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工廠無人問津,瀕臨倒閉,農民工只“冷眼旁觀”,為何?

農村這麼些年來給人的印象就是落後,農民的思維也比較跟不上時代,有點執拗,就像是農村做什麼事情都喜歡用各種祖上流傳下來的規矩做依託,很少去考慮這種規矩是否已經過時。不過隨著近年來農民工大規模的外出,農村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很多村子裡邊以前一直都不變的規矩和習俗,慢慢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同樣受到衝擊的,不止是農村的生活習俗和習慣,還有農民的觀念。

過完年,工廠無人問津,瀕臨倒閉,農民工只“冷眼旁觀”,為何?

說個比較常見的,就說年後打工這事兒吧,農民以前過完年都是慌著去打工,迫不及待的想早點找到一個工作掙錢,其中最受農民工歡迎的就是製造業工廠和建築業工地,出去打工的農民當中,超過半數都為這兩個行業消化了。可也就在這兩年,農村出去打工的人想法開始有了逆轉,拿工廠來說吧,在農民工中間開始盛行“打死不去工廠”的說法,原本備受農民工歡迎的車間和流水線現在成了“死氣沉沉”“沒有前途”“沒本事”的代名詞。

過完年,工廠無人問津,瀕臨倒閉,農民工只“冷眼旁觀”,為何?

如今過完年了,各大小工廠都又開始招工了,不過據和在車站(河南鄭州)負責招工的夥計瞭解,今年招工的情況依然比較嚴峻,拋開周邊的一些小工廠不談,就連比較有名的大廠現在也是無人問津。據為製造業龍頭招工的小王說為了能吸引農民工,廠裡開出的工錢已經比很多小廠和工地都要高了。不過對於工廠的這種“妥協”,農民工幾乎沒什麼反應,很多人在“冷眼旁觀”,過完年,有些小廠可能已經要撐不住了,為啥會這樣呢?

過完年,工廠無人問津,瀕臨倒閉,農民工只“冷眼旁觀”,為何?

工廠的半封閉管理很多人“受不了”

在工廠裡待過的人可能都清楚,現在的工廠很多還是半封閉管理,說白了有點類似於上學那時候,有事兒了需要向車間主任請假,可即便是請假了,有時候為了趕生產任務可能也不准許,這讓很多農民工覺得難以接受,就像是被人看管著似的,讓人產生一種除了在生產線,就是在宿舍兩點一線的感覺,沒有一點自由。

過完年,工廠無人問津,瀕臨倒閉,農民工只“冷眼旁觀”,為何?

工廠工資聽著高,但經常被剋扣

既然是出去打工,工資肯定是農民工心裡想要的東西,前邊也提到了,現在工廠開出了2000以上的底薪,加上平時的加班工資,綜合下來一個月收入起碼也得有3500靠上了。聽起來這是個還不錯的工資,但農民工心裡都很清楚,廠裡規矩比較多,遲到了、產品不合格、沒按計劃值班等各種情況都會扣工資,這點還不如在工地上,只要是按規矩幹一天,就能拿到工錢,也沒那麼多的條條框框。

過完年,工廠無人問津,瀕臨倒閉,農民工只“冷眼旁觀”,為何?

工作時間過長,夜班太多,身體吃不消

都說工廠裡邊的時間長,那到底有多長呢?不用我說,農民工心裡也都很清楚,工廠模式就是12小時起步,常年都需要趕訂單,這麼長的時間,本來就讓人吃不消,更讓人覺得接受不了的是夜班,兩班倒算是工廠裡邊常有的事情了,上夜班的農民工往往需要趕在零點過後去上班。經常這樣的話,就算是農民工心裡願意,不少人身體上也吃不消。

過完年,工廠無人問津,瀕臨倒閉,農民工只“冷眼旁觀”,為何?

正是由於以上的幾點原因,所以工廠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受待見,再加上不少農民工在工廠裡邊吃過虧,口口相傳,讓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覺得工廠裡邊就是“壓榨勞動力”“工錢少、工作時間長、在裡邊學不到東西”,更有甚者還覺得進工廠是沒本事的表現,所以願意去的人越來越少了。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