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詩人書法家蘇舜欽

蘇舜欽籍貫考
蘇舜欽(公元1008年~公元1049年),字子美。關於蘇舜欽的籍貫在哪裡,近千年來一直是學界爭論的問題,有陝西武功、四川梓州銅川和河南開封三說。但是,作為蘇舜欽的故鄉開封,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卻遠遠不夠。現就這個問題簡單地探討一下。


在《宋史·蘇舜欽傳》中,沒有說他的籍貫,只是說“蘇舜欽,字子美,參知政事易簡之孫”。有人根據《宋史·蘇易簡傳》中說蘇易簡是梓州銅川人,就把蘇舜欽的籍貫定在四川梓州銅川(今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南)。在蘇舜欽所寫的《祭滕子京文》中,他自稱“武功蘇某”,有人據此說蘇舜欽是武功人(今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
蘇舜欽的先祖是漢武帝時的蘇武,蘇武死後葬在武功,蘇氏一門在此居住,武功就成了蘇氏的原籍。從那時以後,到蘇舜欽時已經1000年了,在此期間,蘇氏各支也進行了多次遷徙,蘇舜欽先輩這一支遷到四川,但是從蘇易簡的父親蘇協在宋太宗雍熙年間知開封府兵曹時,就舉家遷到開封,至蘇舜欽已是第四代了。蘇舜欽家在開封,生於開封,長在開封,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開封人。
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是蘇舜欽的摯友,他在為蘇舜欽寫的墓誌銘中說“君諱舜欽,字子美,其上世居蜀,後徙開封,為開封人”。當代學者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說:“蘇舜欽,字子美,開封人。”
豪放不羈耿直敢言
蘇舜欽生於開封一個世宦之家。他的祖父蘇易簡在宋太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副宰相),他父親蘇耆在宋真宗、宋仁宗時為官,官至河東轉運使。他的外祖父王旦更為有名,是宋真宗時的名相,著名的開封“三槐堂”王氏第二代傳人。他的岳父杜衍當過宋仁宗朝的宰相。有這樣顯赫的家庭背景,蘇舜欽是貨真價實的京城官二代、官三代。

蘇舜欽的長輩都是官員,但又大多是學富五車的學者,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學業精進、才氣非凡,而且養成了仗義敢言、豪邁慷慨的性格,“一時豪俊多從之遊”,他成了京城青少年豪俊的領袖。
蘇舜欽一生坎坷,當的官職也不大,但他性情耿直,敢於犯顏上諫。宋仁宗乾興七年(公元1028年),皇宮發生火災,燒燬了玉清宮。蘇舜欽這年才22歲,當個太廟齋郎的小官,他不計官職卑微,到登聞樓擊鼓,給皇帝上了一道《火疏》。在疏中,蘇舜欽大膽指出,連年天災乃至皇宮火災的原因,在於皇帝近位失人、政令多缺、賞罰不公導致上天降災,“願陛下悔過而追革之”。蘇舜欽借天災之事上疏,希望皇帝改正缺點、改革政令,這種敢於犯顏直諫的精神是可貴的。他在十幾年裡,還給皇帝上了《乞納諫書》《詣匭書》《投匭書》《論西事狀》等奏疏,直率敢言,指斥時政,對除弊興利提出建議。
范仲淹對蘇舜欽有知遇之恩,提拔他到京城任職。蘇舜欽一到京城上任,就給范仲淹上書,對范仲淹的一些做法進行批評,並上言七事,說范仲淹身為朝廷重臣,不應畏畏縮縮無所作為,而應負起責任,革除弊政,多所建樹。其言辭激烈,一點兒也不客氣。

“賽神會宴集”案
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三月,經范仲淹之薦,蘇舜欽進入中央機關,授集賢校理,監進奏院。這年冬天,蘇舜欽就因賽神會宴集一案被下獄。
北宋時,在京城開封各官衙中,每年春秋兩季要進行賽神活動,即對神靈牌位進行供奉祭祀。賽神日各官衙放假,官員們宴酒作樂。慶曆四年秋季賽神日,蘇舜欽自然不甘寂寞,他約來一幫好友在進奏院搞了一次宴集。這幫人中有王洙、刁約、江休、王益柔、宋敏求、章珉、呂溱等,都是當時俊彥名士。宴會所需費用按慣例是用賣拆封廢紙的錢,蘇舜欽為使宴會更熱鬧,讓參加宴集的人湊些份子。宴會上,大家喝酒吟詩,還招來軍伎歌舞作樂,玩得很盡興。
當時有一個叫李定的人想參與蘇舜欽他們這個名士的宴會,但蘇舜欽看不起這個人,沒讓他參加。李定懷恨在心,就說進奏院宴集上有人作詩攻擊朝廷。御史王拱辰、劉元瑜就此事在朝中彈奏蘇舜欽等人。宋仁宗聞奏大怒,下旨要嚴辦參與這次賽神會宴集的人員。
當時,宋朝的政局並不平靜。宰相杜衍、參知政事范仲淹和樞密副使富弼等人為革除積弊,提出並實行了一些革新的主張,人稱“慶曆新政”。這些新政觸動了一些舊官僚的既得利益,這些人就千方百計地反對新政,攻擊杜衍、范仲淹等人,鬥爭非常尖銳。蘇舜欽是杜衍的女婿,又是范仲淹舉薦的官員,所以蘇舜欽等人的宴集就成為這些舊官僚集團攻擊杜衍、范仲淹等人的口實。

蘇舜欽等人被投入監獄,朝中保守勢力本來力主蘇舜欽、王益柔等人“罪當誅”,在韓琦等正直大臣力爭下,宋仁宗算是答應從寬處理。最後給蘇舜欽定的罪名為賣廢紙是“監守自盜”,受到的處分是削職為民,即開除公職。其他與會的十餘名才俊都分別受到了降職降級、貶出京城的處理。
對於蘇舜欽等人的賽神會宴集案,當時的人們大多認為是小題大做、處理過重,紛紛為蘇舜欽等人鳴冤叫屈,大臣韓琦也曾上奏宋仁宗為之辯解,事後宋仁宗也有些後悔。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朝廷恢復了蘇舜欽的官職,任命他為湖州長史,但他並未來得及上任。這年十二月(按公曆推算已是1049年1月),一代才子蘇舜欽病逝於吳中,終年41歲。
宋代詩文改革運動的先行者
宋代初期,文壇盛行晚唐五代以來的浮華輕靡的風氣,寫文章講究辭藻華麗,實際上內容空洞、脫離實際。蘇舜欽等年輕文人對此極為不滿。他們力促文學革新運動,以倡導韓愈、柳宗元古文為己任,開闢了北宋古文運動的道路。宋朝古文運動的領軍人物歐陽修比蘇舜欽大一歲,他在《蘇氏文集序》中談到蘇舜欽的古文時說:“子美之齒少於餘,而餘學古文反在其後……於舉世不為之時,其始終自守不牽世俗趨舍,可為特立之士也。”能得到歐陽修如此高的評價,就可知道蘇舜欽在宋代古文復興運動中的傑出貢獻和先鋒作用是多麼大了。


蘇舜欽的文學成就更多地表現在他的詩歌創作方面,他和同時代的詩人梅堯臣齊名,號稱“蘇梅”。他們力糾當時“西昆體”形式主義詩風,發揚了《詩經》《離騷》等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開創了北宋時期的一代新風。蘇舜欽詩歌最突出的是他的古體詩,這些詩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現實,特別是對官僚階級的昏庸腐朽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對窮苦勞動人民受到壓迫和遭受天災苦難表示了同情,這在宋朝的詩人中是非常少見的。
蘇舜欽這些現實主義詩篇在宋代詩人中非常突出,他是宋代豪放派詩人的先行者,其後的蘇軾、辛棄疾、陸游等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的影響。
豪放的書法家
蘇舜欽不但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和文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和其兄蘇舜元(字才翁)的書法非常著名。《宋史·蘇舜欽傳》雲:“(舜欽)善草書,每酒酣落筆,爭為人所傳。”他的書法當時就為人們所喜愛。宋代書法理論家朱長文在其《續書斷》中,對從唐中期到北宋中期的書法家作了品評,蘇舜欽的書法被評為妙品,宋代僅有少數幾個人被評為妙品。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
從蘇易簡、蘇耆到蘇舜欽兄弟,他們家幾代人都喜愛書法,並善於鑑賞及收藏古代著名法帖。蘇家收藏的名帖很多,“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序》的唐摹本,蘇家就收藏有3本,其中蘇舜元、蘇舜欽兄弟各一本。還有唐代“草聖”懷素《自敘帖》也被收藏在蘇舜欽家。他們的收藏和鑑賞對這些寶貴文物的流傳、保存和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同時,在對這些經典書法的學習、臨摹中,蘇舜欽兄弟書藝大進,雙雙成為當時名聞天下的書法家。

現在我們見到的懷素《自敘帖》的墨跡本,在流傳過程中有損壞,還缺失了第一頁六行。蘇舜欽收藏了以後,曾對它進行了裝幀和修補,其中最前面缺失的六行字,由蘇舜欽自己補寫上去,使該帖呈現了完整的面貌。蘇舜欽補寫的六行字,極似懷素原作。
蘇舜欽書法中最突出的是他的草書。比他小30多歲的宋代詩人、也是“尚意書風”代表書法家黃庭堅的草書最受人稱道。黃庭堅在敘述自己學書經歷時說“晚(年)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他說他看到蘇舜欽兄弟的草書,才懂得古人用筆的方法,使自己的草書水平提高了。黃庭堅還曾評價蘇舜欽是“翰墨之豪傑”。
蘇舜欽的書法很注重用筆,他曾總結用筆之法為“草書把筆,離紙三寸,取其指寬、掌平、虛腕法,圓轉則飄縱之體自絕出耳”。此法合理地協調了紙、筆和腕的關係,在宋代是比較先進的用筆法,至今對寫好草書仍有啟示作用。難怪歐陽修在蘇舜欽去世後發出感嘆:“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