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要問孩子的什麼行為是最讓爸爸媽媽痛苦的,大部分家長都會認為孩子亂髮脾氣,動不動就哭鬧,撒潑打滾的,最讓人頭疼上火了。而面對孩子亂髮脾氣的現象,大部分家長會選擇“哄”或“罵”來解決,可往往卻不得其法。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孩子愛發脾氣是受什麼影響,又該怎麼處理呢?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曾經做過一項實驗,用來研究孩子產生憤怒的原因。

實驗者將孩子帶到一間暗室中,讓孩子平躺在床上。在實驗過程中,實驗者先將事先準備好的兩塊棉墊安放在孩子頭部的兩側,讓孩子的頭部不能自主移動。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隨著實驗的進展,實驗者還會加大力度控制孩子的頭部,隨著力度的加大,孩子會表現出大哭,呼吸短促,狂躁、發脾氣等反應。實驗過程中,還發現,如果把孩子的雙手或雙腳控制住,不讓孩子自主移動,孩子也會表現出發脾氣,憤怒的反應。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但是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實驗者的雙手並沒有直接觸碰孩子的頭部,也沒有讓孩子感受到疼痛,只是通過力度大小,控制了孩子的行為,阻擾孩子自己行動的範圍。

華生的實驗結果表明,當一個孩子想要隨心所欲進行行動時,卻被阻止,就會引起孩子的憤怒,發脾氣的反應。所以,如果孩子正在發脾氣時,作為家長,第一時間並不是阻止孩子發脾氣。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

認知派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總結了引起孩子憤怒,發脾氣的幾個原因

① 父母對孩子行為的不理解引發孩子發脾氣

小朋友出現發脾氣,哭鬧的行為,多數是因為自己的行為沒有得到尊重跟理解,而父母又不跟孩子解釋不能做的原因,只是一味的強調,不能這樣做,要那樣做,重複多遍後,孩子也感到厭煩,就容易發脾氣,想要通過發脾氣來提醒父母要尊重自己。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② 事情的發展不受控制引發孩子發脾氣

有些孩子控制慾比較強,比如正在觀看電視,看著津津有味的時候,如果被叫去洗澡,就容易發脾氣,或是如果正在玩玩具,玩得入神的時候,被要求要收拾好玩具,也容易發脾氣。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③可以用發脾氣的方式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有些小朋友每次發脾氣,爸爸媽媽就會馬上哄孩子,答應孩子的任何要求,長此以往,小朋友就會錯誤地以為發脾氣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習慣每次遇到父母反對自己的時候,就會哭鬧了。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做好這4方面讓娃乖乖聽話

如果不對孩子愛鬧脾氣的行為進行引導控制,孩子就會錯誤的將這種方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對孩子的成長,以及以後的生活都是沒有幫助的。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應該多給孩子關心,讓孩子不養成亂髮脾氣的習慣,幫助孩子健康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① 多詢問而不是多反對

很多小朋友發脾氣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行為得不到理解。特別是在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的階段,如果小朋友的行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反而因此得到打罵、反對,小朋友就容易鬧脾氣。

所以面對那些好奇心很重,並因此作出錯誤行為的小朋友,父母應該多詢問,問問孩子想要知道什麼,想要發現什麼,積極回答孩子的問題,在回答的過程中,引導孩子糾正自己錯誤的行為,這樣能夠讓孩子在放棄自己錯誤的行為時,不會產生反感心理,爆發脾氣。在跟小朋友互動,溝通過程中,對於孩子正確的行為,要多鼓勵,理解,這樣能夠加強對於自己行為的認識。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②讓彼此都冷靜

面對小朋友發脾氣時,父母往往也控制不住自己,也會衝著小朋友發火。然而當小朋友開始發脾氣的時候,最好是讓小朋友冷靜下來,也就是說,讓小朋友自己獨處下,給小朋友時間跟空間,調整好情緒,不然當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發火,只會讓孩子的情緒失控。

所以在這個節點上,爸爸媽媽應該讓孩子自己獨處、冷靜,然後也平復好自己的情緒,再和跟孩子溝通,教育孩子。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③ 適當滿足孩子的控制慾

有些孩子的控制慾比較強,特別是害怕事情會發生變化,產生不安全感。當事情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時,就會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滿足自己控制一切的需求。

爸爸媽媽可以創造一些機會,來滿足孩子的控制慾,比如當小朋友想要做一些正確的事情時,爸爸媽媽可以聽從小朋友的指揮,幫助小朋友做事情,這樣,當小朋友的控制慾得到滿足時,面對其他的變化,小朋友發脾氣的概率會降低很多。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④ 做一個不亂髮脾氣,有耐心的父母

小朋友愛亂髮脾氣,有時候也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所以在孩子面前,儘量不要發脾氣,特別是夫妻之間,更不要想通過發脾氣來贏得對方,戰勝對方。

還有,作為父母,應該對小朋友多些耐心,經常要與小朋友溝通,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指揮小朋友,為小朋友包辦一切,當小朋友在跟爸爸媽媽講話的時候,不要隨便打斷孩子,特別是當小朋友發脾氣,為自己的行為辯解時候,爸爸媽媽更要耐心,多些理解,讓小朋友能夠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也能夠幫助小朋友儘快恢復到正常的情緒中。而不是繼續用言語或行為來打斷孩子,反而讓孩子更加失控了。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爸爸媽媽一定要重視,如果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沒有到培養,任由孩子亂髮脾氣,哭鬧,那麼會引起更加嚴重的後果,比如帶來各種心理疾病等,對於孩子的發展非常不利。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情緒失控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定要多些理解,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情緒觀念。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6歲之前,孩子的性格還沒有完全形成,家長要<strong>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

,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亂髮脾氣”的孩子,不是“氣性大”,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小導師為家長們推薦2本有關性格、品質培養的繪本——<strong>《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採用經典的童話故事,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質。分別培養寶寶的愛心、樂觀、自信、分享、勇氣、善良等品質。<strong>《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通過小動物們的故事,培養孩子的情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