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北喬峰南慕容的小說為什麼書名是《天龍八部》?

騎跡angel


為什麼是天龍八部,那是因為這本書中一共寫了八種不同性格的人物,而這八種不同的人物性格又是各有各的特色,而為什麼會有這八種不同的人物出現呢,那是因為金老有感於佛教的故事,而金老這一生不算是風調雨順,而算是跌宕起伏了,所以金老平時對於佛教多有信奉和研究,希望能在內心深處求得一份心安,而天龍八部這個故事就是受啟發於佛教的故事,而且這個《天龍八部》的名字,也是完全是佛經之中的原文。

《天龍八部》名字的由來。

何為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原是佛教術語,天龍八部說的並不是人,也不是神,而是八種不同的怪物,因為其中的天和龍是八部之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厲害的兩部,所以這八部的全稱就叫做《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共包括:一天部、二龍部、三夜叉部、四乾達婆部、五阿修羅部、六迦樓羅部、七緊那羅部、八摩睺羅伽部。

天龍八部如果在佛教的故事中,這八部都是佛祖的護法神,同時也都是各個佛陀的護法神,只是因為佛陀的地位的高低,獲得的護法神也是不一樣的,而這八部裡邊一樣有著許多法力高強的人物,而這些法力高強的人物只會為佛祖護法,他們的地位跟有些佛陀的地位已經不相上下了,就像在西遊記中小白龍最後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這就說明小白龍曾經是八部天龍中的龍部的一員,但是因為他的功績比較高,所以他被佛祖封為了菩薩了,而以後小白龍基本上不用再給他人護法了,只需專心修煉就可以了。

而這天龍八部,也並非說的是八個人,而是說的是八個種族的存在,就像當時的滿清八旗一樣的組織,每一部都是單獨的存在,每一部都有著自己的首領和自己種族的特點,像天部,主要的成員就是有輔天,大梵天,梵眾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光天,徧淨天,無量淨天等等,而這些天在天部之中是單獨存在的,但是每一天都有一位領袖,而天部的總領導就是帝釋天。

關於佛教的天龍八部我就解釋到這裡,下面我再說說在金老爺子的筆下,到底是如何將佛教的天龍八部體現在武俠的世界中的吧。

第一部,天部。

在佛教的天龍八部之中,天部是由全部的天神組成的一部,天部的成員都是天神,所以他們是天生的領袖,法力高強,而且都是一些心地善良的天神,天部因為是神仙他們福報比人大,壽命比人長,有禪定功夫,具神通法力。

天部在金老的筆下對應的就是以段譽為首的大理一系,因為天眾,本身就是具有大法力大神通的一部,而且他們愛好和平,生性善良,只是平時比較喜歡美好的事務,而關段譽的一生,幾乎每一次都是有驚無險,並且福澤是極為深厚,掉個懸崖不但沒事,反而能學得一身武功,就衝著這種福報,在天龍之中怕是很難有人在做到了。而大理本身就非常的信奉佛教,天龍寺之中的高僧也多數為段氏的前輩,而天龍寺甚至能左右大理的朝代的更替,說明了佛教在段譽的世界中非常的神聖,是他們必須用生命來守護的。而且段譽愛美女,是完全可以拿命來守護的那種,段正淳也是一樣,而帝釋天的天部就是好美女,所以段譽是天部是不謀而合的。

而在金老的天龍八部原著之中,主角是段譽而非蕭峰。

第二部,龍部。

龍部在佛教之中是很強大的一部,因為在佛教之中龍是很神聖的動物,他們可以呼風喚雨,而且力量非常大,在很多的佛教作品中,對於龍都是非常的推崇,而在佛教之中龍又是有著很多的存在,而且龍天生就擁有神通,甚至他們的神通可以喝天部的眾神一較高低,所以龍部在天龍八部之中也是很重要的存在。

而在金老的天龍八部之中,龍部對應的就是以玄慈方丈為首的少林寺一派,在天龍八部之中,幾乎大部分的人物都跟少林寺有著說不清的關係,所以除了大理的天部以外,幾乎其他的各部都是跟龍部要好的,而龍部在佛教之中本就是為天下人民包括其他各部服務的一部,龍在佛教之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行雲布雨,福佑萬民。而少林寺剛剛好符合這一條件,而且在少林寺之中有著掃地僧這種絕世強者的存在,而佛教之中的龍王就是本領極強,但是不會輕易的出手,跟掃地僧不謀而合。

第三部,夜叉部

“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夜叉”本義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

夜叉在佛教的真正意思跟現在世人理解的意思完全不一樣,夜叉在佛教之中是屬於善良的神仙一派,他們不做壞事,而是經常會抓一些惡鬼來吃,他們的主要作用就是懲惡揚善,為眾生護法的意思。

而在天龍八部之中夜叉只的就是喬峰及他的丐幫一派,因為夜叉同屬惡鬼出身,只不過夜叉是被佛祖給度化了,度化以後他們不再作惡,但是有些夜叉也會忍不住誘惑在次作惡的,而這時就需要夜叉王要麼在次度化他們,要麼除掉他們。

而喬峰就是充當著這麼一個角色,本身是豪氣沖天的大英雄,但是天意弄人,偏偏成了契丹人,但是雖然成了契丹人,還是依然為天下除害,死在喬峰手下的惡人不計其數,而且四大惡人哪個沒被喬峰修理過。

第四部,乾達婆部。

乾達婆,在佛教之中意為“尋香”,吸香氣為食,從屬於帝釋天,能凌空作樂。

是香神或樂神。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大多被描述為少女形象,體態豐滿,飄帶飛揚,凌空飄蕩,極為優美。

而在天龍八部之中乾達婆對應的就是段譽的這些“好妹妹”們,尤其是以木婉清首,而除了段譽的附屬以外還指有段正淳的附屬,像刀白鳳,甘寶寶,李青蘿,秦紅棉等人。

因為乾達婆是天眾的附屬部族,所以在天龍之中也應該是段系的附屬部族,既然說的是一個部族了,那就不應是隻是單單的一個人,在有些作品之中說喬峰是天眾,阿朱是乾達婆,這明顯不合理,難道只因喬峰說了一句阿朱很香就能這麼認為嗎?要說香,在姑蘇慕容家和王家,阿朱一個婢女還能香過王語嫣這個少主人嗎?

而段譽在初見木婉清的時候,也曾說過木婉清身上傳來陣陣幽香的。

第五部,阿修羅部。

“阿修羅部”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和帝釋戰鬥,因為阿修羅部有美女而無美好食物,帝釋有美食而無美女,互相妒忌搶奪,每有惡戰,總是打得天翻地覆。大戰的結果,阿修羅往往戰敗,上天下地無處可逃,於是化身潛入藕的絲孔之中。

而阿修羅王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阿修羅王權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愛搞“天下大亂,越亂越好”的事,阿修羅又疑心很重,在聽佛說法時,疑心佛偏袒帝釋,故意少說了一樣。

在金老的筆下,阿修羅指的就是以慕容復為主的姑蘇慕容家一脈,慕容復有著王語嫣這個美若天仙的表妹,但是他絲毫的不知道珍惜,只會天天的跟段譽鬥氣,而且慕容復正好是生性愛猜疑愛妒忌,而且為了復國,手段陰險,唯恐天下不亂,但是最後跟段譽相爭往往是處於下風,最後更是被段譽逼的發了瘋。以慕容復的作態,這就跟佛教中的阿修羅一部,在次重疊了。

第六部,迦樓羅部。

“迦樓羅部”在佛教之中是指“金翅大鵬鳥”。這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顆凸起的如意珠,此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每天要吃一條龍及五百條小龍。到命終時,體內積聚諸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因為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肉身燒去後只餘一心,作純青琉璃色。

而在天龍八部之中迦樓羅部指的就是吐蕃國師鳩摩智和吐蕃一系,鳩摩智最大的愛好就是來中原武林找人挑戰,並且這位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和尚廟,先去了大理天龍寺,後又去了嵩山少林寺,處處跟龍眾們為敵,而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鳩摩智本是靠著少林的絕學成名的,但是最後也是因為學習少林絕學必須有相應的佛法化解,才能有好的結果,而鳩摩智確是只學武學,不學佛經,最後的結果就是如果沒有段譽這個天眾,那麼他就直接被少林功法反噬而死,會直接去見佛祖了。而鳩摩智的情況跟迦樓羅部也是完全一樣的。

第七部,緊那羅部。

“緊那羅”在佛教之中是指歌神,是專門演奏法樂的音樂家。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他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所以稱為“人非人”,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

乾達婆和緊那羅都是音樂之神,但是兩部還是有著明顯的分別得,乾達婆之為帝釋天私人演奏,演的也是一些帝釋天比較喜歡的樂曲,而緊那羅演的是法樂,也可以看成是在正式場合才需要演奏的音樂。

而在天龍八部之中,緊那羅所代表的是王語嫣一系,因為雖然木婉清和王語嫣最後都屬於段譽了,但是兩人有著明顯的區別,木婉清除了香之外,武功也是不錯的,而王語嫣則只是精通大部分武林絕學和武林內幕,在武功方面確實絲毫不會了。

在有些文章中還說了緊那羅指的是阿紫,但是喬峰一直是拿阿紫當妹妹看的,一直也沒接受阿紫,所以阿紫不能算是喬峰附屬,而王語嫣則是段譽的附屬確實沒錯了。

第八部,摩呼羅迦部。

在佛教之中“摩呼羅迦”是指大蟒神,人身而蛇頭。

在《首楞嚴經》中對摩呼羅迦有以下解釋:“摩呼羅伽,此雲地龍,亦云蟒神,腹行之類也。由痴恚而感此身,聾呆無知,故樂脫倫。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脫彼倫類也。”也就是說,摩呼羅迦是與天龍相對應的地龍,原本是腹行類,但“由痴恚而感此身”,由於“聾呆無知”,反而能“故樂脫倫、修慈修慧”,最終挽回前因,擺脫腹行類,脫胎換骨。

也就是說摩呼羅迦本來是蛇類,而且這個蛇是屬於未開靈智的蛇類,但是後來就是因為未開靈智,做起事情來才不會像有思想的人那樣,瞻前顧後,最後又是因為能夠挽回在為開靈智那時做出來的許多壞事,最後算是修成了正果。

而摩呼羅迦在天龍八部之中所說的就是虛竹小和尚了,虛竹本是少林弟子,天天的事情就是吃齋唸佛,但是正是因為這樣,最後讓他得到了逍遙派三老的所有傳承,而因為虛竹被童姥逼著破了戒,但是後來又主動承認了,並且還領了懲罰,而且還幫助少林寺退了強敵,也算是將功補過了,而最後又找到了自己的夢姑,還成為了靈鷲宮的主人,最後也是修成了正果。

以上就是佛教中的天龍八部和金老的天龍八部所有的關係和對應的人物和故事內容了,歡迎大家閱讀和收藏。


平凡的帝企鵝


但金庸曾在釋名篇裡寫道,他是以佛教中的天龍八部象徵小說中的人物。這八部神道精怪都擁有奇特的個性和本事,雖身處人間之外,卻仍然有著塵世的歡喜和悲苦。

這就為我們打開了一個窗口。按照金庸先生的解釋,結合天龍八部的佛教內涵以及小說《天龍八部》中人物,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的推斷:

一、天指的是喬峰

在佛教中,帝釋是眾天神的領袖。喬峰很明顯是這部小說中最主要的人物,他雖出身異族、殺人如麻,但保境安民,救天下蒼生於水火,此正所謂俠之大者。帝釋天為戰神,喬峰的功夫自然不用多言,所以喬峰應該是“天”。

二、乾達婆是阿朱

“乾達婆”是服侍帝釋的樂神,也是帝釋天的伴侶。梵語為“變幻莫測”之意,阿朱精通音律,擅長易容之術,即“變幻莫測”的影射,加之她是喬峰(帝釋天)深愛的女子,所以阿朱當居此位。

三、緊那羅是阿紫

帝釋天的歌舞之神為“緊那羅”,阿紫天生樂觀,單純調皮,別人要傷害她,她總能想出各種狠毒的辦法來應對,但因為過於狠毒,又常常惹人厭惡和追殺。在阿紫的心裡,活著才是天大的事,但後來遇到喬峰後,逐漸改變了很多,所以阿紫應該是“緊那羅”。

四、阿修羅是慕容復

阿修羅是戰鬥之王,與帝釋天幾乎是死對頭,但卻屢屢輸給帝釋天。所以說,慕容復是阿修羅再恰當不過了。因為慕容復好戰,單從他名字中的“復”字就能看出他要光復大燕的重任所在。何況,為了復燕,他費盡心思挑起中原大戰,製造戰爭,所有的矛盾幾乎皆由此而起。所以,慕容復應該就是阿修羅。

五、龍是段譽

龍在佛經中被稱為那迦,在中國文化中則是帝王天子的象徵。試想,在《天龍八部》中誰出身皇族呢?那自然是段譽了。舉個例子,段譽自幼熟讀經書,宅心仁厚、愛民如子,正是一代佛君的暗示。

六、迦樓羅是鳩摩智

迦樓羅是一種金色翅膀的鳥,以龍為食。剛才既然說了龍是段譽,那麼小說中是誰追著段譽不放呢?必然是鳩摩智無疑了。何況,鳩摩智綽號金輪法王,一個金字,也是暗示他就是金翅鳥的化身。

七、夜叉是指四大惡人

夜叉在佛經中的一種鬼神,其面目猙獰,常常被認作是惡人的象徵。在《天龍八部》中,四大惡人雖然有善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為非作惡,所以可見夜叉所指應該是四大惡人。

八、摩候羅迦是虛竹

最後一個是摩候羅迦了。據說摩候羅迦是佛祖化身,那自然是出身佛門的人最能代表了。能想到的就是虛竹了。何況,虛竹後來成了靈鷲宮宮主,而據說佛祖所居住的山就是靈鷲山,正好也暗示虛竹就是佛祖的化身。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看法。如果眾位看官有其它意見或有所補充,歡迎一起交流。


顧南安


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界的泰斗,也是半個歷史學家,他的作品,都有著一定的歷史考究,其中“天龍八部”這個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這是是佛教中的說法,這八部分別對應8個佛教中的護法神,分別是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而《天龍八部》這部作品中的8個角色與之相對應,其中,天眾是指丐幫幫主蕭峰;龍眾是指大理皇帝段譽;夜叉是指四大惡人;乾闥婆是指阿朱;阿修羅是指大燕太子慕容復;迦樓羅是指鳩摩智;緊那羅是指阿紫;摩呼羅伽是指虛竹。



歲月殺豬不留情


其實原本金大俠是想寫八大高手彙集交織出一部恩怨史。但寫著寫著,故事已經展開,人物數量三四人的頂尖高手所構成的恩怨系統已經足以支撐住小說的繁雜劇情了。喬虛段三兄弟每個人的塑造以及所拉拽出的巨量故事信息,一下子就讓小說豐滿起來了,再沒必要按照原本構想的八人來寫了。當然,以金大俠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八人恩怨的故事情節,但那要寫的話,就如同道所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樣,成幾何狀的增加了故事容量,恐怕寫作量和故事情節就不是幾個分集可以寫完的了,光三個人,就寫了厚厚數本啊。八個人,讀者還不看傻?金大俠其它十三部還有時間寫完嗎?從天龍八部不難看出,這部是十四天書中情節起伏人物起伏最多的一部,也是關係最複雜的一部,也是懸念最多的一部。八人,寫作量太大了……世界本已夠宏大,沒必要再擴展。


說叔


《天龍八部》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象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

“天龍八部”出於佛經,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全書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鉅著。

先來說說佛經中的八部天龍是什麼。佛經裡的天龍八部是護法神,分別是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

金庸小說裡的天龍八部都是有所代表的。

八部天龍的天代表天神,有至高無上的能力,應該就是主角喬峰,喬峰的武功,氣質,人品在天龍八部中首屈一指,其代表天,當之無愧。

八部天龍的龍指的是段譽,而段譽是大理國的皇帝,龍又象徵皇帝,所以段譽為龍,合情合理。

八部天龍的阿修羅毫無疑問是慕容復,因為阿修羅經常帶領部下和天帝戰鬥,而慕容復就是經常找喬峰麻煩的人,喬峰代表天,他自然就代表阿修羅。

而且書中的主人公都與八神一一對應,你知道阿紫、虛竹分別對應哪一個呢?


小品亮點


《天龍八部》書名的由來,金庸在小說開篇說得很清楚。

“天龍八部”這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天”是指天神。“龍”是指龍神。“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迦樓羅”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緊那羅”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

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裡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已象徵一些現世人物。


不知道原因的估計都以為還有前面7部小說呢


銘心所向


關於《天龍八部》書名的由來,金庸在小說開篇說得很清楚。

“天龍八部”這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天”是指天神。“龍”是指龍神。“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迦樓羅”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緊那羅”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

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裡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已象徵一些現世人物。

這部小說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





五月漁郎0528


天龍八部,是佛教概念,指佛教護法隊伍中以天、龍為首的八種神話種族,包含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八類佛教的護法神。此八種神話種族以“天眾”和“龍眾”為首,故稱“天龍八部”,又稱龍神八部、八部鬼神、八部眾等。

這個詞,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因此金庸先生將其作為書名來映襯全書“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主旨。


power銘


“天龍八部是指天眾、龍眾、阿修羅、乾達婆、摩呼羅迦、緊那羅、迦樓羅、夜叉,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各指一個,或是一類人,是一種象徵。 也有說“天龍八部”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全書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天龍八部”又稱為“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天眾的代表,是蕭峰。龍眾的代表,是段譽。夜叉,經常以集體名義出現,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是四大惡人。乾達婆就是阿朱。與“帝釋天”蕭峰關係最親密的兩個女性就是阿朱和阿紫。阿修羅,是慕容復。緊羅那,善於歌舞,也是帝釋的樂神之一,聯繫到前面的乾達婆,很容易判斷緊羅那是阿紫。摩呼迦羅就是虛竹,因為虛竹本是普通的少林和尚,是“腹行類”,但由於“聾呆無知”,反而得福,脫胎換骨,修慈修慧,最終挽回前因(本是玄慈與葉二孃之子),成為身兼靈鷲宮主與西夏駙馬的蟒神——亦即與“天龍”段譽相對應的“地龍”。


功夫星高英凱


據說寫天龍八部的時候,金庸正在研究佛學,所以,作品中滲透了不少的佛家思想在整部影片中!

“天龍八部”出於佛經,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

其實還有一點就是八部寓意著佛家的八位神,分別是天神,龍神,夜叉,迦樓羅,阿修羅,乾達婆,緊那羅,摩呼羅迦!這幾個神分別對應這故事裡面的人物,通過對故事人物的一一對應闡述了佛學的一些觀點,我們通過影片可以看到好多有關少林寺的場景,兩位高手一直隱身藏在少林寺偷學武功,練就一身絕學,恩恩怨怨一輩子,最終在少林高僧的點化下遁入佛門!也是這部小說想表達的意思

全書主“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鉅著。

正是在對八位天神的映射,也反映人間的各種矛盾,比如契丹和大宋等等問題,所以叫天龍八部!

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評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