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不会和别人聊天,29岁还没有对象,要不要改变?

性格内向,不会和别人聊天,29岁还没有对象,这样子的我,要不要改变?

我将懊恼暗藏于心,一味地掩盖自己的忧郁和敏感,竭力伪装成纯真无邪的乐天派,逐渐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滑稽逗乐的怪胎。”这是《人间失格》一书中的一句话。

书中的男主人公大庭叶藏就是一个从小内向的男孩。虽出身于贵族家庭,容貌清秀,但他总是对周遭的人与事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不善言语,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别人的请求,也不懂得拒绝。一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否定,恐慌就会像一头野兽般袭来。

性格内向,不会和别人聊天,29岁还没有对象,要不要改变?

缺乏安全感的阿叶,开始出入在喧闹的人群,以此驱散自身的不快乐因子。但现实并不如他意,在一片喧闹中,他反而越发不知所措。

外向的人特别擅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热闹的外界,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却难以从人群中获取快乐。

他们更害怕被别人关注的。

担心别人觉得自己不好,怕别人看出自己的情绪波动,怕别人出于礼貌的关心,也怕自己伤害到别人。

这个世界对内向的人又很不友好,因为内向的人总是缺乏拒绝的能力。

比如被父亲叫去说话的时候,当一大家子的目光放在阿叶的身上的时候,阿叶立马开始伪装自己。通过扮演丑角取悦长辈,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表面上看起来跟普通人一样,诙谐幽默,但阿叶心里最明白,他并不想做被人围观的小丑。他这样做,只是没有办法拒绝而不得已采用的办法。

性格内向,不会和别人聊天,29岁还没有对象,要不要改变?

直到我读了《内向心理学》这本书,我开始改变了看法!

本书作者西尔维亚•洛肯博士也是一个安静的内向者,说话总是细声细语,但她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知名的性格咨询师,登上《明镜周刊》封面故事,还荣获了德国2012年度最佳演说者的殊荣。对于一个内向者而言,她取得的成绩让人钦佩。

洛肯博士发现,由于内向者的优势通常表现得低调安静,所以常常被忽略,其实它们可以在沟通中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这本书《内向心理学》我觉得特别实用,书中有理论有事例,不需要改变性格,只需要看到自己,认识自己,其实内向的你有你自己的风采可以展示,跟随作者一起轻松安静的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吧!

向是一种奖赏,内向是一张通往格外充实的人生通行证。

性格内向,不会和别人聊天,29岁还没有对象,要不要改变?

01 内向—外向曲线——活出安静美好人生

接触这本书以前,我自认为自己是个极其外向的人。对于自己内在的一些内向心理是不屑和不接纳的,碰到这个书,碰到了“内向—外向曲线”打破了我的认知。

内向—外向曲线是指:内向和外向分别是曲线的两个端,而事实上每个人都具备内向外向的特质,并拥有经过转换的空间,从而找到自己的舒服区。

性格内向,不会和别人聊天,29岁还没有对象,要不要改变?

内向的人更多的需要独处来获得能量,从内到外。外向的人需要与他人互动来汲取能量,从外到内。

Action: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在内向—外向曲线上的舒适区,找到自己与他人相处时,我们自己可以承受的外来刺激的适量范围,处在这个区段,不仅让自己感到最舒服自在,而且更加能有益于能量的利用和激发。

02 看到优势——安静发挥影响力

性格内向,不会和别人聊天,29岁还没有对象,要不要改变?

以上是本书列举的内向者的优势,当然并不是内向者的专利,也并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优势等待我们去挖掘,作者这里也只是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样我也相信每个读书的人我们收获的点也不一样。

Action:找出自己的优势与需求,充分发挥优势,为自己的需求制定应对策略。在安静中寻找力量,发挥影响力。

03 看到障碍——障碍是需求的引路人

障碍是需求的引路人,这个观点于我而言是个新知。以前从未这样子想过,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有种开阔感,特别棒!

性格内向,不会和别人聊天,29岁还没有对象,要不要改变?

就是因为存在障碍,这就是一次机会的化身。就像我准备毕业论文一样,每次自己遇到障碍,调程序的过程就是各个击破障碍的过程,每一次克服障碍的过程,就都是一个小进步。

同时也警惕自己对于自己的优势部分,也要小心。对于自己遇到的障碍也要觉察,是否其中有机会呢。这就是事物两面性带给我的更多思考。

Action:勇敢为内向者代言,积极向外向者学习,如果值得的话不妨短暂离开舒适区,迈向曲线的另一端。

以上只是我自己简单整理的三点,书中还有详细的事例+理论+实践,手把手让一个内向的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作为外向的我,读完之后依然可以借鉴和使用,还能和周围内向的家人朋友相处。所以亲爱的你,不要再为自己是内向的人而害羞,你可以敞开自己,为内向者发声,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你可以打开这本书,跟随作者一起安静的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The end—

作者简介◇Amy:神奇感恩日记创始人。左手带娃,右手记录。坚持手写读书笔记,用笔尖传递内心的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