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改行做解說,你怎麼看?

解說24


1,解說具體怎麼樣的前景不是特別瞭解,但是既然需要表達那就需要我們的口才和寫作能力,平常回經常思考閱讀相關內容,那麼你既然書堵的好應該閱讀理解能力強,所以對你來說解說不是多麼難的事只是需要時間以及後期真正做到一定級別的瓶頸問題。

2,對於學的跟工作的內容有很多衝突,我有見過學土木工程的研究生來賣保險的,有學經濟學碩士來做旅遊的,也有海外留學去做銷售的,不過後來我發現他們混的還不如那些大專的。所以,你想從事的是不是你擅長的,還是僅僅只是熱愛。兩者有的時候並不是統一的,試錯成本有多高。

3,書讀的好說明這人理解能力強學習力可以,但並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因為大量的社會財富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鏈接,而不是需要你的多麼高的文化,反而有些人會有點清高,不屑跟人交流,所以在同一個平臺上跟別人競爭沒多大優勢,因為你放棄了一個能撬動財富的槓桿那就是平臺,也只有學歷才能進入好的平臺,這個平臺才是幫助你拉開人和人距離的最好機會。


朱超說投資


365行,行行出狀元。做解說也挺好,和是不是“碩士”毫無關係。

在大學階段,很多人選擇了自己並不喜歡的專業,或者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類型的職業方向,或者是聽了家人的話選了一個別人認為好的專業(我當年就是屬於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被家人推薦去一個後來發現根本不喜歡的專業),到頭來發現自己並不喜歡。但這一切已不重要,因為:

· 你已畢業,拿到了文憑和證書;

· 通過大學學業你也積累了學習能力和價值認知;

· 而更重要的是,你有了另一次選擇你喜歡方向的機會;

什麼是好工作?有人說要滿足三個條件:

1-你自己很喜歡;

2-你有能力把這份工作做好;

3-能幫你賺到錢,過上還不錯的生活;

從你的描述中,我覺得解說這份工作對你而言至少已經滿足了第1條和第3條,至於第2條,只有你去做了才知道。

一個人一輩子能找到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的工作,是件幸福的事。即使只滿足其中兩個,已經很好了。很多人大學畢業後,不也做著和自己本專業毫不相干的工作,也挺開心。

而另一個維度,則需要靠你去努力。缺1的,自己去找方向;缺2的,提升能力;缺3的,找到好的平臺或模式。

當年我畢業於一家以土木工程專業著稱的全國知名大學,專業也是土木工程類,但是我工作了1年後就離開了;接下來看好電子商務,但當時電子商務剛起步,不知道該做什麼,錯失了一個大機遇;後來又找到另一個我喜歡的方向:培訓,一直做到現在;至於未來,我又為自己找到了喜歡的領域,正在向前奔跑。

這個時代,有很多成功的機會,人們也不再基於工作本身來評判一個人的地位和價值。

只要你真正喜歡解說的工作,也做好了投入這份工作的準備,那就好好幹吧!


斜槓大叔Erazor


木有問題,不過希望做解說的興趣加持的。

很多體育運動員還是博士,很多教練還精通多國語言。做不做解說,和你是不是碩士關係不大。

關鍵在於,做解說你準備好了麼?

首先,是傳統解說還是新媒體解說?是否有定位?體育解說,電影解說還是新媒體解說(如鬥魚,火貓;如抖音,快手)

其次,解說要具備專業知識,為何鬥魚遊戲解說很多都是打職業的,因為什麼時間該出什麼裝備?精力水平?等等(現在純粹的娛樂解說已經沒有了)

最後,心理要能承受住壓力,在互聯網時代,尤其彈幕時代。

你不能和彈幕開撕,還要防止被挖坑,還要笑臉相迎。

所以,如果改行做解說不要糾結學歷,而是做好準備,尤其進入專業領域中學習透徹。避免出現“諾貝爾數學獎”的尷尬。


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


沒有問題,可以改行!

但是要深愛!有濃厚的興趣,有興趣一切都不是問題。

第二還要對自己的語言能力有評估,起碼得適合,有辨識度,有特色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