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青少年玩遊戲成癮,美國有這種情況嗎?他們是怎麼管控的?

茉莉清幽2


美國沒去過,不太瞭解,應該也有吧,但中國沉迷遊戲的人太多,危害太大,長此以往會毀了一代甚至幾代人。國家層面必須儘快出臺控制網絡遊戲,提倡知識提升能力的激勵氛圍。


踏雪無痕63397


他們才不管控呢。聽說過“奶嘴樂”理論嗎?這個理論是個德國人發明的,源自於一本叫《全球化陷阱》的書。書中提到了一個“20/80的理論”,其意思是說,在全球化到來之際,只有20%的人和國家是受益的,其餘80%的人和國家是很難享受到全球化帶來的好處的。如果一旦這80%的人和國家對那20%的人和國家不滿,就會引發全球化危機。怎麼辦呢?書中就引述了美國的戰略學家、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的應對措施。養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小的時候愛哭愛鬧,這時候大人往往就給他餵奶。當他含住奶瓶或者媽媽的奶頭的時候,就安靜下來了。布熱津斯基應對這80%的人和國家就是採取這個“餵奶”的辦法。他將這80%的人和國家比喻成小孩,將影視節目、電子遊戲、唱歌跳舞等感官刺激的娛樂活動比喻成奶水,天天用這些“奶水”來喂這群“小孩”,讓他們天天沉浸在感官刺激的娛樂活動中以得到滿足,這樣他們就不會“哭”也不會“鬧”,就不會威脅到其餘的20%的人和國家的利益了,大家各得其所,也就其樂融融和諧共處了。正因如此,所以這個辦法也就有了個“奶嘴樂”的名字了。

《全球化陷阱》這本書是上世紀90年代出版的。70後80後的朋友應該還記得,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們大陸開始流行港臺歌曲,大家崇拜的對象也從原來的解放軍、科學家、各條戰線上的英雄和勞模換成了港臺影視歌星,各類天王天后輪番登場。大家的隨身聽、錄音機裡放的是港臺流行歌曲,喜歡看的是港臺的槍戰片、武打片、言情劇和歐美的動作片。後來各種遊戲機又興起,互聯網時代到來後,各種各樣的感官刺激的遊戲層出不窮,單機的、聯網的應有盡有。特別是如今智能手機的普及,4G網絡的全面覆蓋,走在大街小巷上的人幾乎都在低頭刷手機,都是在看各類綜藝節目,在玩各種遊戲和在看各種影視劇,在刷微信和QQ。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巧合,也可以推測說是布熱津斯基的“奶嘴樂”陷阱正在我們的身上發揮著作用。

有人說,我工作一天了,累得夠嗆,我看看電視,聽聽歌,打打遊戲,娛樂娛樂,放鬆放鬆,這有什麼錯嗎?放鬆娛樂當然沒有錯,連偉大領袖都說既要懂得工作,又要懂得休息。但健康向上的娛樂可以給人激勵和奮進,單純追求感官刺激的娛樂方式則是在慢慢麻痺人們的神經,消磨人們的鬥志,這就是一種精神鴉片嘛。而那些庸俗的、墜落的、下流的東西更是精神毒藥,毒害著人們的思想。《娛樂至死》中說,文學作品可以培養人類的理性思維,而影視娛樂等感官刺激的視聽類節目培養的是人們的感性思維。如果我們整天沉浸在感性思維中而失去了理性思維,往小了說是個人的頹廢,往大了說就是整個社會的退步了。

希望大家都不要“娛樂至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