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勤奮是“最毒”的成功學?

辰雲說


“勤奮”在中國這樣一個“全民打雞血”的國度,確實很受歡迎,畢竟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每個人都需要通過自我奮鬥來抓住機會。

但“勤奮”時間久了,人們就又開始反思了?勤奮是否真的適合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呢?這種只求名利,不顧家人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狀態,是否真得該被提倡?看看哪些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看看哪些為了勤奮拼死拼活一身病的中年人,不知諸位做何感想?去年11月份,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公司的設計總監,年僅40歲在工作時感到身體不適,從住院到離開2個星期,還沒結婚,還有房貸,但人走了。他的桌子上擺滿了獎盃🏆和各種證書,卻沒有一張在外遊玩,陪伴父母的照片,這樣的榮譽,在面子與健康面前,哪個更實惠呢?

最後我想說,成功是學不來了,成功也不是勤奮來的,我們的父輩們過去一直活著本分安定的生活,現在身體康健,安度晚年,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和快樂嗎?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追求,量力而行,適可而止,或許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轉發、加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