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池鎮黃山管理區防疫戰線上的“頂樑柱”

臨池鎮黃山管理區防疫戰線上的“頂樑柱”

發放相關宣傳材料

临池镇黄山管理区防疫战线上的“顶梁柱”

給木器加工業戶換鎖

大眾網·海報新聞鄒平2月22日訊(記者 李露 韓金枝)歲末年初,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鄉鎮作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線,切斷病毒傳染途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疫情的蔓延,臨池鎮火力全開,一群防疫戰士站在了抗擊疫情的前沿,與病毒展開搏鬥,逆行而戰,向陽而生。

在這支隊伍中,有這樣一個人,聞令而動,衝鋒一線,帶領黃山管理區各村全面展開防疫工事,他就是黃山管理區防疫戰線上的“頂樑柱”——張濤。

激活紅色堡壘,匯聚核心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臨池鎮黃山管理區書記張濤在家中待命,坐立不安,一收到返崗通知,即刻行動,嚴格按照黨委政府工作要求,迅速投入防疫工作,他臨危不亂、衝鋒在前,第一時間傳達會議精神,發動各村積極參戰,全面激活轄區內9個村級紅色戰鬥堡壘,12名村主職幹部責任上肩,形成一個個核心指揮部,全力抗擊疫情,同時為不斷完善各村防控舉措,他輾轉各村進行每日調度,查缺補漏,強化防控,又以管區為“家”,以村莊為“戰場”,協同9個戰鬥堡壘,日夜堅守在第一線,匯聚起強大的核心力量,架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全力以赴為黃山管理區4000餘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防疫無鉅細,當好群眾“貼心人”。

時刻將群眾放在第一位。時間一久,為降低封村堵路對於群眾日常生活的影響,儘可能減少居家群眾外出,張濤當即決定臨渴掘井不如未雨綢繆,積極聯繫鎮供銷超市,進行統一配送生活物資到村,再由村莊相關人員配送到家,充實群眾“菜籃子”,保障群眾日常生活,切實讓群眾放心居家;同時積極深入一線,走訪重點關注人員,悉心交流,講解政策,進一步穩定隔離人員情緒,確保隔離人員有序按時解除隔離。2月14日,寒潮來襲,東黃村村“兩委”在雨中為群眾分發蔬菜,張濤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聯繫賣家將雨衣送貨上門,並及時通知其他村莊做好值班人員防雨防寒措施,切實保障一線人員健康安全。他時刻惦記群眾安危,牢記自己的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走進群眾心裡,努力當好群眾的“貼心人”。

緊盯薄弱環節,嚴把企業關口。

黃山管理區位於309國道沿線,道路四通八達,為持續保持零輸入、零確診、零疑似的良好疫情防控形勢,張濤清醒的認識到,對於黃山管理區來說,管控好外來疫情的輸入至關重要,因轄區內木器業戶80多家,業主大都為外省市人員,阻斷外來風險進入面臨著巨大壓力,他帶隊沿著309國道,手持鐵鉗、鐵絲懸掛“禁止八小企業復工”相關宣傳橫幅,徒步2小時,掛起6條醒目的無聲防線,為讓群眾吃下定心丸,隨即到村內逐戶走訪木器業戶,分發宣傳材料,積極發動群眾監督,並同任務繁重的村“兩委”幹部商討決定,對46家木器加工戶進行換鎖,徹底將風險入侵的可能降到最低。同時緊跟上級政策要求,張濤帶隊先後三次調整全域封堵佈局,從全面封堵村莊到封堵309國道邊界路口,再到為保障轄區規模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民生物資有路可進,與雙和管理區積極對接協商,開出一條應急道路,幾次調整的背後,都是他帶領廣大黨員、群眾的積極付出和破冰前行,整個管理區始終保持著“形散而神不散”的作戰方式,傾盡全力維護著整個管理區的動態平衡。

二十幾天來的連續奮戰,黃山管理區在張濤的帶領下,全域一盤棋,群眾積極配合、企業有序復產,真正做到了“聯防聯控全覆蓋、群防群治全覆蓋”,整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