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說網上學習和坐教室學習有什麼利弊呢?

美瑞電腦維修


網上學習和學校學習其實都是一樣的,探求知識的過程,唯一的區分還在於孩子學習動力的問題,不在於學習地點的問題,那麼在學校學習需要管理人是老師和學校,那麼在家裡網上學習呢?需要管理人是老師和家長,因此呢,孩子學習啊,不在於地點,而在於孩子本身想不想學習?所以好習慣養成孩子,主動地培養和學習動力潛能,激發是我們要做的一個事情。

快樂馬哥,好習慣養成特訓營,期待你的光臨!


快樂馬哥


為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大中小學校罕見地開啟了加長版寒假,春季學期開學時間遲遲沒有定準。為把疫情對中小學生的學習影響降到最低,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幾乎所有的中小學都在10日開啟了網上教學的新模式。剛剛試水才1天,老師和家長齊聲叫苦,而廣大中小學生卻樂了起來。

對網上教學,從最初的普遍樂觀,到如的相互叫苦,這充分說明無論是學校、老師,還是家長、學生,對於居家網上學習,都未能充分地認識。網上學習與坐在學校教室裡學習相比較,究竟有哪些利弊?如何克服其弊端?只有把這些真正釐清楚、弄明白了,中小學生在家網上學習,才能取得實實在在地學習效果。

一、網上學習之利

(1)安全學習。中小學生網上學習不需要集中到學校,可免於出門,免於與人交集。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的情況之下,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切斷病毒的傳染途徑,即使個別居家的中小學生出現疑似症狀,或者不幸確診,這樣也不至於造成更大的傳染風險。

(2)更加便捷。中小學生可在電腦、平板、手機上實時在線學習,有的地方還開通了廣電網絡教學,在家裡的電視上也可觀看老師的課程講授。寒假期間,很多中小學生作息時間已經改變了,睡懶覺的同學也多了起來。老師授課的時候,那些還沒有起床的同學甚至可蜷在被窩裡通過手機聽課學習。即使錯過了上課時間,也還可以回放學習。

(3)促進自律。家長在教育上最頭疼的就是手機和電腦,這兩樣一旦連上了網絡,孩子往往控制不住打遊戲的慾望。上線網絡課堂,中小學生每天必然面對電腦、手機,而且使用頻率高,學習時間長,這將迫使他們在學知識與打遊戲上做出正確選擇。選擇了學知識,就意味著要管住自己想打遊戲的念頭。這樣的狀態持續時間一長,中小學生就會變得逐步自律起來。

二、網上學習之弊

(1)儀式感有缺失。在學校上課,中小學生與老師、同學們濟濟一堂,有寬敞明亮的教室,有悅耳的上下課鈴聲,有朗朗的讀書聲,乃專門的學習環境,給同學們滿滿的儀式感。即使學生的思想有點拋錨,看到周邊的同學都在認真聽講、努力學習,自己也會被同化,進而學習起來。

網上學習把教室換到溫馨的家裡,從教學環境切換到了家庭生活場景,中小學生再也找不到在校學習的那種儀式感,精神集中情況、學習專注程度、競爭的充分性等,都會大打折扣,遠不如在學校教室裡學習。

(2)教學方式變了。在學校上課,老師來到每一個班級,與眾多學生面對面講授,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可直接交流、彼此互動,對老師講授知識沒有弄懂的,學生現場可舉手發問,很快就能消除疑問。

網上學習則把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從教學空間上切割開來。互聯網的一頭連著授課老師,而若干個用戶端又連著學生,這樣老師講、學生學都獨立於各自的空間,同時被割裂的還有教學現場互動。有了這樣的空間距離,學生想要與老師互動,就只有輪候等待、點對點地通過網絡或者電話連線老師。

(3)老師作用弱化。在學校上課,老師主持著整個班級、整個課堂,對全體學生有著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主導作用,能夠將同學們的注意力緊緊地把握在自己的教學節奏之中。而網上學習,學生在家裡,處於老師的視線之外,老師對課堂的主導作用無形被空間所削弱了。

(4)教學管理更難。在學校上課,老師不只是擔負授課的任務,還肩負著班級課堂的紀律管理。學生不聽課、開小差,當堂就可以提醒或批評,幫助改正。課堂上可及時提問、佈置作業等,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於佈置的作業,也能讓班幹部等“小助手”很快給收上來,教學效率更高。

網上學習則相反,老師對學生學習狀態的監督鞭長莫及,也沒有辦法再通過即興提問的方式,震懾那些上課不專心的同學,並且課後作業的收集時間變長,又沒有“小助手”的幫助。對於老師來說,教學管理將變得更難了。相反的,學生學習自主的空間就變大了,不專注於學習的同學也會多起來,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三、對家長的幾點建議

根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的最新判斷,疫情的拐點出現仍需時日。也就是說,中小學生正式開學仍還有一段時間。在未開學的這一段時間,中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仍然是網上學習。要保證孩子居家網上學習取得好的效果,家長需要做出如下努力:

(1)正視弊端。對於網上學習,家長不能像過去一樣,把孩子一送到學校,就放心了,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很多家長對網上學習,也不是太瞭解,網上學習究竟存在哪些問題,網上學習之於自家孩子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這些都有必要全面瞭解。這樣才可能拿出更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措施,幫助孩子網上學習。

(2)主動補位。這裡的補位,相當於家長擔負老師的部分角色。比如保證孩子準時聽課,關注孩子在家網上學習的專注程度,監督孩子別用網上學習的電腦、手機打遊戲等等。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孩子養成自學習慣,告訴孩子這就是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的主要學習方式,利用加長版寒假的網上學習,逐步厚植自覺學習的能力。

(3)服務保障。對於孩子來說,當前仍是加長版的寒假,而對於家長來說,很多可能已經在上班了。這就要求家長要協調好工作與孩子學習的關係,保證孩子規律作息、按時用餐;負責按時向老師交作業,若孩子能自己交,可鼓勵其與老師直接連線;對孩子網上學習的難點疑點知識,家長能輔導的,可自行輔導,拿不準的,要聯繫老師及時解決,不留知識空白。

不管怎麼說,事物都有兩面性,是矛盾的內在統一。網上學習也是如此,不能因為它有諸多問題,我們就批判得一塌糊塗。

在當前疫情未完全控制的情勢之下,網上學習仍然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這無可否認。如何創新性地革掉網上學習的弊端,這不僅是學校和老師面臨的問題,也是家長需要共同努力解決的關鍵。只有家校齊心協力,中小學生的這個加長版寒假,才會過得更有意義、更富實際效果。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速刪)


教育挖挖機


   針對目前這種疫情蔓延的情況來看,坐在教室學習肯定會增加感染的機率,給學生自身帶來健康安全隱患,同時也加大了向外傳播的風險。所以,開啟“在家學習”模式,並不是說這種模式在教學效果上有什麼優勢,而是特殊形勢下,採取的“退而求其次”的學習方式。


   在教室裡學習,一方面,教師能夠直接與學生互動,無形中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性,也同時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對知識的領悟情況,在課堂上就可以生成一些新的教學設計,以解決原來備課中未考慮到的一些問題。


   在教室裡學習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教室可以看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針對各自狀態進行溝通和監督,課堂教育就是老師和學生的,而在線學習,卻是必須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參與。最重要的是,有時候家長都不一定能夠做到正確管控孩子。也有的家長由於對教育理念瞭解不多,並不能實現教育管控的科學性。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家長在家守著孩子寫作業幾近崩潰的原因。


    網上學習雖好處,但其目前是無法取代在教室學習的優勢的。遇上節假日或是業餘學習時間,網上學習只有可能成為在教室學習的一種補允。由於網上學習具有新奇性,開始的時候也能吸引孩子去認真聽課,但其持久性很難確定。畢竟更多的孩子自制力差,有時候對網上課程感興趣,也可能只是暫時逃出父母監督玩電子產品的一個藉口,但我們往往還不能直接說孩子沒有好好學習。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評價與反饋。沒有教師監督互動的純粹網上學習,只能最終流於形式,而真正的受害人是孩


    雖說如此,因為現在是特殊時期,很多家長也是在家裡辦公或直接居家的,對於孩子的管理還是能起到一定作用。再一方面,網上學習雖然不如在教室裡學習效果好,但它終究比沒有老師帶動學習的情況要好很多。所以,特殊情況下,網上學習一定有其可取性。


從心靈出發


面對面的互動與及時反饋,是隔著屏幕辦不到的。

在教室裡上課,時間就那麼40分鐘,你好動或者不動,老師和同學就在那裡,不離不棄,陪著你,影響著你。你開小差了,老師可能會扔粉筆頭,會點名叫你起來回答問題,你精神就會緊張,再次坐下以後就會專心一些。課堂上的群體學習氛圍會讓你不自覺地被動捲入,哪怕思想狀態還在神遊,也能很快被拉回現實,無需啟動特別高級的自律機制,他律已經讓你切換成學習模式了。精彩處,我們可以聽到掌聲陣陣,好笑時,我們可以貢獻笑聲陣陣。老師的眼睛隨時掃視著全場觀眾,可以及時解讀學生的表情,是懂了還是仍然懵著?可以第一時間解惑,學生也可以在橫向對比中瞭解自己所處的水平和收穫。

這些都是網課不具備的。打個比方,網課是你一個人在跑道上跑步,沿途為了怕你枯燥無聊,特意設置了好玩的障礙和漂亮的風景,但是終歸只有你一個人在跑,感覺終點很遙遠。而課堂是鈴聲響起後一群人跑,忽而你領先,忽而我追趕,風聲笑聲氣喘聲,聲聲入耳,熱熱鬧鬧,終點是哪裡、需要多久已經不重要,追追趕趕的過程更讓人專注,不知不覺就到終點了。

課堂上你會覺得你是一份子,是隨時都會參與的角色,網課會讓你覺得你是附庸,你聽你寫就行。

當然網課也有它獨特的地方,也有歡樂,搶紅包啊,被老師一對一表揚啊,老師不但賣力做課件,還賣力做表情包,也是很不容易的。時間也比傳統課堂長,對老師講課水平和節奏把握都是考驗(40分鐘的網課是極少的)。

自律的人,網課和課堂都有收穫,但是有時候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群體氛圍的驅動。你去問問上班的人,是在家裡穿著睡衣拖鞋上班效率高?還是在工位上上班效率高?在工位上,就算偶爾摸魚你也心理安穩,在家裡,就算在寫方案,你心理也沒底也不踏實。

眼看好消息越來越多了。這個假期註定不凡,除了向一線醫護人員致敬,也要給老師們點贊!他們原本是以講臺為舞臺的,現在轉場做起主播,也是為了教學進度操碎了心。

明天,當“同學們好”的聲音再次在教室裡響起時,我保證你們一定會覺得這是春天裡最親切的聲音了。


魔教萌主


作為一線教師的我,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在線授課感受,我覺得無論是網上學習,還是教室裡學習,他們各有利弊,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首先 從教學方式上來說

我認為教室裡學習要比網上學習更有利於學生,為什麼這樣說呢?我認為主要有這幾個優點:1、教室裡是面對面的交流和學習,更有利於教學過程中問題的及時發現、反饋與處理;2、更有利於掌控學生的學習狀態,並及時發現和糾正;3、更有利於發現學生的學習情緒及生理狀態。

第二 從教學的手段來說

我認為教室裡學習要優於網上學習,主要有幾下兩點:1、教室裡學習,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用的手段要優於網絡,網絡教學中主要使用的像PPT、視頻、動畫及雲平臺教學等手段,我們現在課堂教學也都用上了,但手寫版書,特別是有好多老師字寫得特別漂亮,會給學生起到好的榜樣作用,而網上每一節課主要都是印刷體,容易引起審美疲勞;2、教室裡教學可以採取多種形式教學,可以採取個人式,分小組交流討論等,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新理念,更能體現出學習的樂趣。

第三 從教學資源上來說

網上教學要優於課堂教學,網上教學除了老師準備好的上課資源外,學生還可以利用自己的時間多查閱相關資料,這樣更有利於把知識學懂學透。

第四 從知識鞏固面來說

網上教學優於教室教學,課堂教學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當堂課老師口頭講解及板書,課後可能有些地方就忘記了,而網絡教學可以把整堂課的內容存儲下來而反覆學習。

第五 從學校層面來說

課堂教學更便於學校統一管理,無論教師的到崗,學生的到校,以及各種常規教學的安排及檢查等學校都能第一時間掌握,以便於及時處理。

第六 從學生受教育的層面來說

課堂教學更優,教育並不只是教學生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學生生活在教室這個集體中,通過參與班級的各種實體活動,更能培養他的集體榮譽感,更能夠去學會關愛他人,更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從而不斷地去完善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七 從學生的身心健康來說

網上教學對學生的傷害更大,因為長時間的盯著電腦或手機,眼睛肯定會受不了,同時電子產品都還是有一定的輻射,對正處於長身體階段的學生來說影響肯定是很大的。

第八 從家長角度來說

網上教學對家長的要求更高一些,不僅要督促孩子的起居,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

第九 從學習效果來說

這一點我放到最後面,就是因為在線教學是新事物,效果具體如何,現在誰也不好去評價他,只能以我自己的感受來說,我覺得課堂教學效果要好些,主要是教師能更加直接的瞭解和掌控學生的學習動態,便於因材施教,培優輔差。

以上幾點都是我的一些看法,有不妥之處望批評指正,支持我的幫我點個贊👍喲!先謝謝了!


疫情中的教育工作者


首先說下自己的經歷,從大三開始,所有的考證,考研,考公,我都是在網上學習的,可以說見證了國內在線教育的發展。

網上學習最大的優勢是節省時間,但對於自制力較差的小夥伴可能就不是太適合。對於小學生來說,家長可以在家裡陪著孩子一起學,可以看到孩子的學習狀態。

教室上課最大的優勢是學習氛圍好,與人交流多,可以鍛鍊人際交往能力。缺點是如果居住地離培訓地比較遠,就會有點耽誤時間。

現在網上學習不是單純的老師錄課,學生看視頻,直播平臺已經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實現時實交流了。

在校生,尤其是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在家通過網絡學習只是權宜之計。畢竟中小學生的教育和成長不僅僅只有學習文化課,合作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還是需要離開父母在校園裡逐漸培養的。


泱泱愛學習


肯定弊大於利,而且是遠遠大於利,本來小孩子不用手機,這樣一來好了,可以名正言順的來一部手機了,本來不玩電腦,這樣一來名正言順有電腦用了,電視也可以看了,課堂授課都不一定能專注,還要老師時時提醒學生,或者通過互動來提醒學生,隔著網絡的學生會怎麼樣的一個狀態,誰可以保證,說句心裡話,網絡學習就是一個教育機構給家長一個交代,家長感覺學校還是在做事情的,但是傷害了的是學生,老師在電腦這頭地裡呱啦,學生在那頭噼裡啪啦,互補影響,當然有自覺性很好的學生可能會堅持一段時間,或者去自學,鳳毛麟角。還是希望早點開學,迴歸正常教學,別這樣虛假的相互安慰了。




大唐高僧2020


網上學習和坐在教室學習各有優劣,看學習受眾對象是什麼,如果學習受眾對象是成年人,可能網絡學習更有效率,但是對於中小學生,則坐在教室學習更有感覺。

網上學習的最大優點,在於知識海量、學習時間安排靈活。成年人的學習往往興趣指向清晰、目的指向明確,有時甚至有現學現賣的功利考量。這種情況下,自主在網上尋求學習資源,以自己最方便的方式組織學習,無疑是最有效率、最有效果的。

而中小學生則有巨大差異,其身心發育特點決定了自我約束能力的發展。很多孩子,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甚至連“為什麼要學習”都沒弄清楚,只知道“我似乎應該揹著書包去學校”,“學什麼”、“怎麼學”都是些不甚了了的概念。中小學生的學習很多時候呈現被動接受的特點,這就需要氛圍的營造、面對面的指導與教誨。坐在教室裡,賦予了學生一種學習的感覺,這種感覺能夠帶著學生走。

因此網上學習和坐在教室學習是因人而異的,對於中小學生,主流的方式還是應當坐在教室裡學習,隔著屏幕的網上學習只能作為補充。



青蜜成長


總體說來,弊大於利。

學習自古以來就大傢伙一起在一個學堂共同學習,有你有我有大家,互相學習,不僅僅學的是知識,更重要懂的是學人,做人,做事,人是相互的,事是變化的,只有在一個學堂裡,大家一起互相學習才能真正的學以致用。這是中國的傳統習俗。

現在這個社會在家學,放在古代可能是在認真學,但放到今天,估計好多人都是心不在焉,因為花花世界太美好,再加上現在的青年一天都想各種玩,有幾個學生是真正把心用在學習上嘛,再說了家裡缺少管束,愛咋弄咋弄。互聯網真的會害了下一代。

所以我人為要學習還真的在學校裡,因為學校有規章制度約束,有人情事故,有師生關係,在一個龐大的集體裡互相學習才是真的學習。


MY木生易


教室裡學習和在家學習的區別就在於環境,那麼環境氛圍的差別就是優缺點的體現:

優點:如果人多,且都在學習,那麼學習氛圍濃厚,能影響孩子學習

缺點:反之都不學習,或有些學生玩鬧,也會影響定力不強的孩子。

如果教室沒人,那教室熟悉的環境,一般能促進孩子學習。另外教室的設施比較單一,不像家裡好玩的東西多,不會分散孩子注意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