎麼走,找不到爸媽找警察叔叔等等常識!從來不強迫他學什麼興趣班!我看朋友家小孩每天都是各種英語畫畫彈琴興趣班,小孩子一點也不高興,每天愁眉苦臉的,動不動就哭,比我兒子大2歲,還沒我兒子高,我兒子107了!反正我覺得我兒子健健康康的高高興興的就好!總結一下就是,孩子童年不該有那麼多壓力,他們該有玩的童年!而且,玩的高興學的東西真是能記的住!


用戶6112453779


我覺得首先還是孩子自己感興趣最重要,只有有了興趣才會有動力的,我周圍的孩子都是學跳舞和畫畫,我就讓女兒去,學了有兩個月,女兒哭著不去,一直說討厭這些,所以就放棄了,後來我帶著女兒把很多試聽課興趣班都一個個試聽了一遍,只是為了發現女兒的興趣點,架子鼓,樂高,英語,跳舞,跆拳道,畫畫,游泳等等,到最後女兒一個也不喜歡,當時我挺沮喪的,感覺女兒難道就沒有一個感興趣麼?誰知我女兒對我說,媽媽我喜歡鋼琴,然而就鋼琴沒讓她試,因為我女兒挺愛動的,以為她坐不住,我就抱著試試態度安排帶她去試課,果然女兒挺喜歡的,一直堅持了下來😜


恍如夢WO


首先考慮孩子的年齡!不要著急,不要盲從!很多家長在孩子年齡不到就急著報名,比如四歲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子的小手手指肌肉明顯不如男孩子的情況,握筆姿勢很難正確的就急忙報名美術班,都被我勸回家!所以很多女孩子過早要求握筆的後果就是握筆姿勢不正確!其次,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有給足時間多次論證孩子學習的堅定信念!我的孩子大班時候想學鋼琴,我沒有馬上答應他,而是帶他到琴房看鋼琴,看別人彈,每次都會提一兩個問題給他,都是反覆強調之後學習的枯燥性和艱苦!半年後他要求我在他不能堅持下去的時候幫他堅持,並可以用暴力手段之後才帶他報名學習的!第三,參加興趣班家長心態一定要擺正,秉持培養綜合素質的觀念,不攀比,不過多要求成績!孩子的奶奶對我不斷地花錢讓孩子堅持興趣班又沒有很高的成就要求頗有微詞!這不單是她是這樣想,很多家長卻也是,不要追逐所謂的成績,孩子的學習的堅持就是最大的成就!個人觀點,也是我培養學生的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