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很多,就是行動力不行,怎麼辦?

淑紅日記


想法很多,就是行動力不行,怎麼辦?

其實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今天看到有人擺攤掙了很多錢,自己想著也去做一下。可是,當別人都開出門店了,我們還沒有出過攤呢!看著身邊的同事都已經提幹了,自己也想著整個學歷提高一下,可是,幾場競聘過去了,我們的函授還沒報名呢!

就這樣,我們總是有著各種想法,卻永遠不去付之行動。

不去行動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它使我們更富有了?沒有。別人已經開店了,我們還沒有開始呢!

它使我們獲得了更好的職位了?沒有。別人都去坐辦公室了,自己還在出著苦力。

克雷洛夫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樑!

所以,想要讓我們得想法成為現實,我們首先要付出行動才行。

那有想法,有理想了,我們為什麼不去行動呢?

1,沒有明確的目標,或是目標太過遠大。有些人今天想去考公務員,明天又想去考教師資格證;今天想開個書店,明天又想改行去做火鍋了;就這樣,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又談何行動!

2,自卑,缺乏自信心。有了自己的目標,但總是懷疑自己的能力,對自己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堅持下來沒有信心。

3,完美主義者。在開始行動之前就做計劃,然後一遍一遍的修改,總希望做出一個完美的計劃,可最後還是發現有不足的地方,然後又是一遍遍的修改。這樣,我們永遠也沒有一個開始。

4,害怕冒險,自己這邊還沒開始做呢,就開始害怕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擔心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會血本無歸。

5,受惰性、周圍言論和不良風氣的影響。人都會有惰性,對要做的事情喜歡拖延,而周圍人‘’別做了,不會成功的。""看,他要去參加競聘,沒人沒關係報了有什麼用?"之類的言論更是加劇了我們放棄的心理。

6,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有時候我們想去做一件事情,但是這個領域可能是我們完全陌生的,這也導致我們遲遲不能行動。

那在想清楚了,我們沒有行動的原因之後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行動力,讓自己都起來呢?

1,制定明確的目標,不要朝三暮四,讓自己的行動有一個堅定的方向。同樣這個目標也不能太大,不然的話,自己總有一些飄渺的感覺。最好是能夠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讓興趣成為我們行動的動力。

2,把目標細化分成一個個小的目標這樣在每個小目標完成的時候,我們都能夠感覺到成功的喜悅,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讓自己在心理上願意去行動。

3,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有自信心。決定了的事情就要積極地去做,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就像歌德說的,沒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試過以後才知道。

4,不要太過追求完美,把要求和標準定的太過苛刻。要知道沒有行動的計劃,再完美永遠也只是計劃,它和最糟糕的計劃沒有什麼區別,只有付之於行動才能夠有成功的機會。

5,吸取外界有效的信息,對於消極的,不良的聲音,我們要能夠正確的認識和規避。畢竟很多時候這些聲音的發出者,這是像原來的我們一樣是缺乏行動的人。

6,面對陌生的領域,我們要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學習一些必要的專業知識,同時可以多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提高自身的能力,這樣才能在行動中更加順利。

7,在準備做一件事情之後,我們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我們看一下著名的荷花定律:一個池塘裡的荷花,每一天都會以前一天的2倍數量在開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開滿了整個池塘。請問:在第幾天池塘中的荷花開了一半?

第15天?

不對,是第29天!

荷花在最後一天開放的速度是前29天的總和。

柏拉圖也說過,成功的唯一秘訣——堅持最後一分鐘!

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僅僅只是有想法是永遠不夠的,所以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