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市領導訪談】精準精細發力 推動企業平穩復工 一一訪烏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唐毅


【盟市領導訪談】精準精細發力 推動企業平穩復工 一一訪烏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唐毅

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就烏海市如何落實好自治區《關於實行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意見》,記者專訪了烏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唐毅。


唐毅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烏海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各項部署要求,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舉措。從烏海作為疫情防控非重點地區實際出發,及時調整工作重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在精準精細上下功夫,助力企業平穩復工和重點項目建設,確保烏海在整體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持續穩固不“掉鏈”。

一是分區分類、精準防控。自治區《意見》下發以後,烏海市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結合實際提出了11方面、45項具體工作措施,明確了任務書和路線圖,確保自治區分類指導、精準施策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堅持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原則,明確烏達區、海南區(四類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精準預警”防控策略。持續做好以流動人員為主的防輸入工作,做好要素保障,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和經營單位開復工;海勃灣區(二類地區)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入輸出、精準預警、精準救治、精準處置”防控策略,在防輸入的同時加強外出人員管理,優先保障疫情防控、能源供應、交通物流和生產生活必需品等涉及重要國計民生領域的企業復工復產。

二是高位推動、明規定則。烏海市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企業復工復產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明確各區區長主抓轄區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建設,層層推動工作走深走實走細。先後召開7次專題會議,明確復工復產保工業、工業企業保規上、規上企業保煤炭、洗選等重點企業的工作思路。立足保障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需求鏈穩定運行,協調煤焦化、氯鹼化工等重點行業企業春節期間連續生產,抓好已開復工企業正常運行和產能釋放。疫情期間不搞“一關了之”,復工復產不搞“一哄而上”。在摸清企業開工意向、外地職工返企人數等情況基礎上,一業一法、一域一策、一企一案,分清緩急,印發各行業領域復工復產和恢復經營標準規範,確保復工復產有章可循。建立“一企一員”聯繫對接機制,加強指導、嚴格監管。截至2月17日,全市規上企業134家,已復工91家,開復工率67.9%,預計2月底開復工率達89.6%,與去年持平。

三是統籌聯動、傾力幫扶。針對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經營困難,烏海市印發了《關於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支持防控疫情重點保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出臺用工保障、以獎代補、融資貸款、降低國有資產租賃費用等一系列措施,堅定企業發展信心。如在保障企業用工方面,允許企業開展外地職工“點對點、一站式”直達包車返程,做到出發有組織、健康有監測、運輸有保障、運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實現閉環管理。建立企業和賓館酒店溝通對接平臺,採取企業出一點、職工付一點、賓館讓一點、政府補一點等辦法,為企業返工人員集中隔離提供便利條件。舉辦“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會,發佈用工崗位信息近6000個,達成就業意向459人。在貸款融資方面,主動協調金融機構出臺延長還款期限、降低融資成本、開闢綠色通道等務實舉措。

四是項目引領、強化支撐。烏海緊扣國家、自治區政策導向,立足烏海產業優勢,精心謀劃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大項目、好項目。初步確定2020年實施市級重點項目174個,當年計劃投資174.9億元。健全重點項目領導幹部包聯責任制,開展一對一、保姆式服務,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實施重點項目“半月調度、整月上會”調度機制、“問題清單”管理機制,實行開復工率、投資完成率、前期手續辦結率、存在問題解決率“四率排名”通報,全力提高項目開工率、投產率。積極謀劃疫情期間招商引資新方法新舉措,加大“線上”招商力度,對引資企業精準定向推送。

五是壓實責任、保障安全。壓實各區和工業園區屬地管理責任,加大疫情摸排力度,在查源、堵漏、阻斷同時,統籌抓好企業復工復產、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壓實部門監管責任,加大工信、能源、應急管理、自然資源等行業主管部門對企業指導力度,開通企業復工復產審批綠色通道;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復工前檢疫查驗、隔離觀察和復工後清潔消毒、飲食安全等防控措施,做到疫情防控責任到位、防控工作措施到位等開工復產“六到位”。 


初審:張小龍

監審:張 超

徵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