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店 千份餐 一股勁

2月19日9時許,位於陽泉市城區小陽泉路的小米俏當家餐廳,廚師、配菜工和店長一起進入廚房,開始淘米、洗菜、切肉,蒸煮燉,一絲不苟。

同一時間,位於陽泉市郊區和平定縣交界處的醉三國食府,工作人員也在後廚忙碌起來,擇菜、煮飯、剝蔥剝蒜,煎炒炸,有條不紊。

不同地點,一樣心情:就是要鉚足勁,同心抗擊疫情!

春節期間是餐飲行業銷售旺季,很多餐飲企業在節前就購買了大量食材,準備大幹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常規運營計劃,為減少損失,一些餐飲企業把儲備食材擺上街頭出售,有的則低價分給員工。而陽泉不同區域兩家毫無關聯的企業,卻做出另一種相同的選擇。

1月26日,陽泉市天竹餐飲文化公司成立“小米俏當家義工小分隊”,隊員為公司留守值班人員和各門店店長、廚師長,決定以旗下小米俏當家餐廳為工作點,在抗擊疫情期間,每天免費為當地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者製作、配送愛心午餐。就此,他們向該市疾控中心提出申請,並向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做了報備。

與此同時,醉三國食府向平定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申請組建“暖心廚房”,希望為該縣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免費製作、配送愛心工作餐。

兩家企業的報備工作人員全部身體健康,半個月內無外出史且體溫正常,申請很快得到批准。1月28日,“義工小分隊”開始送餐;2月2日,“暖心廚房”開工。截至2月19日,“義工小分隊”已堅持送餐23天,累計送餐4230份;“暖心廚房”連續送餐18天,累計送餐530餘份。

19日當天,兩家店的愛心餐主食均為米飯,菜品則各有千秋:“義工小分隊”做的是雞塊燉有機菜花、香菇燒油菜、茴子白炒灌腸,一葷兩素,外加紫菜蛋花湯;“暖心廚房”做了杏鮑菇炒五花肉、小白菜燉豆腐,還有花生米等小菜。

這頭,天竹公司董事長張潔親自出馬,率領服務員分裝飯盒;那邊,醉三國食府總經理趙晨的兒子趙雨垚身入庖廚,和母親李女士以及自願來幫忙的廚師一起打包。帽子、口罩、手套,和廚房工作人員一樣,兩撥人馬都全副武裝還手腳麻利,飯菜很快分裝打包完畢。

“義工小分隊”當日準備午餐147份,前來用餐的有防控一線民警、社區安保人員和疫情期間照常工作的環衛工人等。11:30,送餐車開往陽泉市礦區衛健委和陽泉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陽泉市第三人民醫院,為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送上冒著熱氣的工作餐。

“暖心廚房”當日準備午餐30份,趙晨一家三口全出動,開車送往平定高速路口防疫防控卡點和附近冠山鎮衛生院,12時,熱乎乎的飯菜已送達執勤民警和醫務工作者手中。

“抗疫一線人員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中午大多沒時間回家吃飯,周邊餐飲企業又因疫情暫停營業。我們想讓大家吃上可口、熱乎的飯菜。”張潔介紹,正月初二緊張籌備一天,初三早上,“義工小分隊”就全體投入愛心餐配送工作中。“抗擊疫情,企業也要出力。國家好,企業的發展才會更好。”

“暖心廚房”的主意由“00後”工科生趙雨垚提出。父母樂於助人,經常濟困扶危,耳濡目染,19歲的兒子充滿正能量。除夕夜,這名瀋陽工程學院大一學生鄭重建議:用儲備食材做營養餐,免費送給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兒子的成長化解了疫情帶來的愁緒,趙晨和妻子欣慰地笑了:“我們完全贊成孩子的提議。抗擊疫情,我們全家人都要出一份力!”

目前,節前儲備早用完,兩家企業都已開始重新採購食材。“暖心廚房”原計劃送餐到2月底,趙晨表示,將根據疫情發展隨時調整方案。“義工小分隊”送餐會堅持到疫情結束,張潔表示:“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相比,我們做的微不足道,但我們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報記者高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